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紧紧围绕 “完善制度、夯实基础、信用监管、勇于突破、与时俱进”的方针,以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县星级文明示范市场为契机,加快完善市场软硬件建设,提高市场经营管理水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各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所属市场全年成交额达到50.66亿元,同比增长9.21%。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市场建设,服务象山经济发展

  (一)顺利完成汽车广场商务中心项目。该工程已于2016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4900余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布置的任务。

  (二)推进汪家河菜场蔬菜场拆建工程建设。汪家河菜场蔬菜场拆建工程于2016年5月初按计划正式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并通过中间结构验收,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约820万元。即将进入墙体粉刷、下水管道铺设、摊位砌造、设备安装阶段,整个拆建工程预计2017年5月底左右完工并投入使用。

  (三)及时动建中心菜市场污水处理项目。根据县政府督办件2016[4]号中所反映中心菜市场南首有少量污水排入河道。我中心高度重视,一方面落实专人阻止市场内经营户污水乱倒乱排;另一方面根据排污纳管有关新标准制定方案,投入资金5万元完成中心菜市场南门区块雨污分流、污水纳管改造。另在中心菜市场南首投资114万元安装专业污水处理设备,竣工后该设备可日处理污水约1000吨。该项目于2016年11月动工开建,现已完成土建和设备安装并进入调试阶段,预计本月底可投入使用,杜绝中心菜市场污水入河问题。

  二、提升市场设施,积极开展市场创建

  (一)继续推进“创放心、创星级”市场工作。根据年初计划安排,对照创建要求,丹城二站花大力气向市场经营户广泛宣传创建的目的和意义。对西周市场、泗洲头市场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对软件进行了完善。由于工作到位,泗洲头市场和西周市场分别于2016年10月18日、12月8日顺利通过县市场监管局和省工商局考核验收,并得到考核组一致好评。

  (二)大力改造市场硬件设施。2016年对下辖相关市场进行了改造与提升。如丹城站先后完成中心菜市场蔬菜交易区屋面遮阳网搭建,中心菜市场东南面场地平整作临时停车场地使用,汪家河菜场北面管理房装修。丹城二站更换蓬莱菜场28个水表、237个LED灯泡,同时完成蓬莱菜场肉摊、蔬菜自产自销点的化粪池、西周菜场公厕及墙面的改造。石浦站完成办公楼三楼储藏室及档案室改造,投入约5万元进行市场灯光和电线线路改造。石浦菜场门口搭建船帮蔬菜临时存放点,同时完成金星市场污水管道改造。城东菜场投入约5万元改造市场内消防设施,在市场四楼搭建晾晒鱼鲞区域同时清理下水管道。硬件的合理投入,让市场功能更加齐备,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三、加大管理力度,尽心尽责履职到位

  (一)运用综合手段整治市场

  (1)出台《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经营户不良信用行为扣分办法》。针对市场管理的薄弱环节,为强化市场管理效果,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我中心于2016年9月出台《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经营户不良信用行为扣分办法》。要求每个市场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实施《扣分办法》,违者按《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干部职工问责办法》实施问责。

  (2)严格运用《扣分办法》管理市场。《扣分办法》实施以来,对下辖市场62户违规经营户累计扣信用分176分,其中停业整顿10户,约谈教育52户。同时在《今日象山》与象山港论坛予以曝光,震慑违规经营户并引起广大群众强烈反响。

