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6)

发布日期:2016-01-22 15:28 信息来源:象山县 浏览次数:

2016年1月21日在象山县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 县 长  黄 焕 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化桥海兴县战略,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扎实推进大平台大项目建设,狠抓改革创新、专项治理、民生改善、法治象山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6亿元,比上年增长7%;财政总收入61.4亿元,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工业强县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召开工业强县誓师大会,研究制定17条工业扶持政策,全力稳生产促发展。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49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6.7亿元。加强企业梯队培育,新增省成长型培育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云朵网络实现新三板挂牌,合力模具进入上市辅导期,15家企业引入券商合作。开展精准服务企业活动,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一批实际困难,累计转贷资金20余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协议利用外资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内资43亿元,其中浙商回归资金25亿元。努力保持外经贸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完成自营出口22.8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4.8亿美元。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强化困难企业帮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60亿元,增长3.6%。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14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84.8亿元;完成农业龙头企业产值77.2亿元。深化农业“两区”建设,新建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1.4万亩,实施现代农业园区项目7个。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累计达到19万亩,大塘港区域综合开发有序实施。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完成养殖塘标准化改造1万亩,推广立体综合和生态循环养殖模式5万亩。深入推进渔业领域“一打三整治”,全国清理整治“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现场会在象召开。重视农业科技应用和品牌建设,新认定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个、“三品一标”31个,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14%。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全年接待游客1782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162.8亿元,分别增长12.7%、11.4%。旅游项目稳步推进,东海铭城海鲜街、半边山皇冠假日酒店基本建成,宁波工人疗养院、石浦渔港旅游综合改造等项目积极实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新增省级农家乐特色村3个,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优化商贸环境,通过举办节庆、发展夜市等拉动市场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增长10%。推动商贸集聚发展,国际风情街投入运行,汽车广场初步形成,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3家。发展电子商务,电商创业园24家落户企业完成销售额1.2亿元,县级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及55个村级服务站建成运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强化重点领域融资保障,新增贷款33.2亿元。

  (二)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平台开发稳步推进。改革经济开发区、产业区管理体制,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加快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7亿元。强化项目引进建设,新增投产企业23家、落户企业10家。抓好石浦经贸合作区建设,国际水产冷链物流基地一期主体完工,石浦港主航道一期工程动建,石浦港口岸对外临时开放。全面启动象保合作区基础配套建设,新引进商贸项目26个,实现税收6100万元。推进大目湾新城开发,主干道基本贯通,功能性项目稳步实施,完成投资22亿元。增强影视文化产业区集聚功能,接待拍摄剧组51个,新落户影视文化企业52家,浙江广电影视基地一期主体建成。

  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加快“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健全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乡镇(街道)延伸。有序实施行政体制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手启动。开展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成立登记服务中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五证合一”商事登记制度,建立基本建设项目快速审批机制,工业项目审批时限缩减一半以上。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PPP实施模式,启动整合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搭建县、镇、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基本完成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

  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建立象山海洋科技人才创业园,县科技创业园被列为市创客服务中心,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7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开展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0个,新增市级新产品160个。深化“四换三名”工程,实施“机器换人”项目25个、“两化”融合项目36个。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6个,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宁波中科大数据智慧应用研究院挂牌成立。

  (三)城乡面貌持续改观

  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完成企业治污改造374家,新建城镇污水管网72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村130个,整治畜禽养殖场539家、黑臭河38条,“清三河”达标县创建通过市级验收。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完成新丰路排洪渠改造、丹城南片防洪排涝一期工程,西周和大塘港防洪排涝工程扎实推进,山塘分类治理在全省率先完成。深化“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157.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19.1万平方米,减少民间信仰场所247处,实现“无违建乡镇(街道)”创建全覆盖。开展棚户区改造,青草巷、罐头厂、塔山路及石浦临海路区块启动实施。抓好“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治理,完成乱搭乱建、山体复绿等整治510处,迁移坟墓5646座。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完成大唐乌沙山电厂2台机组烟气清洁化改造,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56台、黄标车2131辆,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5%。

