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9)

发布日期:2019-05-24 10:36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2019年1月23日在象山县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 长  黄 焕 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县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八八战略”总纲,全力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深入实施“双突破双驱动”战略,更加主动迎亚运、更为积极抓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势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0亿元,增长7%;财政总收入71.3亿元,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8%。各条战线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经济发展呈现了新亮点。工业突破再创佳绩,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净增规模企业数、招商项目签约数均为近年来最高。旅游突破再上台阶,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迈出了坚实步伐。海洋经济发展再添“国字号”平台,以象山半岛为主体的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国家批复。

——改革创新实现了新突破。一批具有象山元素的改革事项走在前列,“村民说事”相关做法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荣获省公共管理十佳创新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被中央主流媒体报道、获国家农业农村部肯定。通过抢机遇抢项目抢人才,初步形成科技创新“一基地二中心三院所”格局,创新主体培育成果创近年新高,科技工作连续两年走在全市前列。

——城市功能得到了新提升。借助亚运东风狠抓基础设施和功能项目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象山段建成通车,象山从此结束了交通末梢的历史。象山影视学院正式动建、招生,并与北京电影学院签订共建影视艺术学院协议,象山有了第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亚帆中心、万达广场等重大项目开工,启动了城市能级跃升的新引擎。

——三大攻坚战取得了新进展。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制定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1+X”方案,一批县属国有企业信用等级得到提升。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路等环境治理组合拳,再次夺得省治水“大禹鼎”,获评全市首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深入落实低收入群体增收、东西部扶贫协作、山海协作任务,一批帮扶项目落地见效。

一年来,我们以“双突破”为目标全力谋发展,经济运行态势健康向好。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施产业争先攻坚行动,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县建设深入推进,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27.1亿元,增长12.9%。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呈两位数增长,时尚针织小镇一期开工,永超印花中心建成投用,整治“低散乱”企业115家。“三翻”行动逐步显效,华翔集团成为市千亿级工业龙头培育企业,合力模具入选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锦浪科技通过上市审核,申菱机电、瑞德能源、博禄德电子上市稳步推进。完成“个转企”105家,净增规模企业40多家、总数超过550家。妥善处置浙东表面处理中心等困难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厂房引进项目28个。经济开发区主阵地作用增强,大中庄通用码头动建,企业服务中心建成,技改投资占全县55%,引进落户企业32家。象保合作区航天智慧科技城生产力中心主体建成,航天科工2个重点项目入驻云制造示范基地。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建设有序推进,国际水产冷链物流基地一期竣工投产。实施项目争速攻坚行动,固化深化建设环境整治,动建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8亿元,增长25.4%,其中工业投资50.8亿元,增长25.9%。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内资70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引进中化膜材料等一批优质项目。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52.6亿元,增长6.3%,龙元承接PPP项目规模居全国民营企业前列,宏润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施旅游业追赶跨越行动,接待游客25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6亿元,分别增长14%、15%。松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影视城5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省级资源评审,半边山旅游度假区、阿拉的海水上乐园建成营业。影视文化产业区接待剧组数、游客数稳居全国影视基地前列,完成营业收入25.2亿元、税收1.5亿元,分别增长54.7%、74.5%。新增A级以上景区村43个,建成精品民宿44家,民宿床位数近1.5万张、占全市一半以上。茅洋蟹钳港景区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新桥成为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涂茨东海仙子湾获评市民宿经济集聚区,墙头溪里方村建成全市首个乡村文旅中心。旅游配套更趋完善,象山伴旅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栎社机场象山航站楼即将启用。培育消费热点,完成商品销售总额445亿元,增长16%;网络零售总额19.7亿元,增长30%。实施餐饮业“四名三提升”工程,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宁波象山海鲜美食节。壹街区、申菱商业综合体开业,戴维商业广场主体结顶。物流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园区一期开园、入驻企业70家,海运业运力增长47%。金融服务能力增强,新增全市首创保险项目4个,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3%、10%。推进农渔业现代化,获评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梭子蟹产业被评为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农业总产值130亿元。建成省特色农业强镇2个、市都市农业示范区6个,定塘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象山柑橘获评浙江名牌农产品,“红美人”等品牌进一步打响。

