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塘岛乡2009年上半年扶贫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年初以来高塘岛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市政府[2007]31号文件精神,按照工作目标任务,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各项扶贫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做好低收入农户对象调整工作。

  为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扶持欠发达镇乡村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07]31号)文件精神,切实改善本乡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需要纳入2009年低收入范围的对象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核实,事前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意见规定了具体标准和要求,核实主体为联村干部。经调查本乡低收农户共有565户,1425人,142户五保户、低保户全部纳入低收农户。

  (二)抓紧实施各项扶贫项目,着力推进欠发达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欠发达村的经济发展,切实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本乡按照市、县扶贫办的部署,着力落实一系列扶贫措施。

  1、实施住房救助项目,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

  2009年计划实施住房救助80户,截至7月份已完成或在建61户,占76%。

  2、实施生产型扶持项目,降低农户生产成本。

  共27户,按每一自然村一户分配;扶持类型为农资补贴、育种、苗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及保洁员工资补贴等,其中保洁员7名。

  3、实施大学段助学工程,降低贫困学生就学费用。

  根据县扶贫办、县慈善总会等部门的要求,正在受理办理低收入户大学段助学证明,目前已受理45户,预计可达到65户。

  4、加快资源型机耕路建设。

  软岙、后冲是本乡重要的海鸭基地,面积1000亩,将在后冲建成1300亩柑橘、杨梅观光园,为方便出入,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基地发展,促进花岙岛观光旅游事业的发展,兴建花岙后冲机耕路,长3公里,宽6米,总投资40万元,该机耕路已完成规划,正着手实施。

  为改善交通条件,方便农户出入桔园、农田,降低运输成本,促进林果业与种植业发展,兴建江口、上江横河头机耕路。江口机耕路受益面积100亩,长2公里,宽4米,总投资20万元,该机耕路已基本完成;上江横河头机耕路受益桔子面积500亩、农田面积800亩,长3公里,宽4米,投资40万元,该机耕路已完成。

  5、完成村内道路硬化。

  为方便广大村民出入村落,整洁村容村貌,美化家园,硬化罗元、杏八村内道路。本项目已于1月底竣工。其中:罗元2.7公里;总投资41万元;杏八4.5公里,总投资68万元。

  6.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1)外门头塘309亩标准池塘改造。需投入100万元完成池塘内部建设,其中契门头及塘坝建设35万元,1.5公里道路硬化20万元,高低压电线架设20万元,塘内设施改造25万元。通过改造后收益从1100元/亩,增收到1580元/亩,年增收148320元。该项目已完成75%,除契门修建外,其余项目在10月份全部完成。

  (2)三五果蔬市场设施完善。总投资29万元,已添置19万元选果机一台、10万元加工区钢棚(120平方米)一座。按年初加工5000吨计算,每吨加工费40元,年收益20万元。该项目已于6月份完成。

  (3)中江东坑里柑橘改良基地建设。总投入25万元,包括50亩山坡地平整、优质柑橘苗购买,投产后亩收益15万元以上。该项目已完成。

  (三)做好扶贫信息报送工作。

  本乡报送信息任务分为25分,实际完成12.5分,完成了50%。

  (四)指导欠发达村制订并实施三年发展规划

  目前5个市级结对帮扶村已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切实可行的发展项目,要求各村主动对接,加强同市级挂钩结对帮扶单位的联系。目前已到位资金46万元,落实各类发展项目11项。

  二、存在问题

  (一)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增长缓慢。2008年18个村平均集体经营性收入5.9万元,其中有15个村年收入不足5万元;原有撤并的10个自然村收入更加困难。各村还面临着土地政策性制约、开发资金紧张的现状。

  (二)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由于海岛基础条件差,起步迟,但干部群众呼声强烈,乡村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压力。虽然县乡出台不少奖励、配套措施,但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不少村干部面临很大压力。

  (三)低收入农户增收不明显。通过危房改造,助学扶持,使低收入农户得到实惠,但由于信贷、技术指导等相应机制未配套,弱势群体的低收入农户生产发展,脱贫致富仍困难重重。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09年下半年扶贫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集体经济项目开发

  1.按时完成外门头塘309亩标准池塘改造、三五果蔬市场设施完善等集体项目,配合做好验收工作。

  2.完善三五果蔬市场功能。利用该市场的有利条件,积极引进农业加工企业,完善市场功能,拓宽增收渠道。

  3.实施集体柑园转型升级。对群英塘3500亩桔园进行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规划,重点做好涉及8个村的近2000亩集体桔园进行精品、休闲、观光果园规划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4.实施花岙岛村旅游观光车项目。花岙岛村是全省十大美丽乡村之一,拥有天然石林等旅游资源,但村级经济相当薄弱,属于市级经济薄弱村,为发展旅游业,规范景区运行秩序,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拟在9月份购入二辆20座左右观光巴士,国庆前投入使用,共需资金50万元。二辆观光巴士开始运行之后可以切实改善花岙岛游客上岛交通不便状况,又可为村民出岛提供交通便捷,集体经济创收可达8—10万元,切实增加村级集体经济。

  (二)进一步落实资源型机耕路、住房救助、助学等项目,并做好验收与资金发放工作。

  (三)进一步调研经济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拓宽发展空间,健全帮扶机制,形成扶贫开发的良好局面。

  (四)继续做好扶贫信息报送工作,力争超额完成任务。

  (五)做好2010年低收入农户调整工作,完善建档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