  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完成县域总体规划评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获省政府批准。加快城区功能性项目建设,南部新城商务中心一期投入使用,一兆韦德体育广场、象山港一号文化广场、申怡广场积极推进。完善市政设施,客运东站动建,3条“断头路”实现贯通,新增停车泊位2784个。加快卫星城和中心镇发展,石浦入选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西周、贤庠等乡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展“四城”联创,市场管理、文明出行等整治深入开展,南大河滨水景观带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市级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17个。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新实施“一户多宅”清理和村庄梳理式改造195个,“四村一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出台重点工程督查办法,健全工作推进机制,86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04亿元。加快完善交通路网,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象山段全线建设,高速新桥、东陈茅洋连接线及大金山隧道二期动建,环象山港公路林善岙至黄避岙段建成通车。拓展用地空间,黄沙岙围涂基本完工,水糊涂二期、大中庄围涂加快推进,东海涂围垦防洪潮工程完成工可编制。强化用电保障,220千伏湾山变、110千伏新丹城变建成投用。

  (四)公共服务逐步改善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统筹做好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深入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健全被征地人员、渔民养老保障制度,本地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7.2%。强化城乡住房保障,新建保障性住房10万平方米,解除危旧房10.4万平方米。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管理,住房公积金提取放贷9.4亿元。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新增民办养老机构4家,建成农村居家养老公寓房605套。加强社会救助,城乡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加大,慈善援助、扶残助残、红十字等工作扎实开展。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国双拥模范县建设全面推进。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化海洋文化强县建设,第十八届中国开渔节、第十一届中国海洋论坛成功举办,完成县博物馆、健身休闲步道等一批文体设施建设,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象山中学成功创建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象山二中与镇海中学开展联合办学,新改建学校(幼儿园)10所,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复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区域医联体建设不断深化,县急救中心组建成立,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逐步推行。加强人口计生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得到控制。强化科普宣传,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工商联、文联等作用有效发挥,档案、外事、烟草、盐业等管理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方志、老龄、邮政等工作实现新进展。

  社会治理不断改进。推进法治象山建设,拓展社会治理三大创新平台功能,完善“一张网”基层治理网格体系,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得到提高。深化平安象山建设,加大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连续9年评为省平安县,荣获“平安银鼎”。实施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一批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防止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区管理,改善社区服务用房,社区服务品牌建设扎实推进。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开展公众应急避险教育,成功防御“灿鸿”台风等自然灾害。

  (五)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行政效能有效提升。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化守纪律讲规矩意识,抓好重点问题整改,一批实事难题得到破解。大力整治“四风”,持续开展正风肃纪行动,先后查处违规人员37名。推行“岗位对责、绩效对账”制度,着力整治“中梗阻”等问题,行政机关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强化行政问责,完善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发挥电视网络问政监督作用,累计问责工作推进不力人员78名。

  依法行政得到加强。认真执行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政协协商制度,全年承办人大代表建议231件、政协委员提案256件。完善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推行县管干部任前依法行政考察,各级公务人员法律素养得到增强。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清单制度,加强行政机关合同管理,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透明。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

  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入实施“一案双查”制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配合做好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工作,切实抓好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推行主要领导“五不直接分管”制度,实行重大工作事项请示报告,建立巡查工作机制,廉政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加大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力度,出台政府债务管理办法,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程序。强化机关事务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2.5%。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回顾“十二五”,全县上下深入实施桥海兴县战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五年来,我们坚持扩大总量、优化结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千百十”工程全面完成,产业平台基本成型,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突破400亿元、60亿元,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首位,工业经济迈入全省第二梯队,旅游服务业快速增长,建筑业总产值跨上千亿台阶。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体系发生质的变化,象山港大桥建成通车,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开工建设,城乡供水实现一体化。人居环境得到优化,城市框架进一步扩大,美丽乡村建设全省领先,治水拆违深入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十年功成。五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重点领域改革有力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海洋管理创新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对外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内资183亿元。五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惠民利民,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民生投入逐年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法治象山、平安象山建设取得新成效,省示范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卫生强县成功创建。

  各位代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过去的一年,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携手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难得的发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象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象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年度目标未能完成,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增大。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还不够扎实,重大项目招商难、落地难,区域竞争压力较大。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社会事业投入与群众所需所求仍有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任务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单位和部分干部法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不强,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三五”发展展望