一年来,我们以“双驱动”为引擎着力增后劲,发展动能活力持续积聚。坚持改革为先、创新引领,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重点改革渐显成效。降本减负政策落实落细,减免企业税费15亿元。“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率100%,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域无差别受理,642个事项全程网上办理,137个事项全县通办,59%民生事项一证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

“最多100天”“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有序开展,23宗“标准地”公开出让,减少企业成本250多万元。“亩均论英雄”改革启动实施,亩均税收提高4.7万元,增长26.4%。招投标机制不断健全,代理机构管理、招投标操作规范等制度得到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15个基层派驻机构组建到位,16个智慧城管分中心基本建成。省信用县加快创建,完善各行业信用档案,推行食品安全、薪酬支付等方面信用联合惩戒,新增市级以上信用乡镇5个。提高开放水平,紧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省市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深入开展融入宁波中心城区研究,出台对接“一带一路”开放体系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完成出口总额165亿元,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5亿美元。石浦港清淤工程完工,檀头山锚地实现3000吨以上外贸船舶交易。密切军地协作,获批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实施科技争投攻坚行动,推进省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建设,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2.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5家。科创中心、半岛农业星创天地建成开园,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浙江理工大学象山现代针织研究院挂牌成立,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创新分中心签约落户。实施“半岛英才•海纳”计划、“百校万名”大学生引育计划,引进各类

高层次人才52人,人才总量增长9%。在外象山籍人才联络联谊中心组建成立,“151”专家服务基地获评国家级基地。

一年来,我们以“迎亚运”为契机大力提品质,美丽象山建设取得实效。坚持主动融入、突出特色,召开迎亚运暨城市工作会议,实施“迎接亚运、城市双修”行动计划,全面开启新一轮城市建设。完善县域总规,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完成评审,乡村规划师制度全面推行。开展城乡争优“一统筹五提升”行动,完成攻坚项目40个、投资82.7亿元。中心城区功能区块启动改造,整治“围挡”53个、“桥头跳”122处,美丽街区试点建设初显成效。第四期棚改征收22.9万平方米,前三期棚改和城西区块房屋基本拆除,青草巷特色街区主体结构完成80%。客运东站投入运营,天安路改造和环城西路、殷夫路建设加快推进,贯通“断头路”3条。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行动,强化步行街、背街小巷等整治,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改善出行条件,建成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新增公共停车位300个,农村渡运实现公交化。加快大目湾新城建设,建成海绵城市试点3.1平方公里,完成市政配套及产业项目投资24.8亿元。深化石浦强镇扩权改革,老城区改造和番西新城开发有序推进。加强西周小城市培育,完善贤庠等城镇功能,10个美丽集镇创建通过省级验收、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省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行“多村联建、多线联创”,建成市级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21个,新增市美丽乡村示范镇村8个、风景线3条,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全部转化。完善城乡基础设施,高速新桥、东陈茅洋连接线和沿海南线滨海大道至金开路拓宽工程建成通车,高速定塘连接线、石浦高速加快建设,鹤浦门扇后至蟹厂公路完工。110千伏新石浦变、白沙变建成投用,16个乡镇完成配电网改造。狠抓中央环保、国家海洋督察问题整改,年度任务按期完成。深化全域环境治理,创成10个“污水零直排区”,完成“三改”141万平方米、拆违88万平方米,通过省“无违建县”复检。改造公共厕所533座,城乡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置覆盖面分别达到60%、80%。推进全国殡葬改革试点,设立节地生态葬公墓区6处。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完成平原绿化1861亩,建成市森林城镇2个,荣获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新建绿道22公里,创成省首批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

