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建设实施方案(送审稿)

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6〕2702号)和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发改地区〔2018〕1712号)要求,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浙江宁波、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复函》(浙政办函〔2019〕49号)和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宁波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函》(浙发改地区函〔2019〕535号)精神和相关工作部署,特制定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融入省委“四大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深入实施县委县政府“双突破、双驱动”战略,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探索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提升海洋科技研发与产业化水平、创新海洋产业绿色发展模式三方面示范方向,高水平推进海洋产业、科技创新、陆海统筹、平台能级、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六方面重点任务,分解落实若干项工作举措,形成“136X”示范区象山主体区建设体系,奋力开创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建设新局面,全力把示范区建设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海洋绿色协调发展大平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把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放在示范区建设的首要位置,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端创新要素,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着力搭建创新平台,强化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海洋经济的创新能力,提高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坚持陆海统筹。统筹规划海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构建陆—海—岛有机融合、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产城融合,构建县域内协调、区域间协同和区块间协作的发展格局。坚持产业融合,积极探索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军民融合,发挥重要海防基地和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优势,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3.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使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海洋和陆域生态功能,积极构建蓝色生态屏障,优化沿海地区人居和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和统一。

4.坚持集约集聚。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在示范区的集约集聚,构筑完备的投融资、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成果孵化等海洋经济开放开发平台,形成功能清晰、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海洋经济产业集群。

5.坚持合作共赢。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注重内引外联和外向发展,着力形成内外对接的开放型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扩大提升两岸合作范围与能级,加大两岸和国际人文交流,构筑浙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平台。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生态高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陆海统筹、联通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完善,水清岸绿的海洋环境保护取得成效,高效便捷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

——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海洋经济高质量指标居全市前列,对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示范区象山主体区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15亿元,海洋产业规模突破550亿,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海洋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海洋科创平台载体不断丰富,人才、资金等高端要素不断聚集,海洋创新链逐步完善。海洋领域R&D投入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3%,年海洋研发成果转化25个以上。

——海洋生态保护能力保持领先。近海海域水质稳中向好,海岛、岸线、滩涂保护与整治力度进一步增强。临近海域Ⅰ-Ⅳ水质面积达到54.7%,大陆岸线保有率在45%以上,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78%。

——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显著增强。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进一步优化,海域海岛管理、投融资、渔业经营等体制创新持续深化。基本形成海岸线分类保护、海域海岛动态监管、海洋综合执法、海洋环境分析防范等管理体系,基本建立配套完整、上下顺畅、协调统一的海洋资源科学管控体系。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明显提升,海洋应急救援体系成效显著,海洋灾害隐患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到2022年,象山主体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作用显现,陆海统筹能力明显提升,功能区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继续保持领先,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持续增强,海洋经济高质量指标保持全市领先,海洋经济对全县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海洋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基本成型。

到2025年,象山主体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经济发展活力更加强劲,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全面形成;海洋科研创新更加高效,涉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围绕打造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目标,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全面提升海洋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旅游、海洋渔业和航空航天五大产业。

1.做强海洋装备产业。立足港口、码头和资源岸线优势,以重型装备、智能装备、船舶制造为重点方向,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长三角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国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清洁能源岛;围绕“两化融合”,依托航天云网智能制造服务中心,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推动现有产业升级、生产方式智能化;围绕小型LNG船、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配套船,做强做大新乐造船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中石油区块等重大海工装备项目。

2.做大海洋新材料产业。联动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积极引进符合国家战略方向、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的新材料产业项目,加快中化国际膜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关键基础件、海洋防腐材料等现有企业产业链,实现海洋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

3.突破海洋旅游业。依托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加强海洋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融合发展,精心办好中国开渔节、中国海洋论坛,进一步发挥“中国渔文化之乡”的品牌影响力。加快核心景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丰富海洋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游轮、游艇、帆船帆板、海钓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快亚帆中心建设,打造长三角水上运动中心。加快“滨海大花园”建设,整合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影视旅游,通过“一带四区”全域旅游打造,全面提升旅游品质,进一步打响象山海洋旅游品牌,形成具有象山特色海洋旅游新业态新模式。