  “十三五”时期,是象山适应变革新时代、开启转型跨越新征程的关键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加强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攻坚期,既面临大有可为的重大战略机遇,也存在诸多矛盾风险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省市推进海洋经济强省、港口经济圈建设,以及沈海高速甬台温复线全线建成,有利于象山更好发挥海洋、生态、文化优势,建设更高层次开发开放平台,激发县域发展潜能,推动振兴崛起。另一方面,宏观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围绕人才、技术、平台等高端资源的竞争更趋激烈,象山发展也面临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根据《中共象山县委关于制定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八八战略”、市委“双驱动四治理”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双突破双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城四地”,推动县域发展高标准振兴崛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县域发展高标准振兴崛起。县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2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根据象山资源禀赋和现实基础,着力打造“一城四地”发展新格局。

 

  ——打造精美滨海之城。“一主一副三组团”城镇格局全面形成,历史记忆、山海风貌、半岛风情的地域特色充分展现,美丽县城、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更加精致,休闲体验功能更加突出,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明显提升,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更具影响力的精美滨海之城。

  ——打造浙江省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工业强县取得明显进展,临港装备工业园、象保合作区等发展平台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海洋资源优势加速转化,海洋科技创新活跃,专业人才支撑有力,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等海洋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成为全省海洋新兴产业基地。

  ——打造长三角滨海休闲度假胜地。海洋、生态、文化综合优势全面凸显,海洋旅游突破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大力推进,生态旅游蓬勃兴起,乡村休闲旅游厚积薄发,滨海休闲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域景区化格局基本形成,成为长三角滨海休闲度假胜地。

  ——打造国家级现代农渔业示范基地。“一核一带多园百点”现代农业布局全面构建,特色农渔产业不断壮大,农业生态循环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形成,农业规模化、农民职业化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成为全国现代农渔业示范基地。

  ——打造浙江省海洋特色文化高地。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效落实,文化积淀明显提升,海洋特色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渔文化产业链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壮大,海洋影视产业快速发展,建成国家级影视产业基地。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实施“双突破双驱动”发展战略。一是突破工业和旅游发展,加快建设实力象山。始终把工业强县摆在首位,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全面振兴,“奋战二三五,跻身一梯队”。做大做强旅游业,全面提升休闲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象山崛起新支撑。推进现代农渔业发展,健全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打响象山现代生态农业品牌。积极参与港口经济圈建设,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培植发展新动力。二是强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加快建设活力象山。全面推进县域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认真谋划新一轮对外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健全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着力提升城乡品质,加快建设美丽象山。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宁波都市区,推进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和管理,不断增强城市功能。进一步改善区位条件,研究筹建象山港二通道及城际铁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保护和治理水平,推进城乡协调绿色发展,彰显生态优势,建设独具魅力的滨海之城。四是坚持惠民安民为本,加快建设幸福象山。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增强公共服务供给,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深化法治象山、平安象山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2016年工作建议

  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开局之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求,根据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将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66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建设工业强县,推进工业振兴发展

  实施强链强企工程。始终把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夯实工业强县基础,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80亿元,增长6%。发挥海港、海湾、海岛优势,培育壮大以海洋装备为重点的海洋新兴产业。编制新能源及电力装备、海洋高技术及生命健康、汽车部件及模具制造、针织服装及时尚休闲四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共建产业联盟,打造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坚持扶强扶优,推进“三名”企业培育,实施科技型“小巨人”计划,优化企业梯队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上市发展,力争新上市、挂牌企业3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工程。