一年来,我们以“惠民生”为根本倾力办实事,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支出48.7亿元,完成十项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省“无欠薪”县创建扎实开展。推进全民参保,户籍人员养老、医保参保率92.6%、99%。新改建敬老院4家、居家养老服务站12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85张,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签约率90%。配租公共租赁房730套,治理城乡危旧房15.8万平方米。健全社会大救助体系,发放社会救助金1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4847万元,村村邻里慈善帮扶基金实现全覆盖。建立退役军人三级服务平台,发放优抚安置金4983万元。开展“善行象山”系列活动,推行“四会说四风”乡村德治,婚丧礼俗整治持续深化。建设海洋文化强县,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国开渔节暨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群众文化艺术节、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突出迎亚运主题,举办县第十届全民运动会、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承办全国帆船锦标赛等省级以上赛事6个。加快教育现代化,教师“县管校聘”、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全面推行,获评市第二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先进县,电大新校区启用,丹城六小完成主体工程,127辆专用校车投运。启动健康象山建设,医共体框架形成,“双下沉两提升”、国家心理健康服务试点成效明显,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5.8万人,县中医院迁建工程诊疗楼结顶。推进法治象山建设,创成省民主法治村7个、市“三治融合”村23个,通过省“七五”普法中期验收。深化平安象山建设,整合提升“一中心四平台全科网格”,推广“居民说事”“警民说事”“乡贤参事”,探索形成“海上枫桥经验”,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9%。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县传媒中心组建成立,热点舆情得到妥善处置。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狠抓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刑事发案数下降8.3%。严厉打击走私,“三联动”反走私工作模式全省推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群租房、“三小车”、工程车、船舶修造等领域安全隐患治理有效开展。深入推进渔业领域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制定实施渔船管理“铁律十五条”,全力清剿“三无”船舶,查处涉渔案件28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5人。完成汪家河水产市场、8个农村菜场改造,创成省放心市场4家,获评省食品安全县。积极应对台风等恶劣天气,努力缓解饮用水紧张局面,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一年来,我们以“抓落实”为关键努力转职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深化。坚持实干勤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攻坚”活动,落实“两强三提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等行动,切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执行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制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1件、政协委员提案170件。实施县乡法治政府建设三年行动,推进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最佳实践试点县建设,建立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结果公开、争议协调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行政行为更加规范。落实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制度,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轮训,依法履职能力得到提升。深化政务服务网建设,发布政务信息2万余条,“浙政钉”全面推广。落实清廉象山建设要求,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充分用好“四种形态”,不断强化严管厚爱。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开展作风建设“三问三治”,问责干部129人。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规范国企重大事项监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完成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车改革,“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切实发挥,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统计、档案、方志、公积金、海关、邮政、通信、烟草、盐业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奋发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象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象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动力还不够强劲;营商环境有待优化,重大项目落地转化需要加速提效;财政收支平衡矛盾比较突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任务艰巨;城市功能仍有弱项,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尚有差距;社会治理还有薄弱环节,渔业、交通等领域安全管控压力较大;少数干部作风不够严实,法治意识、担当精神、创新能力还需增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我县看,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面临区域竞争你追我赶、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压力,但我们更拥有不断夯实的发展基础、持续增强的发展优势、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的象山,“双突破双驱动”战略成效日益凸显,海洋、文化、生态优势日益放大。我们拥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窗口机遇,拥有中央省市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组合拳落地的战略机遇,拥有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区域竞争更为激烈的倒逼机遇,拥有海洋要素加速集聚、交通优势加速形成、亚运效应加速释放的历史机遇。象山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奔跑在追赶跨越的跑道上,“湾区时代”“高速时代”“亚运时代”其时已至、其势正成、其兴可待。我们必须创造性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舍我其谁的信心决心,向高处攀、与强者比、和能者赛,不断拼出象山速度、创造象山特色、打响象山品牌,努力在未来发展中抢占高地、争先进位、奋发崛起!