4.提升海洋渔业。发展远洋捕捞及配套产业,拓展极地渔业,完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推广绿色水产养殖,加强传统养殖池塘生态化标准化改造。创新渔业经营体制,提升渔船生产组织化水平,加快中国水产城改制重组,创建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推进国家级渔业健康示范县建设。推进门前塘水产品加工专业园建设,加快引进上下游关联配套型企业,打造形成完整的海洋生物产业链。

5.培育航空航天产业。依托区位优势和涉海资源,加快推进浙江航天发射场项目建设,以商业发射、运维、回收为核心,集聚发展商业航天基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广应用航天信息技术和卫星数据资源,全力打造千亿级航天产业集聚区,谋划建设国际航天港。

(二)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加大涉海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实现创新驱动海洋产业升级。

1.推进海洋科技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探索建立由政府、产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目标用户等组成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生态循环系统。加强区域合作,对接甬江科创大走廊,联动梅山海洋生态科技城,搭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海洋研究院、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等涉海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通过共建战略性联盟和平台等形式形成优势互补的海洋区域性创新集群。加快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中国电科院创新分中心、中化国际膜研究中心等科技载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实施宁波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支持企业建立涉海研究院。到2020年,省级以上涉海研发平台累计2个、涉海高新技术企业4家。

2.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完善科研示范基地,形成科学研究院所—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示范基地协调发展的海洋科技产业发展体系。加快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强与西安科技大市场等战略合作,进一步补充提升专家库与成果库,有针对性地与企业进行对接服务。优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政策,引导相关产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的方向发展,为提高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强化科技服务支撑,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到2020年,年海洋研发成果转化25个以上。

3.加大涉海人才引进培养。完善“柔性引才”制度,联动浙江大学产学联盟、院士工作站,建立象山海洋经济专家智库。加强各类人才资金奖励、股权激励、场地补贴、融资支持、人才兼职等创业优惠支持,重点引培海洋经济“高精尖缺”人才,为示范区建设做好人才保障。

(三)统筹推进海陆基础设施

以区域交通主干网、港航和水利基础设施以及能源、供水设施为抓手,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切实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加快区域交通主干网建设。统筹县域陆岛交通网络,着力构建多层次、多通道的陆路交通体系和功能区块间联系便捷的快速通道系统,构建“一轴二环三纵四横”的干线公路骨架网。在整合现有规划道路的基础上,形成环象山半岛连续的、休闲型的景观通道,利用其沿线丰富、连续的景观系统,将其打造成以“主题绿带、连续交通、特色节点”为特色的滨海休闲景观通道。谋划建设象山港二通道、城际铁路、沿海高铁过境设站等重大交通项目。到2020年,等级以上公路里程数累计达到144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03公里/百平方公里。

2.推进港口、码头、航道等设施建设。统筹推进象山港、石浦港开发,着力推进石浦港区口岸正式开放,推动象山港水陆域及航线开放工作。完善港口码头作业设施建设,推进雷公山、打鼓峙、大中庄、盘基塘等码头建设。加快石浦港航道疏浚,提升水域通航能力。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养护,提升岛际间水上客运能力。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300万吨。

3.加强区域能源和供水设施建设。依托大电网建设,加快实施一批新建输变电工程和扩容工程,强化示范区电力能源保障。到2020年,110KV及以上变电站累计17座。加快完善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甬台温管输天然气象山支线建设,加快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石浦LNG气站及管网工程建设。到2020年,油气管道总长度30.5公里。采用多水源环网系统供水管网,保障供水安全可靠。