  推进强区强镇建设。按照“一区多园”模式,整合优化发展平台,实施强区扩权改革,提升经济开发区建设水平。完善园区规划,突出专业园建设,加快临港装备工业园创建省级能源装备高新园。推进石浦经贸合作区和象保合作区建设,做好综合保税区创建工作,抓紧实施生产力中心、石斑鱼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等项目。加强口岸建设,落实石浦港口岸对外开放工作,开展石浦港清淤,完成石浦港主航道一期炸礁工程。实施工业强镇培育计划,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强化工业发展支撑。整合提升乡镇工业功能区,有序发展特色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利用外资环境,培育招商新优势,全年协议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内资47.3亿元。构筑大招商格局,实行重大招商项目县级领导全程领衔机制,强化园区与驻外机构、重点部门、乡镇联动招商,优化招商氛围。开展产业链招商,深化浙商回归工程,全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狠抓项目落地,推行招商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做好外来资本与本地产业嫁接文章,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发挥出口退税、信用保险等政策作用,完善外贸服务平台,促进外贸稳步发展,实现自营出口24亿美元。加快“走出去”步伐,稳步拓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引导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建立境外基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深化建筑强县建设。适应建筑业发展新趋势,推动建筑业提档升级,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20亿元。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引导发展绿色建筑。优化建筑业结构,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支持建筑企业拓展PPP业务。抢抓“一带一路”等发展机遇,推动抱团开拓市场,巩固传统市场份额,拓展中西部地区和海外市场。加快构建新型建筑业服务体系,强化金融保障、人才培养、资质就位等服务。完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推动实施项目经理委派制,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优化建筑业经营环境,完善司法部门联动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突出旅游业引领,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突破旅游发展。建立县旅游委员会,制定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业大整合、大发展。召开旅游业发展大会,出台旅游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旅游积极性,全年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以上。着力提升旅游品质,以大景区理念发展旅游集聚区。开展松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抓好东海铭城、白沙湾度假村等项目建设,提升区域功能和发展品质。积极打造石浦渔港国家级海洋渔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推进港、城、海、岛联动开发,基本建成宁波工人疗养院,建设半边山五彩渔镇、花岙岛地质公园。提升影视文化旅游业,完善影视文化产业链,建成浙江广电影视基地二期,建设游客影视体验中心。鼓励发展品质民宿,创建省市休闲旅游(示范)基地3家,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档。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实施“旅游+”行动,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扩大旅游富民强县效应。

  活跃市场消费。优化区域商贸布局,加强商圈培育,引进品牌商家,推动商贸繁荣发展。加快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建成申怡广场,完成汪家河菜市场改造,争取动建鑫海广场。引导发展夜市经济,建设一批特色街区,促进消费升级。健全商贸流通体系,推进农超对接、直供直销。增强城镇商贸服务功能,加快农村菜市场改造,推动实施申菱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强化粮食供应保障,建成定塘粮库,动建石浦、西周粮库。发挥市场机制在化解房地产库存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

  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创业园,通过“互联网+”等模式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扩大营销渠道。实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健康养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建立物流企业网站。稳步发展金融服务业,支持信用联社商业银行改制,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年末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0亿元。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集中精力化解不良贷款,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态,着力发展科技信息、商务中介等产业,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三)夯实“三农”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精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新建标准化粮食功能区5000亩,加快建设大塘港国家级农业综合示范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组建农产品产业联盟,打响有机绿色、无公害原产地品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稳步发展现代捕捞业,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和设施渔业。加强渔业资源保护,进一步抓好海洋牧场建设和海岸带整治修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大学生投身发展现代农业,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加强农技服务,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强村富民工程,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50个、农家客栈示范村30个。推进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控制村级债务规模,提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实施农村普惠金融,丰富农村抵押贷款品种,新增涉农贷款10亿元。优化农业基层服务,加大产业型、技术型帮扶,强化低收入农户培训,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品质提升行动,凸显半岛山海风貌、田园风光特色,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开展美丽乡村精品线、示范镇分类建设,争创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建立环卫保洁长效机制,深化“美丽庭院”创建,促进农村环境洁化美化。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统筹村庄整治建设,基本完成全县“一户多宅”清理和梳理式改造。

  (四)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狠抓改革攻坚。加强改革试点,健全改革推进机制,统筹抓好改革试点项目。以政府自身改革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水务、旅游等集团公司,健全PPP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促进城镇常住人口有序市民化。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制度,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规范产权流转交易。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整合涉农政策性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加强创业创新。推进创业、创新、创投联动,努力构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圈。培育特色小镇和创客空间,提升县科技创业园、海洋科技人才创业园功能,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大众创业高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研究院梯队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创新型初创企业100家,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5家。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积极引进各类创投机构,联合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象山籍人才回归,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0个。完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妥善解决人才工作生活问题,让人才扎根象山干事创业。

