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镇人民政府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现将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和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镇财政管理办公室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工业和旅游双突破,城乡品质和基层基础双提升”战略,严格执行镇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牢牢把握财政工作重点,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
2018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1752万元(其中:补缴税收16000万元),为年初预算61600万元的116.48%,比上年同期增长28.2%,其中:增值税24684万元、企业所得税19710万元、个人所得税15106万元、消费税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313万元、房产税2982万元、印花税481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925万元、土地增值税2469万元、环境保护税8万元、车船税16万元、契税2360万元、耕地占用税115万元、非税收入1578万元。
2018年实现财政可用财力62446万元,其中:金库留成5957万元、上级各项补助30425万元、基金收入14253万元、专项资金收入10688万元、预算外收入747万元、上年结转376万元。全年安排财政总支出6241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9%,比上年同期减少29.4%。
部分重点支出完成情况:教育支出958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公共安全支出62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9%;科学技术支出90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农林水事务支出403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4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6%;医疗卫生支出18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9%;节能环保支出88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99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3%;交通运输支出71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9%;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450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
二、2018年财政工作回顾
2018年,镇财政管理办公室认真落实镇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不断增强预算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有效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加强财源建设,提高收入质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财政收入管理,不断提高收入质量。一是培育梯级财源。用好招商引资政策,对接引税项目落地,引导企业产业优化、技术创新、科技创强、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家、亿元企业3家,重点税源型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二是夯实征管基础。加强与税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强化税收预测分析,全面掌握税收信息动态,管控重点税源。抓好主体税源和重点税源税收的足额入库,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500万元。三是努力挖潜增收。依法强化征管,科学组织收入,充分发挥风险管控和精准稽查作用,努力压缩陈欠,控制新欠,推动企业申报上市,全年补缴入库税收16000万元。四是加大引财力度。充分利用石浦卫星城市财政体制平台,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和各类转移支付资金44677万元,有效缓解镇财政支出压力。
(二)坚持政策导向,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主动服务和支持石浦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扶持政策落地。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加大重点税源型企业和潜力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作用,专项用于实体经济稳增、促调和转型升级,实现政策和资金双重引导,全年兑现企业奖励扶持资金240万元、惠及企业41家。二是优化产业发展平台。落实89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石浦科技园区、门前塘水产品园区配套功能持续完善,以门前塘水产品园区为主体的象山国家农业科技园顺利通过验收,石浦科技园区电梯制造产业园被评为宁波市特色产业园。三是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成功入选2018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文旅小镇十佳案例,荣获最受关注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第一名。投入4000万元基本完成中国渔村二期政策处理,投入686万元建成炮台山游步道、东门气象观景平台。加强石浦老街保护与开发,全力推进旧城改造,老城区一期3个区块654户全面腾空,二期5个区块1100户完成签约,总签约率达99.3%、征迁户自愿提前腾空率达55%以上,相继发放补偿金43660万元。加大渔文化保护与传承,一冷文化创意园加快建设,全力推进国家级5A级渔文化休闲旅游区创建。
(三)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福祉。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原则,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全力做好保民生,切实维护全镇和谐稳定大局,全年民生事业支出43307万元。一是支持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落实1673万元改善办学条件,金星幼儿园基本建成,金星学校综合楼、石浦小学食堂改建顺利完工,办学条件不断提升。落实250万元用于医疗卫生奖励及设施改善,持续稳定医务队伍,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落实2164万元用于弱势群体生活补助和优抚经费,惠及城乡低保919人,“三无”人员11人,五保人员55人,敬老院集中供养36人,复员、伤残、列属等人员30人,残疾人补助1874人,临时社会救助、自然灾害救助58人;新增就业岗位1435个,开发公益性岗位433个,发放岗位补贴90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优化;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三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投入涉农支出8546万元,持续改善农渔业基础设施,东门二级渔港提升和大明溪流域治理一标段工程顺利完工,中心渔港改扩建、石浦港清淤、牛山堰水库维修加固等项目基本完工。落实1609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支持村级组织运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四是全面提升城镇环境品质。投入16387万元用于改善城市面貌,新一轮镇域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城乡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大金山隧道实现双向通车,兴港西路延伸、军民路改造等市政道路顺利完工,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条,石浦高速、马漕线改建等项目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门前塘环卫站基本建成,石浦LNG气站及管网工程加快建设,改造提升星级公厕25个;推进电力设施建设,石浦科技园区实现双回路供电,石浦变迁建110kv、檀头山3.5kv建成投用,金山路等城区主干道顺利完成杆线上改下,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理财水平。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规范预算管理。深化政府预算编制体系,严格预算执行。完善财政信息公开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按照《县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公款存放管理暂行办法》,稳妥实施银行开户与财政资金竞争性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努力增收节支,2018年“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6.2%。切实加强金库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二是强化财政监督。开展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设,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持续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基建造价、结算审核制度,全年办理概算及招标控制价审核项目120个、审定金额59869万元、核减率达10%,完成工程结算审核项目122个、审定金额2008万元、核减率达9%。加大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等领域监管力度,对重点工程资金、专项资金、民生资金从预算安排到资金拨付和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科学合理分配、安全高效使用。三是创新融资机制。积极构建资源整合、融资统筹、投资增值、管理规范的政府投融资体系,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成功续报象山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评定,顺利发行科技园区公司资产收益权产品,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四是加强债务管理。科学安排融资计划,严格规范借贷、担保行为,合理控制借款利率水平,全年累计债券置换3.6亿元,有效控制债务规模过快增长,努力实现控债、减债目标。