(四)提升发展平台能级

围绕国家战略,优化平台空间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平台能级,引领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1.海洋工程装备区块。积极融入省“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建设,加强与上海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上海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院等产业合作,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能源装备,打造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启动区、宁波海洋装备工业集聚区、长三角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2.海洋智慧科技区块。依托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建设,聚焦军民融合战略实施,推进央地合作,以航天卫星发射、航天装备、无人机、北斗技术应用、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军民两用钛合金材料等为突破方向促进军民产业融合,发挥航天科工集团云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应用和安全技术等优势,加快航天云网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云制造示范基地、国家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3.海洋旅游(影视休闲)区块。大目湾-松兰山区块以迎亚运为契机,紧紧把握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产业,重点发展水上运动及关联产业,加快松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启动阿拉的海4A级景区创建,全力打造长三角水上运动中心。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围绕5A级旅游景区、省级特色小镇和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面启动浙江广电象山影视基地三期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落地,借助《渔光曲》中国第一部国际获奖的电影历史资源,做精做足中国电影从象山开始的系列精品产品,加强与美国、法国、韩国等国际影视制作技术交流合作,建设电影博物馆,举办电影节庆,打造宁波海洋旅游先行区、“影视之城”核心区、国家影视产业基地、国际影视合作产业区。

4.渔港经济区块。编制实施石浦现代渔业功能区块实施方案,编制完成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争取国家试点。依托石浦国家中心渔港、中国水产城和渔文化特色积淀,推动石浦打鼓峙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宁波海洋科技城)建设,加强与北欧、台湾地区等渔业养殖技术交流合作,推进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远洋渔业、海洋生态养殖、水产品大宗交易、冷链物流、保税仓储、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渔港文化旅游、对台贸易等产业,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综合型渔港经济区、长三角渔港旅游引领区、国际水产养殖合作园、两岸重要的农渔经贸合作平台。

(五)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陆源污染物治理、海洋资源环境养护,以及加大海岛、岸线、滩涂保护与利用等方式,争取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率先形成示范效应。

1.全面开展陆源污染物治理。推进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单位GDP能耗完成上级目标任务。推广应用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全面提升健康养殖水平,争取国家试点。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达到类四类排放标准。加快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提升,加强直排海污染源监管,全面清理非法和不合理排污口,限期治理不达标排污口,建成“污水零直排区”。继续深化河(湖)长制,全面开展入海河流治理,入海河流断面基本实现全面达标。

2.加大海域、海岛、岸线、滩涂、湿地保护与利用。基于区域海岛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积极创建“和美海岛”,谋划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岛(南田岛)、国家生态旅游岛(花岙岛)、国际动漫岛(檀头山岛)。扎实推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创新韭山列岛国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渔山列岛国家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护机制,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物种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形成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的海洋保护区网络。设立生态岛礁标准,争取列入国家试点研究,为今后开展生态岛礁建设提供指导。开展生态岸线修复,编制环象山港生态岸线修复实施方案,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海岸、海湾和滩涂以及花岙岛、东门岛、檀头山岛等海岛的整治修复力度,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在45%以上,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78%,大陆岸线整治修复长度达40公里。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立西沪港海洋湿地公园。

3.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与环境质量底线,探索建立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推动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广领导干部任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生态保护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为考核和任用干部以及发现问题等提供依据。健全完善滩长制、港长制,并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推广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各功能区块区域环评。

(六)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海域海岛等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手段,积极争取国家在海洋资源管理创新上的先行先试,提升海洋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海洋港口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体系。

1.创新海洋资源管理。设立海域三权分置创新试点,依法推进浅海滩涂有偿使用制度,规范养殖用海管理。探索设立海洋资源一级市场评估单位,完善海域海岛基准价格评估体系,有序推进海域海岛公开出让工作。探索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二级市场流转,争取国家试点。汰网屿山岛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的具体方案获批并完成公开出让。

2.完善“智慧海洋”体系。推进示范区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实现无线网络在示范区全区域覆盖。建立多参数在线自动监测浮标,强化对重要海洋功能区以及生态敏感海域水质状况的连续、自动监测与动态评价。建立海岛统筹一体化管理、监测体系,建立较完善的保护区数字化管护、信息服务、统计分析、视频监测体系。加强海洋、海事、环保、气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涉海监测、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定期发布近岸海域环境信息。优化海洋、港口气象监测站网,积极开展台风、海上大风、海雾等气象灾害以及次生海洋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强化港口物流、海洋捕捞、现代渔业等的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评估、海上事故应急救援气象服务。深化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完善“智慧渔港”体系,建立并应用渔业监管系统,提升渔业安全监管水平。