  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意见,建立公共服务测评体系,统筹提升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高度重视投资者,尊重纳税人,关爱企业家,大力营造重商护企的良好氛围。开展“带着感情走企业、带着问题走企业”活动,推动各级干部精准服务企业,增强企业投资和发展信心。清理规范企业各类收费,落实企业减负政策,打好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拳”。强化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健全中介服务竞争机制,进一步提速项目审批。加强建设环境整治,整顿规范建材市场,坚决打击强揽工程、阻扰施工等行为。

  (五)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完善城镇功能。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开展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实施美丽县城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城区未利用土地整治开发,着力建设一批功能性项目。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建设殷夫公园二期、南大河滨水景观带,实施史家山隧道、戴港高速出入口等重要节点景观改造。推进大目湾新城开发,加快华美主题乐园建设,基本建成亲和源养老项目,实现浙师大附属大目湾实验学校招生开学。强化卫星城建设和中心镇培育,深化石浦国家级建制镇改革,促进西周、贤庠中心镇产城融合发展,推动鹤浦、定塘等城镇协调发展。巩固“无违建县”创建成果,加大重点区域拆违攻坚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实行棚户区改造竞争性征收机制,推行货币化安置,全面推进青草巷等区块改造,启动二期棚户区改造。加强危旧房监管排查,落实解危措施,切实抓好危旧房改造。

  加强城市管理。树立“精细化、智慧化、社会化”理念,整合资源优势,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组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深化交通拥堵治理,建设客运东站、环城西路,实施沿海南线滨海大道至金开路拓宽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强化社区建设管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继续推进老小区改造。加大治废力度,深入开展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管理整治。

  加大基础投入。强化项目攻坚,完善项目联系、督查等机制,全年安排重点工程79项,年度计划投资117亿元。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实现环象山港公路全线通车,推进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和高速新桥、东陈茅洋连接线建设,实施高速定塘连接线、丹大线、石三线改建工程,力争动建石浦高速连接线。抓好围垦工程建设,续建水糊涂二期、黄沙岙、大中庄等围垦工程,动建东海涂围垦防洪潮工程。优化电网布局,建成110千伏城北变,动建110千伏柴溪变、石浦变。加快供气、供水、通信等管网建设,启动管输天然气管网工程前期。

  推进生态建设。深化“五水共治”,创建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加快治水项目建设,建成贤庠污水处理系统和中心城区污水三期、石浦科技园区污水一期、鹤浦污水处理厂,续建中心城区、西周、大塘港防洪排涝等项目。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治理,加强公路主干道沿线整治,完成45个矿山生态修复。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平原绿化2000亩,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清洁空气、清洁水源、清洁土壤行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抓好节能减排,实施印花行业整治、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新增清洁生产企业10家,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六)加强民生保障,持续增进群众福祉

  深化文化强县建设。推进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办好中国海洋论坛和中国开渔节,做好宁波市“东亚文化之都”象山特色文化展示工作,着力扩大象山文化影响力。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升海洋文化特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名人名村名居保护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水平,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文化重点企业扶持,壮大影视传媒、文化旅游等产业。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培育海洋休闲体育,支持老年体育事业发展。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争创省教育现代化县。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动建工业示范园集成小学、象山电大迁建工程,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加大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力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完善卫生基础设施,迁建县中医院,新改建乡镇卫生院7家。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开展工作,加强档案、方志、外事、侨务管理,推进民族宗教、老干部、老龄、邮政等事业进一步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多途径就业。完善全民参保体系,深化社保扩面提质,推动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保障质量安全和分配公平。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完善精准扶贫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和帮扶。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发展红十字、慈善公益事业。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机制。深化双拥共建活动,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七)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高公共文明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善行象山”品牌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开展“文明象山”系列活动,加大基层文明创建力度,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复评工作。推进移风易俗,规范操办婚丧喜庆有关事宜,推行文明殡葬,倡导文明新风。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服务网络平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加快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强化科学知识普及。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广泛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法治象山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健全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社会环境。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基层自治水平。谋划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配齐配强班子,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深化平安象山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增强“双联”中心服务功能,狠抓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全力做好G20峰会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强化行政、司法、信访良性互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发挥网络民情会办中心作用,重视网络舆情引导,维护网络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药品全程管控机制,开展阳光厨房、平安药房系列创建,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加大应急管理宣教力度,提升基层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各位代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继续围绕群众急需急盼,切实办好环境治理、养老就业、交通出行等八方面民生实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政府自身建设越要加强。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努力建设负责任、敢担当、办实事、有作为的政府。

