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深处招蜂人

发布日期:2017-06-19 14:52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记者 周科 摄)

  小小个、毛茸茸、嗡嗡叫,随时可能蜇人一口——看到成片黑压压的野蜂,不少人头皮发麻,唯恐避之不及,而在西周镇儒雅洋山区,有一位六旬竹农却专门“筑巢引蜂”,招来野蜂“安家落户”。
  他叫郑小财,今年66岁,是西周镇西岙郑村人。西岙郑地处象西儒雅洋山区深处,沿山而建,高低不平,郑小财的家建在最高的竹山坡顶。初夏清晨,阳光普照,明晃晃的西岙郑充斥着一片盈耳的“嗡嗡声”。 “全副武装”的郑小财穿梭在一片蜂箱中间,一边忙着割蜜(见图),一边与记者闲聊:“村里青壮年基本都外出了,老房子没人住,我就把蜂箱放在屋檐下,透气性好,还便于蜂子躲风避雨呢!”
  据他说,蜜蜂有洋土之分。洋蜂也叫意蜂,来自意大利和澳洲,占我国蜂群总数的90%,一般需逐花放养。野蜂学名中峰,又叫土蜂,“收编”以后,只能定点放养。竹山深处、悬崖边是野蜂的栖息地,郑小财放养的蜂都是通过筑巢、放“糖引”,从那里招来的。时近夏至,一直到10月小阳春,天气热,花事密,正是野蜂采蜜、人工割蜜的忙季。
  “今年气候好,产蜜量大,到现在已经取了50公斤的野蜂蜜了。”郑小财介绍,去年年末至今,他就“引”了一百多箱野蜂,全部散养在村庄周边,6月初开始,可以隔半个月取一次蜜。这些产自深山、纯天然无污染的野蜂蜜,为老人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这不,正取着蜜呢,村口就有买蜜人慕名寻来。“郑师傅家的野蜂蜜吃了十几年,保健效果不错!”城区的王君是郑小财的老客户了,这次他带朋友过来,需要的量比较大,可惜新鲜的野蜂蜜存量有限,没法满足。
  野蜂家养不仅能产蜜卖蜜,到了年底,引来的野蜂还能出售给草莓大棚种植户。“冬天山花稀少,而大棚草莓正需蜜蜂采蜜授粉结果,供求双方是‘瞌睡送枕头’,各取所需!”郑小财说,相比意蜂,野蜂野性足且勤劳,是大棚种植授粉的好帮手。
  “孩子们已在山外定居,一直要接我们老两口下山享福,但我舍不得这个引蜂养蜂的行当。”郑小财笑着说,养野蜂已经成了生活寄托,这辈子还是守在大山里有活路、滋养人!(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