根据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浙江和宁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主题,认真落实“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积极抢抓前亚运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双突破双驱动”战略,扎实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增收节支推进年、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开创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建议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财政总收入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7.5%以上。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速工业突破,提高质量效益

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坚持“跻身省工业强县第一梯队”目标不动摇,全面纾解民营经济“成长中烦恼”,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工业投资增长25%。积极落实降本减负省“35条”、市“10条”,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加大金融惠企力度,推广“政银担”模式、小额保证保险业务,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深入推进强企工程,加强行业龙头、单项冠军、“三名”企业培育,深化“凤凰行动”象山计划,新增规模企业50家、亿元企业5家、上市挂牌企业2家。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力度,建成西周小微企业集聚区,增强鹤浦、晓塘等小微企业园集聚效应。发挥工业强县例会作用,完善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面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加强先进典型宣传,营造对企业家“尊重有加、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社会氛围。

全力推动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宁波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智能制造,鼓励企业发展工业强基项目,新增国家“两化融合”评定企业3家,实施智能制造项目8个,实现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全覆盖。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扶持物联网、大数据、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增“上云企业”900家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汽配、模具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海洋生物产业专业园功能,建成时尚针织小镇一期。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扩大企业综合评价范围,进一步落实用地、用能、税费等差别化配置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高效优质产能集中。推进能源“双控”行动、“能效倍增”计划,深化“低散乱”企业整治,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5个,腾出用能空间8000吨标准煤以上。

全力强化科技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扶持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小巨人”培育企业3家,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2家。整合提升创新平台,健全科创中心、半岛农业星创天地服务管理体系,实现运行项目25个以上。推进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创新分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异地研发机构,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加快建设科技大市场,积极引进科技中介、风险投资基金,实行专利保险和质押贷款,为科技创新提供要素支撑。重视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新增国家(行业)标准5个、“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产品3个。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层人才培养等政策,整合资源打造良好人才生态。创新柔性引才方式,实施“百企千匠”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15个,培养高技能人才500人。发挥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51”专家服务基地作用,强化人才服务,吸引更多人才来象干事创业。

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顺应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保持行业平稳健康。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积极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模式转型,扶持中小企业做特做精,构建适应建筑业现代化的企业梯队。引导企业积极创优夺杯,增强“象山建筑”品牌优势。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支持建立投融资联盟、供应服务商联盟,协力拓展外埠市场。加强人才培训、司法和金融等服务,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持续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

(二)致力旅游突破,壮大城市经济

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全域化、国际化、精品化、智慧化,高水平建设旅游强县,接待游客数、旅游经济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6%、18%。提升核心景区品质,创建松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影视城5A级旅游景区、星光影视小镇建设,启动半边山省级旅游度假区、阿拉的海4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渔港古城二期、中国渔村二期开发。做精做美乡村旅游,动建茅洋民俗文化村区块、宁波斑斓海岸示范线项目,建设民宿集聚区2个,新增省旅游示范村2个、A级以上景区村40个。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招引一批“新奇特高”旅游项目,着力补齐旅游淡季短板。依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基本建成石浦海洋渔文化创意园。发展“旅游+体育”,引进各类体育赛事,开发滨海运动休闲旅游。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深化智慧旅游建设,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营造一流旅游环境,进一步打响“嗨象山”旅游品牌。

发展现代商贸业。做好“亚运+城市经济”文章,优化中心城区商圈布局,加快万达广场建设,提升城市商业发展能级。培育绿色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热点,鼓励发展中高端消费市场,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做强海鲜餐饮业,举办海鲜美食节,推广海鲜“四季十六碗”,建设特色海鲜餐饮名区。挖掘乡村美食,培育“一镇一品”,推动传统点心、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完善城镇商业设施,动建东陈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打造石浦商业特色镇。优化消费市场环境,新增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00家,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2家。

培育新兴服务业。启动省服务业强县创建,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现代金融业,引进信托租赁、保险经纪等业务,创新开发公共管理综合保险等产品,基本建成信用社综合大楼。维护金融稳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完善电商创业园配套功能,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鼓励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壮大物流产业,建成现代物流园区二期主体工程,加快海运业转型发展。培育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共享经济,着力引进龙头型、优质税源型企业,打造城市经济新引擎。