  (一)真抓实干,高效勤政。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民生导向,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切实谋民利、解民忧。大力倡导敢于担当、敢闯敢试精神,着力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强化“岗位对责、绩效对账”和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健全督查激励问责机制,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提升政府执行力。

  (二)规范行为,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增强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完善重大决策目录管理制度,健全重大决策责任倒查机制,确保决策于法有据、科学高效。以公开为常态,强化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信息公开。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完成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

  (三)清正廉洁,从严治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化正风肃纪行动,持续推进“四风”整治和腐败惩治。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认真学习贯彻《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争做守纪律、讲规矩表率。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抓好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和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坚持勤俭节约,深化公务用车改革,严控“三公”经费,持续压缩行政成本,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机遇成就梦想,拼搏创造未来。让我们在中共象山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而努力奋斗!

2016年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一、环境治理方面:完成2台6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烟气清洁化改造,烟气排放达到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标准。实施河道清淤40公里,建成村庄水环境整治项目5个。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村80个,铺设污水管网400公里。

  二、养老就业方面: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00张,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农村居家养老公寓房300套、农村养老服务站25个。本地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8.7%以上。举办就业招聘会60场。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个,新增大学生创业100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培养高技能人才600名。

  三、交通出行方面: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3条。新增停车泊位2500个。新建和提升改善农村公路30公里,新增农村港湾式停靠站80座。实施陆岛交通均等化提升工程,完成4座渡埠(码头)改造。

  四、居住改善方面:完成4个老小区改造和9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安置,农村危旧房改造20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500套,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500户。完成欠发达村庄整治10个,打造3个省级宜居示范村、6个市级特色村和2个市级中心村。

  五、安全保障方面:建成县级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完成红十字会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2200人。改造提升7家农村菜市场。维修加固3座小型水库和2条海塘,完成内河整治及排涝渠建设4公里。改造40个村290公里自来水管网,解决农村3万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

  六、教育均衡方面:70%以上的幼儿入读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规范化心理辅导室20个,在公办中小学校覆盖率达70%以上。全面完成公办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

  七、医疗卫生方面:推进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重点人群(慢性病患者、老年病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签约服务率达到20%以上。县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门诊科室覆盖率达60%以上。

  八、文化体育方面:建成25家农村文化礼堂。新建60个惠民阅读点。建成10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更换700件路径器材。

名词解释

  农业“两区” 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

  渔业领域“一打三整治” 指省委、省政府为修复振兴浙江渔场提出的一项工作,主要任务是依法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反伏休规定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开展渔船“船证不符”整治、禁用渔具整治和海洋环境污染整治。

  “三品一标” 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张清单一张网” 指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以及政务服务网。

  PPP 指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四换三名” “四换”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三名”指名企、名品、名家。

  “五水共治” 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具体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

  “清三河” 指清理垃圾河、黑河、臭河。

  “三改一拆” 指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

  “两路两侧”“四边三化” “两路两侧”指公路、铁路两侧,“四边三化”指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

  “四城”创建 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文明县、省园林城市、省森林城市。

  “四村一线” 指在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全面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提升村和环境整治精品线创建。

  “五不直接分管” 指党政正职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和物资采购等工作。

  “两区” 指省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

  “千百十”工程 在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提出,是对接大桥转型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即培育千家规模企业,建设百个重大项目,实施十大提升行动。

  “一主一副三组团”城镇格局 “一主”指以丹东、丹西、爵溪为主中心,协调发展东陈、大徐、墙头等乡镇;“一副”指以石浦为副中心,带动鹤浦、晓塘、高塘岛等乡镇发展;“三组团”分别指以贤庠、黄避岙、涂茨为象山港东部组团,西周为象山港西部组团,定塘、新桥、泗洲头、茅洋为大塘港组团。

  “一核一带多园百点” 指以大塘港国家现代农业综合区为核心,谋划建设南韭山—渔山列岛海洋生态经济带,建成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渔业园区和农渔业特色小镇,培育提升100个左右农渔业精品示范点。

  农村“三资”管理 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双联”中心 指县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社会治安动态防控联勤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