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务资讯>公告公示>规划审批
【乡镇专规批前公告】象山县墙头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集镇建设)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日期: 2017-01-23 17:12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集镇建设)的工作部署,完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内容,发挥规划设计引领作用,切实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镇组织开展了《象山县墙头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集镇建设)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在规划报送审批之前,我镇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为2017年1月26日--2017年 2月24日,共计30天。在此期间,欢迎广大群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在公告结束之日前以书面形式反馈,便于我镇汇总和整理。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请在公告结束之日起五日内向我镇提出听证申请。

注:(1)如对公告内容有不明确的,请向我镇或规划局咨询。

(2)听证申请、反馈意见须注明联系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并提交身份证明。

(3)通讯地址

墙头镇政府:象山县墙头镇观海南路28号

象山县规划局:象山县丹河东路869号(象山县规划局)

(4)公告网址:http://www.xiangshan.gov.cn/col/col1229056988/index.html

(5) 墙头镇联系人: 林小杰 联系电话:13586845377       

县规划局联系人:金林生 联系电话:65722289

墙头镇人民政府

象山县规划局

2017年1月26日

规划内容介绍

一、规划介绍

1、规划名称:

《象山县墙头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集镇建设)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主要包括现状建成区以及近期发展建设区范围。北至临港路,东西南至环镇路,含海山公园。规划总面积126.25 公顷。

3、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19年。

二、规划总则

1、规划原则:

(一)突出问题导向

(二)突出特色导向

(三)突出民生导向

(四)突出行动导向

2、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墙头小城镇近期环境整治,应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沿”结合,针对交通混乱、卫生环境、城镇风貌不佳等问题,以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沿街沿水景观整治为重点,形成整洁、有序、宜人、滨海休闲特色彰显的城镇空间。

远期目标:以山海风情、滩涂湿地为特色集生态宜居、绿色产业、民俗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滨海休闲特色小镇。

三、“三整治”规划内容

1、环境卫生整治:

(1)地面整治:

规划划定重点保洁区域和一般保洁区域,按照相应标准进行保洁,对市政道路进行分类,按照一级、二级或三级标准进行保洁,对公共场所空间加强环卫保洁管理,同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

(2)水体保洁、水系规划:

对规划范围内的水系及其驳岸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对规划范围内的水系河底的淤泥进行清理疏浚,保证河流水系畅通;对规划范围内水系沿线的对水体有污染的经营活动进行整治,水域两岸蓝线范围内不得有从事污染水体的餐饮、食品加工、洗染等经营活动,严禁设置家畜家禽等养殖场,并建立河道保洁机制,巩固“清三河”长效机制。并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开发滨水空间。

(3)环卫设施:   

规划讲到路道路分级,根据导则要球分别按照70米、150米,300米服务半径布置垃圾桶、果皮箱等垃圾分类设施,提高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全面建立和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公众宣传。同时全面排查整治范围内现有公厕,定时清洁维护,并结合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新建3处公厕。

2、城镇秩序整治:

(1)道乱占:

规划综合考虑交通流量及现状道路宽度,明确划线停车路段,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单双侧停车,并新增4处公共停车场地,切实缓解镇区内车辆“道乱占”现象。

(2)车乱开:

规划通过完善交叉口信号灯、电子警察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结合交警现场执法配合加强交通集中区的违法查处,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同时对货运路线进行组织优化,禁止其进入城镇区,并严禁其在主要生活干道随意停靠,切实杜绝“车乱开”现象。

(3)摊乱摆:

规划坚决打击占道经营,通过专项整治与后期巩固相结合,实行网格化管理,兼顾严格执法与人性执法,加强互动与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城市管理氛围。同时通过疏堵结合,对现有集中式摊位进行统一化管理,美化摊位形象,体现当地特色,引导流动摊贩迁移至集中式摊位,提高集中式马路市场的使用率,并便于管理,切实杜绝“摊乱摆”现象。

(4)房乱建:

规划通过拆除危房、维修旧房,保障居民安全。并坚决打击违章搭建,协同城管部门实行长效监督,防止拆后复建,死灰复燃。规划分别对镇中村和镇边村分别进行引导。

(5)线乱拉:

规划对象西线观海路和杏花路上改下的方式梳理整治;对于背街小巷等区域进行共杆共线整治,切实改善“线乱拉”现象。

3、乡容镇貌整治:

(1)主要街面立面整治:

规划针对沿主要道路的店招进行统一整体设计,统一位置、尺寸及色彩;老式卷闸改为通透性较好的玻璃门;4.统一空调外机位置,且增设格栅进行遮挡;统一以白色墙面为主色,并通过局部增加构筑物等方式对立面进行美化。

(2)屋顶太阳能热水器整治:

对主要街道两侧既有一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逐步改造为水箱与集热装置分离式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对有碍景观的屋顶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和水箱等装置,要结合棚户区改造、“平改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工程,逐步采用整体移位等方法改造。

(3)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

对于影响环境,噪声严重的产业,要求尽快搬迁;对于环境影响较小的行业,短期可采取保留的方式,但对其用地规模进行限制,引导向工业区集中。

(4)完善配套设施:

完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并定期维护,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交通标线、隔离护栏、灯光照明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等。

(5)园林绿地、慢行系统:

以“点、线”的方式有机融合山、水、田风光,串联墙头景观节点、传统村落、文化景点等,推广应用适用性环保技术,通过滨水绿带、沿路绿化、公园绿化打造形成完善的绿化网络体系。

1.滨水绿带

重点对大雷溪滨水绿带进行绿化提升,打造滨水空间,作为居民公共活动空间。

2.沿路绿化

规划将现状道路分为对外联系道路、镇区交通性道路和镇区生活性道路三类,并对沿路绿化进行重点打造。

3.公园绿化

对现状已有绿化基础的空地、广场及现状东、西入口节点进行绿化提升重点打造;对集镇背街小巷或街道沿线小空间进行见缝插绿、增绿补绿。

在进行公园绿化提升同时加入“海绵城镇”理念,因地制宜采取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湿塘、人工湿地等多种低影响开发建设措施,公园绿地内可建设雨水调蓄和利用设施。

四、风貌特色提升规划内容

1.强化四区

明确“西游、中镇(两区)、东产”的城镇功能格局;以功能分引导风貌分区,强调风貌特色控制引导。

西游

整体风貌强调生态与景观。作为入口节点,展示城镇整体风貌,注重特色景观建筑点缀效果,形成节点地标。

中城

整体风貌强调活力与休闲。街道尺度宜人,道路两侧塑造界面连续,塑造宜人的步行与停留空间。利用大雷溪水系打造宜人的滨水生活休闲空间;

整体风貌强调特色与人文。利用传统文化建筑及多样的街巷空间打造连续、趣味、文化的文化传承风貌。

东产

整体风貌强调简洁现代。突出产业、商贸功能建筑现代、秩序的风格特征,强调街道景观生态与绿色的景观感受。

2.显山露水

山水景观视廊预留,岸线景观打造,岸边建筑轮廓线控制等;远山为景,绿化绕城,水系串联;打造不同类型岸线,规划近水、亲水空间;

3.镇田交融

镇在田中,田在镇中,镇区周边适度保留农田、村庄,彰显田园城市特色;

4.文化彰显

提炼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景观小品设计;以公共活动空间,如公园、绿地、广场为载体,创造多元休闲空间。

五、三年行动计划

规划结合镇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整治与建设项目的实施时序,形成科学的三年行动计划,详情参见 “墙头环境整治项目表”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