3.优化升级海洋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打破信息孤岛,系统对接浙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畅通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数据交换通道,实现涉海相关报(审)批指导与服务工作网上办理。深化渔业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启使用“渔船拆解流转系统”,打通涉及渔政、执法、船检、拆解监督管理方和船厂多部门的信息壁垒。至2020年底,海洋领域“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达到100%,“一次办结”率达到8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6%以上。

4.创新海洋金融服务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在象山设立海洋金融专营或特色机构,开展市场化融资服务,鼓励银行业做精做强船舶保函、并购贷款、贸易融资业务,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产品,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各项金融服务。科学推进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抵押贷款、在建船舶抵押贷款、存货仓单质押贷款等。鼓励发展债券、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样化融资。支持海洋渔业保险、物流保险等涉海保险产品创新。

5.创新海洋经济统计机制。建立和完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核算制度,深度挖掘海洋经济运行信息,加强海洋经济运行分析和海洋经济重大问题研究,为海洋经济的调控提供决策支撑。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体系,完善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实施海洋经济核算制度和方法,争取国家试点。

6.创新用海用地机制。开展海洋国土资源整改试点,梳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标等国土空间资源,研究制定国土拓展方案。提升亩均效益,完善“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关闭污染高、能耗大、布局不合理的企业,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制定实施退出机制。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

统筹发挥象山县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县海经办专项职能和人员配备,强化对象山主体区建设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等的综合协调和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接。建立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联络员制度,加强与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之间的工作联系,及时报送海洋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情况、示范经验及有关问题。将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县级部门年度目标管理专项考核,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部门予以通报。

(二)加强战略融入

积极融入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增强与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的有机对接,立足规划高起点、产业高端化、平台高能级、投资高效益,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着力培育象山经济增长新动能。

(三)突出项目支撑

建立示范区主体区重点项目库,加强动态管理。重点推进30个重大项目,谋划10个重大前期,计划总投资977亿元。做好海洋重大项目跟踪监督服务,积极争取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内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库,争取用地用海等要素纳入国家和省市统筹。完善项目储备、启动、竣工的滚动推进机制,强化对主体区重点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健全重大项目联系制度,做好省、市海洋经济重大项目谋划、报送工作。

(四)实施政策激励

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整合我县现有招商、旅游、文化、科技等相关政策支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对接市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制定出台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业政策。落实“半岛英才·海纳”计划和海洋生物专项引才以及人才公寓相关政策。

(五)加强宣传推介

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效,总结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扩大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助力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着力提升中国开渔节、中国海洋论坛等影响力,谋划举办国际海洋经济论坛、学术交流会、科技文化展等各类交流活动。邀请国际知名海洋机构、大学、跨国公司及专家学者前来洽谈合作项目、交流海洋产业发展经验,争取承办大型科技文化、航天会展。

附件:1.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重点指标计划目标

2.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建设责任清单

3.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重大建设项目计划

附件1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重点指标计划目标

项目

指 标 内 容

2018年

目 标 值

责任单位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区内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海洋产业增加值(亿元)

94.4

103.8

115.2

130

145

县发改局、县统计局(负责测算)

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速(%)

10

11

12

12

12

县发改局、县统计局(负责测算)

海洋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产值(亿元)

100

102

104

106

110

县水利和渔业局、县经信局

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工业产值(亿元)

73.2

89

100

110

120

县经信局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产值(亿元)

4.3

5

6

6.5

7

县经信局

海洋新材料产业产值(亿元)

18.1

21

24

27

30

县经信局

海洋工程建筑业产值(亿元)

5.7

6.3

6.9

7.6

8.5

县建筑业管理中心、县水利和渔业局

海洋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亿元)

14.9

15

16

17

18

县港航局

海洋旅游总收入(亿元)

84.5

95

106

118

130

县旅游发展中心

海洋旅游接待总人数(万人次)

778

864

960

1050

1150

县旅游发展中心

海洋产品批发与零售额(亿元)

78.6

86.5

95

105

115

县商务局

生态环境保护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GDP)

