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头镇上半年扶贫工作小结

2009年是我镇列入宁波市经济欠发达乡镇第三个年头,也是我镇群众得益最大的一年。上半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和上级扶持为辅的原则,创新扶贫方式,建立扶贫长效脱贫机制,把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从低收入户的生产生活入手

1、加大危房改造力度。通过过去两年在困难户住房改造工作的努力,该项工作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我镇扶贫工作的一项惠民工程。今年上半年,各村共上报住房困难户106户,经过镇扶贫办核实、估价和拍照,落实改造户104户,其中村联建6户。到目前为止,通过自建、修补、购买旧房等形式,已完成28户困难户住房改造。由于分配给我镇的住房改造指标为80户,今年仍有24户住房改造的缺口。

2、全面落实生产帮扶。通过上门走访,实地踏看了解了低收入的生产情况后,我镇采取因人而异、分类指导、有的放矢的工作方法进行推进。一是对那些生活困难、无门路但有劳动力的困难户,积极与所在村两委联系,安排其到公益岗位上工作,每人每年可增收4000元以上,已落实安排困难户21户。二是对那些致富项目好、资金短缺的低收入户,镇财政适当的给予资金重点扶持。如东联村低收入户王再红通过镇财政给予的4000元补贴,扩大了草莓的养殖规模,预计年收入可达到15000元左右。上马岙村低收入户残疾人张晓永一直以养羊为生,年存栏60只左右,年收入在6000余元左右。但由于技术欠缺,一直存在品种差、病害多、效益低的情况,镇扶贫办了解情况后及时与有关技术专家联系对其开展养羊的技术指导,并给予资金重点扶持,同时帮助其购买了一只纯种波尔山羊用于品种改良。目前羊的存栏数量已达到80余只,预计年收入可达到10000元左右,二年内可脱贫致富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从改善全社会的发展环境入手

3、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情况。上半年我镇投资70多万元建设横埕村(2.2公里)、金家岙村(2.5公里)和后王村(1.2公里)共5.9公里的资源型机耕路。到5月份为止,其中横埕村资源型机耕路已建设完成,金家岙村正在建设中,后王村计划于7月份动工。这3条资源型机耕路的建设完成,将减少300余亩毛竹林的下山运输成本和解决600余亩经济林的开发难问题。

4、道路硬化情况。今年上半年我镇投资50多万元用于对岙王、里坑和河婆岭3村8700平方的道路硬化,彻底解决910名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其中河婆岭村已完工,里坑、对岙王两村计划在8月份开工。

5、灵南片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工程概算投资3500万元的灵南片饮用水工程,目前各村的政策处理已全部完成。主管网工程建设(主管道至尚未通水的8个行政村和4个自然村),总长度13.5公里,目前铺设塑料管道1公里,完成工程量的7.4%。隧道建设情况,已完成南岙、峙后、峙前5个洞口的开挖工作,其中灵岩隧道洞口正在进行中。隧道爆破相关程序正在审批中,预计这个星期末可以开始爆破。整个工程计划2009年底全部完工,届时将覆盖全镇7个行政村,通水入户率可达95%以上,受益人口7000人。

三、从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入手

6、创新农民增收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村通过土地整理,加大现有存量资产盘活力度,发展土地整理型集体经济。如杨大场村在县国土局的支持下,实施了省级低丘缓坡高标准化农田改造项目。今年4月我镇优先利用平整后土地生产条件好、利用率高的特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县农林局、县工商局的指导帮助下,组建了全县首家以217户农民54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招商引进了宁波能大食品有限公司,入股的群众每年每亩能得到450元的分红。

7、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贫乏、造血能力差的重点村,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类扶助资金,统一建造集体经济发展基地。今年我镇计划整合东联、金家岙、上峙后、上马岙4个村的扶贫资金,在新客站旁建造10间40平方的商铺。目前征地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基础工作,计划于10月份动工建设,建成后将给每个村每年带来3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