勤防控 重宣教 强自律 严查处
——象山分局积极探索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新措施
作为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的职能监管部门,象山分局坚持把打击传销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针对当地打传总体形势相对平稳、直销企业违规情况仍时有发生的现状,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按照“整治、规范、教育、扶持”的方针,积极探索规范直销企业的有效监管办法和措施。一方面,对直销企业加强培训和指导,教育和引导其依法经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对直销企业加强监管,加大查处各种违规行为的力度,特别是严厉打击和查处打着直销等旗号从事非法传销的活动。
一、加强调研,严防严控
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的工作,分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建立起严密的基层防控机制。首先,注重调查摸底工作,加强信息沟通,消除传销监管盲区死角;然后,确定重点,组织全面清查,整合执法资源,抽调精兵强将对纳入规范范畴内的相关企业进行重点检查。
一是加强日常巡查。为防范在前,严防严控,分局以责任区监管、基层巡查为基础,着力加强与街道、社区等部门协调沟通,努力构建信息互通、联合防控的基层长效监管网络。基层工商所加深与辖区居(村)委会的联系,根据反映情况对城乡接合部、出租房屋集中区域、宾馆饭店等传销活动易发、多发场所进行巡查,及时了解流动人口信息,发现传销苗头及时处置。二是围绕重点清查。依托“12315”中心渠道以及网上巡查、内部网络信息交流等,筛选投诉举报信息,及时汇总各地有关动态和传销活动线索加强清查,将清查情况登记造册,做到动态跟踪、有效打击。
由于当前直销市场总体上仍处于初创发展阶段,对纳入规范范畴内的直销企业各服务网点进行重点检查,就能及时发现直销企业的违规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直销企业在招募、培训、计酬、宣传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要求直销企业逐步健全有关企业台账档案等,进一步推行培训报备制,自觉主动接受工商部门监督,强化自律经营,共同防范违法违规经营的发生。
二、搞好宣教,标本兼治
提高社会各界对直销、传销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传销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抓好宣传教育是提高群众辨别能力、从源头上遏制传销的有效方法。因此,分局千方百计完善宣传教育机制,积极构建立体宣传态势。对内,将提升执法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执法水平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学习两个《条例》,将打传及直销监管及早列入培训计划,将有关内容贯穿于工商文化建设、办案能手评比等业务活动之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查处打击传销和监管直销的能力。对外,利用街道、社区、工商所、派出所和市场的宣传栏,借助各种新闻舆论工具,以宣传《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为重点,发布传销警示和提示,曝光典型案件,揭露传销伎俩,震慑传销分子,增强舆论宣传攻势,营造拒绝传销、远离传销、规范直销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加强对农民、下岗职工、在校学生和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的预防教育,如针对在校学生开展防止传销进校园活动。
与此同时,分局还切实加强对辖区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宣教工作。值《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之际,1月中旬,分局举行了“抵制传销、规范直销”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来自玫琳凯、雅芳、安利、三生、新时代等宁波分公司象山办事处的70余名直销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对与会人员进行两个条例深入浅出的培训讲解,以生动易懂的案例分析来揭露传销黑幕,使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非法传销的危害性和欺骗性,并组织全体到场直销代表进行了诚信宣誓,一定要合法经营、规范操作,坚决抵制非法传销。
而且,分局还通过上门走访、定期座谈等多种形式要求相关企业强化对下属员工和直销员的法律法规的教育,敦促企业向营销队伍灌输自律意识,要求把好直销培训宣传教育关。从而,通过企业自查与工商检查相结合、行政指导与执法办案相结合、检查规范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努力使象山直销市场走上规范经营、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三、部门联动,重拳出击
工商、公安部门是打击传销的主力军。分局通过建立工商、公安联席会议制度、执法案件通报制度、相关案件移送机制等,与公安部门在信息共享、线索排查、案件移交等方面进行互动合作,共同研究联合整治和案件查处方案,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联手查办了系列大要案件。07年以来,共打击取缔传销窝点4个,判刑14人,罚款100余万元。
在查处违法违规直销案件时,特别是在如何及时有效地收集关键证据上动足脑筋、下足苦功。如在查处新时代健康发展有限公司跨区域从事直销案时,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以试图加入直销等为名,多次派人着便服卧底进入该直销企业各网点,了解企业的奖金分配、招募培训等情况,使企业在毫无防备、放松警惕的情况下“露出马脚”,从而为依法查处违规行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发现苗头后,为避免夜长梦多,采取快速出击、主动进攻的方式,一方面,抽调精干力量多次进行谈话笔录,固定证据;另一方面,在人行的大力配合下,及时调取银行对账单,查看公司账册,调查其账户上资金使用和流向等情况,甚至远赴北京总部调查,做到“快”、“准”、“稳”,一切抢在企业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收入行为之前。最后,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该企业不得不接受罚没15万元的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