0.47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县发改局

生态环保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

2.2

2.3

2.4

2.4

2.5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入海污水排放达标率(%)

99

100

100

100

100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临近海域I—IV水质面积比例(%)

54.7

54.7

54.7

54.7

54.7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单位工业用地产值(亿元/公顷)

0.615

0.658

0.71

0.75

0.8

县经信局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领域R&D投入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

2.1

2.2

2.3

2.3

2.4

县科技局

研发成果转化个数

11

20

25

27

30

县科技局

涉海专利数

28

32

35

37

40

县市场监管局

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个数【累计数】

1

2

2

2

2

县科技局

涉海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数】

2

3

4

4

5

县科技局

海洋公共服务体系

海洋观测台站数量(座)【累计数】

5

5

5

5

5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海洋观测要素数量(个)【累计数】

11

11

11

11

11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海洋预警预报频次(次/年)

365

365

365

365

365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海上搜救成功率(%)

93

94

95

95

96

象山海事处

海上打捞成功率(%)

100

100

100

100

100

象山海事处

开展风险评估的海洋灾害种类(类)

4

4

4

4

4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港口航道安全保障系统建设(万元)

19

60

19

19

19

县港航局

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涉海基础设施

港口吞吐量(万吨)

1342.1

1220

1300

1350

1400

县港航局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0

0

0

0

0

县港航局

万吨级泊位(个)

0

0

0

0

0

县港航局

集装箱泊位(个)

0

0

0

0

0

县港航局

国家中心渔港【累计数】

1

1

1

1

1

县水利和渔业局

国家一级渔港【累计数】

2

2

3

3

3

县水利和渔业局

10—100年一遇海塘长度(千米)【累计数】

177.2

180

180.6

181.2

181.8

县水利和渔业局

等级以上公路里程(公里)【累计数】

1402.6

1420

1440

1460

1480

县交通运输局

公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101.1

102

103

104

105

县交通运输局


110kV及以上变电站(座)【累计数】

17

17

17

17

17

国网象山供电公司

油气管道总长度(千米)【累计数】

20

30.5

30.5

30.5

30.5

县发改局、县住建局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万户)【累计数】

24.54

27.7

31.4

31.7

32

县经信局

涉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亿元)

28.4

33

38

41

45

县统计局(负责测算)

附件2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建设责任清单

主要内容

工作举措

牵头领导

牵头单位

备注

(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做强海洋装备产业。加快建设长三角风电装备产业基地,谋划建设清洁能源岛;围绕“两化融合”,依托航天云网智能制造服务中心,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推动现有产业升级、生产方式智能化;围绕小型LNG船、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配套船,做强做大新乐造船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中石油区块等重大海工装备项目。到2020年,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石坚定

县经信局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多样化指示精神。10月份前县发改局负责落实梳理形成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相关经验。

2.做大海洋新材料产业。联动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积极引进符合国家战略方向、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的新材料产业项目,加快中化国际膜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延伸关键基础件等现有企业产业链,实现海洋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海洋新材料产值达到24亿元。

石坚定

县经信局

3.突破海洋旅游业

提升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水平,保护海洋渔文化生态,维护海洋渔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海洋渔文化可持续发展,推进海洋文化大县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国渔文化之乡”的品牌影响力。

钮晶莹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加快核心景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丰富海洋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游轮、游艇、帆船帆板、海钓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快亚帆中心建设,打造长三角水上运动中心。加快“滨海大花园”建设,整合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影视旅游,通过“一带四区”全域旅游打造,全面提升旅游品质,进一步打响象山海洋旅游品牌,形成具有象山特色海洋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到2020年,海洋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海洋旅游接待总人数960万人次。

陈兴立

县旅游发展中心

4. 提升海洋渔业。加强传统养殖池塘生态化标准化改造,推进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发展远洋捕捞及配套产业,完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创新渔业经营体制,提升渔船生产组织化水平,加快中国水产城改制重组,创建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推进现代渔业强县建设。提升海创园科技孵化水平和能力,推进门前塘水产品加工专业园建设,加快引进上下游关联型配套企业,打造形成完整的海洋生物产业链。到2020年,海洋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产值104亿元,海洋生物产值6亿元。