(三)聚焦项目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聚力做强平台支撑。精心策划、主动出击,全面推进宁波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建设,积极争取一批创新试点政策,着力构建海洋绿色协调发展高端平台。聚焦主体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智慧科技、海洋旅游(影视休闲)、渔港经济”四大区块布局,强化县域重点平台统筹整合,做强做大产业发展主引擎。编制经济开发区扩园规划,完善生产生活功能配套,加快引领性临港产业项目招引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省市影响力的海洋工程装备集聚区。推进象保合作区国家级云制造示范基地建设,建成航天智慧科技城生产力中心,建设工业互联网小镇、航天智慧产业小镇,着力打造海洋智慧科技新城。加快松兰山-大目湾、环石浦港旅游开发,高水平建设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着力打造宁波海洋旅游先行区、“影视之城”核心区。加强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与区域乡镇互动,推进水产城实业公司改制重组,动建国际水产冷链物流基地万吨级码头、三文鱼工厂化养殖项目,加快打鼓峙岛开发,着力打造国家级现代渔港经济区。

大力提升招商实效。梳理完善招商目录和产业政策,实施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内资75亿元。深化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着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突破。发挥象商总会、异地商会作用,深化浙商、象商回归,吸引回归资金35亿元。健全重大招商项目推进机制,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树立扶持壮大本地企业也是招商引资的理念,推动本地企业与招商企业百花齐放。

强力攻坚项目建设。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健全项目协调机制,以超常规力度推进项目,确保49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攻克政策处理难题,推进征迁司法清零,保障项目无障碍施工。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动建中化膜材料、若宇新能源、灵峰机械、浙江广电象山影视基地三期,加快亚帆中心、日星三期、波威重工等项目进度,建成象山影视学院一期。狠抓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高速定塘连接线,续建石浦高速,动建亚帆中心配套道路一期、石浦客运中心,开展G527国道石浦至长街段前期,深化象山港二通道研究,全力争取城际铁路国家批复、沿海高铁过境设站。狠抓重大民生项目,建成丹城六小,续建县中医院迁建工程,动建塔山中学。

(四)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入贯彻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积极把握“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主动融入自贸区扩权、“四大建设”等省市重大举措,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接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全力争取加快撤县设区。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县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市场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创造更多象山特色改革样板。创新海洋综合管理,推进养殖用海确权、浅海滩涂有偿使用,开展无居民海岛拍卖。提升港口开放能级,推动石浦港下湾门航道正式对外开放。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不下降。加快7个区域合作项目建设,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营商环境争一流。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做好简政放权“减法”、有效监管“加法”、优化服务“乘法”,不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负面清单和容错纠错机制,发布亲清健康指数,建设亲清家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审批智能化改造,推动更多事项一窗办、一证办、掌上办,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打造“无证明办事之城”“移动审批之县”。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全面实施工业项目新增用地“标准地”出让,企业投资开工前审批压缩至“最多90天”。规范市场准入管理,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规范招投标中介机构管理,选优招强实施主体,强化标后监管,不断优化招投标市场环境。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开展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完善诚信联合激励惩戒制度,创成省信用县。

(五)抢抓亚运机遇,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新一轮城市建设。围绕“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象山新形象”,深化“迎接亚运、城市双修”行动,实施亚运线路整治,加快中心城区六大区块建设,全面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城市。强化多规融合,精心做好城市家具、亮化等整体设计,塑造山海相融的城市风貌。加强城市有机更新,完成棚改面积11.8万平方米,建成青草巷特色街区,开发动建城西区块,实施老旧小区和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完成天安路改造,续建环城西路、殷夫路、来薰路,建设会源路、宝海路、丹山路,建成塔山遗址公园、海山公园,串联打造50公里环象绿道。动建大目湾乐惠啤酒广场等10个项目,增强新城集聚能力。加快石浦县域副中心建设,促进环石浦港“两镇两乡”一体化发展。完善西周小城市功能,推动贤庠、鹤浦、定塘等中心镇扩容提质。健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创成2个国家卫生镇,打造镇容整洁、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美丽集镇。谋划高速公路沿线城镇产业布局调整,逐步形成特色城镇发展带。加快城乡基础设施融合,建成丹大线改建工程、110千伏新桥变、管输天然气象山支线,动建沿海南线海宁路至白云路拓宽工程,启动5G网络建设。