  (3)铁拳整治市场。自2016年8月起,中心联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先后对汪家河菜场及周边、蓬莱菜场及周边、中心菜市场及石浦菜场进行综合整治。自2016年8月8日起开始对汪家河菜场及其周边进行整治,主要整治菜场周边占用公共道路、跨门经营、流动设摊等现象。整治期间共张贴公告4张,发放公告50余张,出动人员720余次,疏导人员1240余次。8月中旬蓬莱菜场开始市场内综合整治,共处理违规经营6起,停业整顿1户,查扣约352公斤蔬菜。10月20日至11月13日中心菜市场针对水产及蔬菜两交易区出现占道经营、摊位前商品乱堆放、乱扔垃圾等现象开展整治。整治期间每日清晨6时安排工作人员35名,运用《扣分办法》进行管理,共处理违规经营户20户,扣信用分59分。石浦菜场在市场整治期间用好《扣分办法》,先后共处理8户经营户,扣信用分21分。整顿后各大市场秩序、卫生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得到相关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4)启动对市场车辆管理服务外包、卫生保洁服务外包考核管理。我中心出台了《菜场卫生服务外包考核办法》、《中心菜市场车辆管理服务外包考核办法》,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对卫生、车辆服务外包单位的考核和管理。如保洁公司未按合同配足清扫人数,每少一人扣3万元;未配合我单位完成下达的指令性突击任务,每次扣0.5万元等。考核办法出台后,各服务外包单位高度重视,强化了内部管理,市场内卫生、车辆秩序明显好转。

  (二)成立汪家河菜场外围综合管理中队

  我中心出台《关于成立汪家河菜场外围综合管理中队的建议》。经县政府牵头,1月4日我中心联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场监管局、派出所、县交警大队召开汪家河菜场外围综合管理中队成立会议。同时明确中队人员由6名综合行政执法局队员,4名市场中心管理人员,1名市场监管局人员、1名交警与1名派出所协警组成。对汪家河菜场周边占用公共道路、跨门经营、流动设摊、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乱象依法依规进行综合管理。管理区域为汪家河菜场周边的菜场路、广场路、上进路、新华路。明确中队人员不参与相关主管单位其他工作。同时由中队长牵头,每月对中队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每月抄送相关主管单位人事部门。汪家河菜场外围综合管理中队的成立改变了多部门各自管理的局面,将五部门的力量合成一个“拳头”,现已运作1个月,成效已显现。

  (三)规范管理国有资产租赁及建设事项

  (1)成立中心资产信息办,出台《象山县市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明确资产信息办主要工作职责,划分资产信息办与各站(公司)房屋出租事权,让国有资产租赁管理有章可依,降低履职风险。

  (2)成立中心基建办,出台《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项目(事项)建设管理规定》。对项目事项的审批权限与流程、实施权限、中介代理及预算编制机构选择等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全方位规范项目建设管理。

  (四)牢筑市场安全生产防线

  2016年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加强各类安全隐患排查,筑牢安全生产管理第一道防线。⑴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去年各市场继续深入健全食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大力向公众推广免费检测,鼓励消费者与经营户自行送检,建立检测台账,对检测不合格产品进行撤柜、销毁或移交相关部门等处理。2016年下辖各市场共检测各类商品91763批次,其中不合格商品245批次,合格率达99.7%,由群众自行送检362批次,共撤柜、销毁不合格产品达130公斤,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⑵开展全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在全系统所属市场、营业出租房及在建工程等场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重点检查市场内摊位用电私拉乱接、乱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经营场所未设置通道提示牌、消防设施未及时维保、营业出租房违规住人、在建工程未安全规范操作等内容。检查分各站(公司)自查及中心办公室二级督查,根据检查情况,及时督促相关单位下大力气予以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予以停业停工。

  (五)平稳完成全年招投标工作

  招标前各站公司深入市场第一线,了解市场动态,倾听经营户意见,召开经营户座谈会22次,及时满足经营户提出的合理要求,化解各类矛盾。各菜场在2016年11月新一轮招标中很是平稳,无人吵闹。

  (六)配合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

  专门成立“一打三整治”工作组,全力配合县市场监管局对下辖 11个主要城区菜场与农村菜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实时掌控菜市场销售违禁渔获物情况。整治期间,工作组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人员,每日凌晨3时起,在下辖11个菜场开展日常巡查。整治期间,共安排检查人员1621人次,检查了全县菜市场经营户1600余户,配合县市场监管局查获市场内违禁渔获物140多公斤。