干维岳

县水利和渔业局

5. 培育航空航天产业。依托区位优势和涉海资源,推动浙江航天发射场项目建设,以商业发射、运维、回收为核心,集聚发展商业航天基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广应用航天信息技术和卫星数据资源,努力打造千亿级航天产业集聚区,谋划建设国际航天港。

陈兴立

宁波象保合作区管委会

(二)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6.探索建立由政府、产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目标用户等组成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生态循环系统。

石坚定

县科技局

10月份之前,县科技局总结科技创新全国百强县创建经验

7.加强区域合作,对接甬江科创大走廊,联动梅山海洋生态科技城,搭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海洋研究院、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等海洋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通过共建战略性联盟和平台等形式形成优势互补的海洋区域性创新集群。

石坚定

县科技局

8.加快中国电科院创新分中心、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中化国际膜研究中心等科技载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孵化集聚创新。

石坚定

县科技局

9.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到2020年,涉海高新技术企业累计4家。

石坚定

县科技局

10.推进实施宁波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1.支持企业建立涉海研究院,到2020 年,省级以上涉海研发平台累计2个。

石坚定

县科技局

12.建立和完善科研示范基地,形成科学研究院所—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示范基地协调发展的海洋科技产业发展体系。

石坚定

县科技局

13.加快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强与西安科技大市场等战略合作,进一步补充提升专家库与成果库,有针对性地与企业进行对接服务。

石坚定

县科技局

14.优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政策,引导相关产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的方向发展。

石坚定

县科技局

15.强化科技服务支撑,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到2020年,年海洋研发成果转化25个以上。

石坚定

县科技局

16.完善“柔性引才”制度,联动浙江大学产学联盟、院士工作站,建立象山海洋经济专家智库。

范焕平

县委人才办

17.落实“半岛英才·海纳”计划和海洋生物专项引才以及人才公寓相关政策。

范焕平

县委人才办

18.落实各类人才资金奖励、股权激励、场地补贴、融资支持、人才兼职等创业优惠政策。

石坚定

县科技局

(三)统筹推进海陆基础设施

19.提升陆海交通网络。统筹县域陆岛交通网络,着力构建多层次、多通道的陆路交通体系和功能区块间联系便捷的快速通道系统,构建“一轴二环三纵四横”的干线公路骨架网。在整合现有规划道路的基础上,形成环象山半岛连续的、休闲型的景观通道,利用其沿线丰富、连续的景观系统,将其打造成以“主题绿带、连续交通、特色节点”为特色的滨海休闲景观通道。谋划建设象山港二通道、城际铁路、沿海高铁过境设站等重大交通项目。到2020年,等级以上公路里程数累计达到144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3公里/百平方公里。

周坚栋

县交通运输局


20.完善港口码头作业设施建设,推进雷公山、打鼓峙、大中庄、盘基塘等码头建设。加快石浦港航道疏浚,提升水域通航能力。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养护,提升岛际间水上客运能力。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300万吨。

周坚栋

县港航局


21.提升口岸、水域开放水平。着力推进石浦港区口岸正式开放,推动象山港水陆域及航线开放工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石坚定

县口岸打私办


22.完善天然气管网建设。

周坚栋

县住建局


23.采用多水源环网系统供水管网,保障供水安全可靠

干维岳

县水务集团


(四)提升发展平台能级

24.海洋工程装备区块打造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启动区、宁波海洋装备工业集聚区、浙江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长三角临港装备制造核心区。

吴志辉

象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5.海洋智慧科技区块打造国家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陈兴立

宁波象保合作区管委会


26.海洋旅游区块,加快松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启动阿拉的海4A级景区创建,打造长三角水上运动中心。

陈兴立

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


27.影视休闲区块打造国家级影视产业基地和影视文化休闲目的地、国家影视合作产业区、国家影视产业实验基地。

陈建瑜

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


28.渔港经济区块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综合型渔港经济区、长三角渔港旅游引领区、国际水产养殖合作园、两岸重要的农渔经贸合作平台,争取列入国家试点。编制实施石浦现代渔业功能区块实施方案,完成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争取国家试点。