激发城市运营活力。树立城市运营理念,以运营的思维规划建设治理城市,努力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强化亚运概念运作,探索“XOD+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推动以教卫文体等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谋划亚运配套、区块开发等一批项目,促进城市区块升值。创新城市运维管理体制,逐步扩大城市管理领域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吸纳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共治、社会协同的城市治理体系。实施存量建设用地盘活行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精准把握供地节奏,优化商品房供给结构,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合力共建文明城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打造县域文明新高度。加强“善行象山”品牌建设,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群众从文明出行、文明养犬、自觉缴纳物业费等小事做起,不断提升文明素养。巩固婚丧礼俗整治成果,倡导缩减人情债,推行节地生态葬,塑造文明新风尚。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法治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环境卫生、户外广告设施等提质工程,加快智慧城管升级改造,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评。推进社区减负提能增效,激发城市社区活力。发展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强化重点时段、重点路段拥堵治理,新增公共停车位300个。

(六)推动乡村振兴,争创样板标杆

让农业更有奔头。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一产变“新六产”,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推动农村土地连片长期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农业“一区一镇”建设,创建省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农业强镇1个。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业“亩均超万美元”工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建成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现代农业庄园各3个,打造田园综合体。提升区域公用品牌附加值,推出十大特色优质农产品、十大伴手礼,申报“象山红美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渔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引导发展远洋捕捞、生态养殖,创成国家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争创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强化为农服务,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成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

让乡村更令人向往。加快美丽乡村向富丽乡村转变,打造“千万工程”进级版,争创首批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推进乡村全域景区化,深化“多村联创、多线联建”,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廊道系列创建,建设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样板村。强化村庄设计、风貌引导,推广象派民居,传承乡村历史文脉,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村。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加快供水“一户一表”改造,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三抢双动”工程,健全在外乡贤回归动力机制,促进各类市场资源要素下乡进村。引导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多元发展,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支持农村存量资产资源有序开发,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培育领军农匠、农创客、农二代,创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创新惠农金融服务,新增涉农贷款10亿元。

让生态底色更鲜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中央环保、国家海洋和国土督察问题整改,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打好治水提升战,提标改造城乡污水处理终端,扩建滨海水厂二期,续建泗洲头流域治理工程,创成“污水零直排区”4个。倡导全民节水护水,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打好蓝天保卫战,建设清新空气示范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90%。打好拆违治危持久战,保持违建管控高压态势,开展“大棚房”问题整治,解危城乡危旧房7万平方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完成平原绿化1500亩,争创省森林城镇2个、“一村万树”示范村6个。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改造公共厕所156座,加快建设静脉产业园,争创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七)增进民生福祉,顺应美好期待

发展优质均衡社会事业。深化海洋文化强县建设,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推广“书香象山”全民阅读、“艺+堂”项目,办好中国开渔节、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非遗传承,不断巩固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成果。改善城乡体育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支持发展老年体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推行中初级教师职称学校自主评审,建立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机制。实施薄弱学校提升计划,改扩建乡村学校(幼儿园)6所。深化健康象山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国家心理健康服务试点,争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促进医疗服务向预防保健“治未病”转变。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组建3个县域医共体,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办医,构建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等开展工作,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统计、档案等管理,推进老干部、关心下一代、传媒、邮政、通信等事业稳步发展。

提供坚实有力社会保障。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创成省“无欠薪县”。深化社保扩面提质,加强困难群体参保帮扶,提高户籍人员养老、医保参保率。健全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强化公租房配置管理,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幸福养老。提升精准救助水平,推进低保规范化建设,发展红十字、残疾人等事业。弘扬慈善救助,营造全民向善、人人行善氛围。深化双拥共建,加强海上动员力量建设和国防教育,落实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政策,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争创新一轮全国、省级双拥模范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促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深化对口帮扶协作三年行动,努力提高对口地区百姓获得感。