  (七)重视来信来访工作

  市场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易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各类矛盾的排查及化解,及时做好来信答复、来访接待,切实维护市场稳定。2016年中心共答复县级政务督查件6件,信访件5件,民生回应件24件,并认真及时做好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9号、76号提案的答复工作。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大会。如何经营管理好市场关键在人。在广泛走访、调研、座谈的基础上,我中心于9月21日在县委党校报告厅召开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包括聘用人员)约260人参加,会上由我代表县市场开发中心作了《从严整治队伍,从严管理市场,精准发力补短板,全力以赴促市场经营管理上一新台阶》的队伍建设工作报告。从队伍建设与市场管理两方面,综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源是:1、是理想信念意识弱化;2、是担当意识缺乏;3、是作风建设欠缺。造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员纪律不严,制度执行缺位,市场管理缺失,惩罚执行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给市场中心开展工作带来较大负面影响,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会上提出下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出台相关制度(办法),以“转作风”为关键,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市场;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市场管理能力突出整治效果;以“风险”防控为目标,规范国有资产房屋出租管理工作;以“严”字为先,出台《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经营户不良信用行为扣分办法》,形成市场管理新抓手。

  (二)制定六项制度(办法),铁纪管理队伍。⑴调整与提拔中层干部,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调整了市场中心两站中层正职,同时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提拔任命了4名市场中心中层干部,优化了干部结构,激发工作热情,强化市场管理能力。⑵出台六项新制度(办法、规定)。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编外人员管理办法》、《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干部职工问责办法》、《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干部职工督查计分办法》、《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干部职工考勤办法》、《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干部职工着工作服管理规定》共六项制度(办法、规定)。以“转作风”为关键,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⑶开展常态化督查,严格执行六项制度(办法、规定)。六项制度(办法、规定)实施后,由中心办公室联合各站(公司)督查员组成督查组,每月一次以上进行常态化督查,重点督查中心机关及各站(公司)干部职工上下班考勤、工作人员规范着装、市场秩序、环境卫生等内容,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全中心书面实名通报,并严格按制度予以处理。⑷调整聘用人员工资,规范薪酬待遇。为改变中心聘用人员薪酬畸高畸低的现象,多次召开市场中心主任办公会议,根据不同市场的工作量与岗位职责,统一了165名聘用人员工资标准,激发了聘用人员工作热情。同时清退了20多名年龄偏大的聘用人员,使聘用人员队伍相对年轻化。⑸带领副站长以上人员外出学习。2016年12月1日至3日,由我带领20多名市场中心中层副职以上干部,并邀请县公安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创建办、县国资局、县环卫处等部门领导,赴浙江建德新安江农贸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综合市场、裕民农贸市场与宁波镇海炼化后施市场,重点学习市场建设与改造、市场摊位如何布局设计、如何运用信用监管办法管理市场及市场垃圾如何处理等内容,并同当地的市场举办方进行了广泛经验交流,拓展了视野,受益匪浅。

  (三)积极派员参加各类培训会,提高业务素质。2016年6月选派2名管理人员赴宁波参与长效化市场建设培训;2016年9月选派3名市场管理人员赴宁波参加培训,均取得了市场管理初级资质;11月选派6名肉菜追溯系统管理人员赴宁波参加培训。2017年1月蓬莱菜场进货索证索票、经营户档案及肉菜追溯系统方面的先进做法及经验,在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大会上介绍,得到相关领导肯定。

  (四)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时补缴党费。根据县委“两学一做”要求,市场中心创新形式,开展“经典党课进支部”和“一把手”讲党课活动。开展“四讲四有”专题学习讨论,列出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同时坚持每月一次党员专题学习会。

  (五)强化对外宣传力度,树市场中心形象。2016年分别在“象山商务”微信平台和宁波市商务委相关平台发布信息31篇,在《文明城市创建期刊》发表信息3篇,县委办录用信息2篇。对违反《象山县市场开发中心经营户不良信用行为扣分办法》的经营户分二批在《今日象山》和象山港论坛及时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