总体来看,2018年我镇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项财税政策有效落实,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水平逐渐提高,预算管理透明度显著增强,预算约束力明显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财政收入实绩增幅趋缓,培植财源有待加大力度;二是财政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政平衡压力日趋加大;三是政府债务总体可控,但化解风险任务十分艰巨,隐性债务化解与建设需求还面临较大挑战;四是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财政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今后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三、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综合分析全镇财经形势,2019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和旅游双突破,城乡品质和基层基础双提升”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9年全镇财政预算拟作如下安排:财政总收入616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削减上年补缴税金后)。按宁波市卫星城市财政结算体制计算,镇财政体制分成7500万元,上级补助30000万元,专项资金11000万元,基金收入8000万元,上年结余35万元,当年财政可用资金指标为56535万元。
全镇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拟安排59750万元、非税收入拟安排1750万元。税收收入主要项目安排情况为:增值税27300万元、企业所得税13000万元、个人所得税7900万元、房产税3200万元、土地增值税2600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1450万元、契税及耕占税2730万元,其他地方各税1570万元。
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的原则,着重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据此2019年全镇财政预算支出安排56437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收支平衡。部分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一)教育方面安排1082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8500万元,奖教惠师专项经费600万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经费60万元,教育基建项目资金及设备改造1650万元,校园文化建设经费15万元。
(二)农业农村方面安排3881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经费4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20万元,土地开发支出500万元,村干部工资428万元,动物防疫经费10万,农业产业化补助70万元,现代农业支出18万元,渔业安全管理经费245万元,“一打三整治”工作经费60万元,农村造林、森林防火及松林线虫病防治经费88万元,森林城市创建10万元,废弃矿山治理100万元,流域治理800万元,水利设施维修加固200万元,海塘管理经费30万元,水环境改造经费100万元,农村污水处理工程700万元。
(三)社会保障及救助方面安排2416万元。其中:社区微创新微服务经费75万元,社保扩面考核经费6万元,企退及老年人活动经费280万元,事业离退休人员经费173万元,劳保协管员经费50万元,公益性就业补助160万元,社救经费150万元,义务兵退役安置费350万元,优抚经费130万元,五保供养经费70万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30万元,残疾人生活保障经费700万元,遗属精减经费24万元,鸡鸣公墓建设经费200万元。
(四)医疗卫生方面安排2245万元。其中:计生宣传及各类创建经费10万元,流动人口管理经费20万元,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经费10万元,医疗救助经费30万元,公共卫生经费70万元,医疗卫生人才奖励经费180万元,国家卫生镇复评经费100万元,食品药品安全经费25万元,台胞医院设施配套资金1800万元。
(五)节能环保方面安排230万元。其中:石浦港保洁经费100万元,渔山岛保洁经费50万元,石浦港油污清理经费80万元。
(六)公共安全方面安排936万元。其中:派出所协警经费300万元,夜巡队经费150万元,交警协管员经费130万元,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100万元,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系统26万元,法治村创建经费20万元,综合网络经费210万元。
(七)公共交通方面安排1255万元。其中:渡口建设资金40万元,农渡轮柴油补贴15万元,公交、公益性财政补贴90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300万元。
(八)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600万元。主要用于石浦港海岸带整治项目。
四、2019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镇财政管理办公室将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做好抓增收、保支出、控风险、提绩效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提质量,增效益,打造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构建充满活力张力、富有效率效益的财政体制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加大企业支持力度。坚持把抓财源、培税源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着力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以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促进产业落地生效。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和财政资金,推进园区企业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充分运用工业经济与开放型经济奖励政策,推动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提高对财政的贡献能力。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持续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企业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各类减税优惠政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更大活力。四是加强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加强与税务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收入调度、压实收入任务、细化征管措施,加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二)优支出,惠民生,构建更公平的共享机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继续增加以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投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镇人民。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健康石浦”建设,支持城乡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低小散”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城乡环境“五治”工程,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做好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关键小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切实增强民生保障。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钱更好地用在刀刃上。
(三)重监管,防风险,创建更规范的体制机制。一是严防政府性债务风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管控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要求,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科学拟订化债方案,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二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国有资源利用,推进国有企业资质和资源整合,统筹区域资源,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快海域使用权证办理进度。将海域使用权证及存量资产注入象山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做强做大AA平台资产规模,持续提高融资功能。三是创新筹资途径与模式。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积极向上争取发行债券,加快PPN、中票、短融等融资产品发行进度,启动企业债券发行程序,努力优化债务结构,加大存量债务置换,实现依法举债、科学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抓改革,强管理,力推更高效的运行制度。按照财政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要求,统筹推进各项财政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统一完整、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一是牢固树立预算观念。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坚持“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理念,硬化预算约束。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推动绩效评价提质扩围,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资金使用效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持续推进财政改革。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加强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决算审核、国有资产等财政管理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全面细化分解任务清单,切实防范财政执行风险和廉政风险,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双安全”。
各位代表,2019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镇人大的指导监督,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坚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