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台风“莫拉克”对我县影响逐渐加大,全县各地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全力防御“莫拉克”,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丹东街道
该街道抢险救灾小分队赶赴辖区内各山塘水库,对水位偏高的水库开闸放水,并实行24小时巡查监测。检查主要河网水位情况,及时做好河道清障,确保泄洪通畅。街道主要负责人带队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组织施工人安全撤离。对危房、老旧厂房、建筑板房及低洼地等重点防御现场进行拉网式检查。组织力量做好上半河、下半河等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的排查,街道干部配合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安排人员分散就近转移至避灾点。
丹西街道
该街道组织人员对渔塘、水库、闸门及在建工程特别是屋顶山塘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检查海塘2634米、水库山塘21座,海塘、水库巡视人员100余人已全部到岗到位,并落实24小时巡查制度。
截至昨日下午6时,该街道转移海塘内外水产养殖人员8人,转移外来民工、社区低洼地段群众及孤寡老人3000余人,城南学校、外国语学校及相关村的老协会腾出来安置转移出来的群众,其余人员就近疏散在村庄。船只回港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全街道13艘渔船,按照避风预案进行锚泊。
爵溪街道
该街道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影响较大地区、临时棚屋、地势低洼地区的人员实施转移,截至昨日已经转移群众287人。该街道95艘渔船全部进港避风,下沙12家排挡8日起停止营业,所有从业人员均得到转移。派出人员加强对海塘、水库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地区的巡视,联村干部赶赴村庄、社区、企业进行驻夜看守。同时,该街道针对此次台风有可能带来的大暴雨影响,还提前对海塘水库、腾蛟河等流域进行开闸泄洪。
石浦镇
昨天,受台风“莫拉克”的影响,石浦地区暴雨如注。该镇全体干部分赴各村各社区指导防台工作,所有渔船都返港避风,港内船只逐一进行了加固,对在船台上维修的船只作好防风措施,对存有安全隐患的广告牌等户外设施作了拆除。城区部分路段出现了排水不畅现象,镇里及时启用了水泵等排水装备和设施。横路桥村的桥下坑水库、干湾水库、文昌阁水库和东门水库等存有隐患的山塘水库及时进行了放空和降低水位。海上景点、水上餐厅等危险地段的游客均撤离上岸。
墙头镇
该镇对渔塘、水库、屋顶山塘进行了全面检查,巡查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截至昨日,检查山塘水库147座,转移危房户村民和387名船上作业人员。
泗洲头镇
受强降雨的影响,位于泗联村的石壁山水库由于年久失修,已裂开一小缺口,形势严峻。昨天该镇对泗联村1000余名村民进行紧急转移。同时,对金家岙、杨大场、张岙、横埕等15个行政村的154名村民实行了安全转移。
新桥镇
该镇三防办组织人员对各座山塘水库进行巡查,根据河道、水库蓄水现状,及时开启闸门,提早做好各村山塘水库的蓄水警戒工作。要求沿海渔村船只收网回港避风,海涂体验乐园景区及影视城暂停营业。昨日,该镇共检查海塘10余公里、山塘水库128座,落实地质灾害易发点警示标志。按时转移海塘内外水产养殖人员436人,转移低洼地段和危房人员800余人。渔船回港人员284人,回港避风船只105艘。
东陈乡
该乡针对渔船多、海塘养殖多、危房多等情况,全体乡干部到岗到位,对防御重点进行了早安排、早动员、早行动,坚持重点问题重点抓,一般问题同时抓。截至昨日下午5时,已动员103艘渔船进港避风,505名渔民上岸,转移危房户320户635人,转移海塘内养殖人员和工棚人员112人。
黄避岙乡
连日来,该乡组织联村干部和有关工作人员对山塘、水库进行全面检查和预排,预排量达到50万方,并开启了所有海塘闸门,排水100万方。同时,转移了白屿、大林、龙屿等村的626名危房户村民和324名海塘养殖人员。此外,该乡84艘渔船也及时驶入预定锚地。
茅洋乡
该乡机关干部深入各村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各类隐患,加固棚栽设施,疏通田间沟渠,妥善安置村里危房人员,并重点加强对山塘水库、屋顶水库的巡查,关注水库水量,以便及时泄洪排涝。该乡共转移危房人员451人,山地灾害易发生区人员6人,可能出险水库和易遭洪涝威胁人员842人,其他人员304人,回港船只人员88人,回港避风船只44艘。 (记者 何幼松 金旭 王陈辉 郑丹凤 见习记者 朱敏 马振 宋璞玉 通讯员 徐先勇 林建华 王薇薇 钱晓敏 叶海静 谢行威 康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