共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坚持法治引领,加大精准普法力度,强化公共法律服务,支持审判执行、公益诉讼,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层层压实平安建设责任,强化源头管控、系统治理,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化“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推进“村民说事2.0”与“一中心四平台全科网格”联动,打造“枫桥经验”象山样板。突出预防为先、关口前移,健全信访预警、矛盾分级调处机制,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和信访积案化解,从严管控社会风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雪亮工程”等公共安全信息化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治安“大排查、大巡防、大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良好社会舆论生态。全面贯彻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要求,强化交通、消防等领域监管,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深化渔业安全“五严一实”整治,加快智慧渔港建设,探索实施“港长制”,筑牢渔业安全生产防线。健全食品药品源头追溯体系,深化全链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各位代表,为人民办实事是政府的应尽职责。经过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和论证,我们列出了十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全体代表投票表决。我们将严格责任考核、强化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如期完成、惠及百姓。

三、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以建设现代政府为方向,锚定“两强三提高”目标,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秉持初心,坚定更强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五个过硬”。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将初心和使命化作奋斗的动力之源。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将县委主张转化为具体工作,做到党委有号召、政府有行动,党委有要求、政府有落实。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

活动,沉到一线摸实情、扑下身子做实事,切实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造福于民。

(二)厉行法治,促进更加规范。深化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公务员学法用法守法,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落实重大事项报告、重大决策出台前报告等制度,积极支持县政协民主协商、参政议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监委监督、社会监督,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与新一轮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诚信施政,避免“新官不理旧账”。

(三)提增效能,追求更大作为。高效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着力构建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实施政府数字化转型行动,提高政府履职整体效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教育管理、精准考核,营造支持实干者、保护担当者、鞭策后进者的良好氛围。开展增收节支推进年活动,培植壮大财源税源,健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体系、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政策体系,改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稳步化解政府债务。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精打细算过紧日子。

(四)转变作风,展现更好形象。深化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率下层层压实“两个责任”,狠抓清廉象山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开展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密切关注、及时整治“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坚决查纠不作为、乱作为和懒政怠政行为。统筹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推进基层“七多”问题清理整顿,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强化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审计监督和全程管控,严查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未来,实干托举梦想,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追梦人。让我们在中共象山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齐心协力加油干,扬鞭奋蹄再出发,为加快建设“两强两美”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附件一

名 词 解 释

一基地二中心三院所 一基地指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二中心指科创中心、半岛农业星创天地,三院所指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创新分中心、浙江理工大学象山现代针织研究院。

三翻 指全县重点企业计划通过五年努力(2018-2022),实现“产值、税收、利润”三个指标翻番。

四名三提升 指培育一批“名店、名菜、名厨”和建设餐饮集聚名区,促进餐饮业“诚信、安全、卫生”实现“三提升”。

标准地 指土地出让前把规划建设、能耗、污染排放、产业导向、单位产出等标准进行明确。

一统筹五提升 一统筹指规划统筹,五提升指推动“核心板块品质、基础设施联网、城市街区改造、乡村人居环境、城乡精细管理”提升。

四会说四风 指红白理事会、家庭联盟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议会,移风易俗破旧风、家规祖训传家风、村规民约树村风、遵德守礼育民风。

一中心四平台全科网格 指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乡镇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以及基层社会治理全科网格。

两强三提高 指省政府强化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举措,重点是“强谋划、强执行”“提高行政质量、效率和政府公信力”。

三问三治 指问责治怠、问效治慢、问廉治腐。

浙政钉 指省政府统一部署使用的政务移动办公钉钉系统。

城市家具 指城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包括信息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娱乐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艺术景观设施等。

XOD+PPP XOD指以公共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PPP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新六产 指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

三抢双动 指抢项目、抢资金、抢人才,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静脉产业园 指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的生态产业园。

艺+堂 指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

五严一实 指严密排查、严厉整治、严打违规、严格管理、严肃督查、夯实渔业安全生产基础。

七多 指职责事项多、工作台账多、机构牌子多、考核督查多、创建评比多、政务APP多、上墙制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