干维岳

县水利和渔业局

★国家试点,经验总结

(五)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29.推进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单位GDP能耗完成上级目标任务。

石坚定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30.创新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并推广应用,争取国家试点。

干维岳

县水利和渔业局

★国家试点,经验总结

31. 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达到类四类排放标准。

干维岳

县水务集团


32. 加快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提升,加强直排海污染源监管,全面清理非法和不合理排污口,限期治理不达标排污口,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石坚定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33. 继续深化河(湖)长制,全面开展入海河流治理,入海河流断面基本实现全面达标。

干维岳

县水利和渔业局


34.创建“和美海岛”。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5.谋划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岛(南田岛)。

陈兴立

鹤浦镇政府

36.谋划打造国家生态旅游岛(花岙岛)。

陈兴立

高塘岛乡政府


37.谋划打造国际动漫岛(檀头山岛)。

陈兴立

石浦镇政府


38. 创新韭山列岛国家自然保护区、渔山列岛国家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护机制,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物种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形成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的海洋保护区网络。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9月份之前完成经验总结

39.设立生态岛礁标准,争取列入国家试点,为今后开展生态岛礁建设提供指导。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国家试点,经验总结

40.开展生态岸线修复,编制东海岸线、蟹钳港、石浦港生态岸线修复实施方案,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1.加大对海岸、海湾和滩涂以及花岙岛、东门岛、檀头山岛等海岛的整治修复力度,大陆岸线保有率在45%以上,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78%,大陆岸线整治修复长度达40公里。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2.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立西沪港海洋湿地公园。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3.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与环境质量底线,探索建立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推动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石坚定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44.推广领导干部任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陈兴立

县审计局


45.健全完善滩长制、港长制,并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

石坚定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争取国家试点

46.推广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各功能区块实行区域环评。

石坚定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六)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

47.设立海域三权分置创新试点,依法推进浅海滩涂有偿使用制度,规范养殖用海管理。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8.探索设立海洋资源一级市场评估单位,完善海域海岛基准价格评估体系,有序推进海域海岛公开出让工作。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9.推进海洋公共产权交易中心建设。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0.探索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二级市场流转,争取国家试点。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国家试点,经验总结

51.汰网屿山岛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的具体方案获批并完成公开出让。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2.推进示范区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实现无线网络在示范区全区域覆盖。

石坚定

县经信局


53.建立多参数在线自动监测浮标,强化对重要海洋功能区以及生态敏感海域水质状况的连续、自动监测与动态评价。

石坚定

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54.建立海岛统筹一体化管理、监测体系,建立较完善的保护区数字化管护、信息服务、统计分析、视频监测体系。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5.加强海洋、海事、环保、气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涉海监测、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定期发布近岸海域环境信息。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6.优化海洋、港口气象监测站网,积极开展台风、海上大风、海雾等气象灾害以及次生海洋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强化港口物流、海洋捕捞、现代渔业等的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评估、海上事故应急救援气象服务。

干维岳

县气象局


57.深化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完善“智慧渔港”体系,建立并应用渔业监管系统,提升渔业安全监管水平。

干维岳

县水利和渔业局


58.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打破信息孤岛,系统对接浙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畅通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数据交换通道,实现涉海相关报(审)批指导与服务工作网上办理。

陈兴立

县政务办


59.深化渔业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启使用“渔船拆解流转系统”,打通涉及渔政、执法、船检、拆解监督管理方和船厂多部门的信息壁垒。

干维岳

县水利和渔业局


60.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在象山设立海洋金融专营或特色机构。

石坚定

县金融工作管理中心


61.开展市场化融资服务,鼓励银行业做精做强船舶保函、并购贷款、贸易融资业务,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产品,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各项金融服务。

石坚定

县金融工作管理中心


62.科学推进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抵押贷款、在建船舶抵押贷款、存货仓单质押贷款等。

石坚定

县金融工作管理中心


63.鼓励发展债券、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样化融资。

石坚定

县金融工作管理中心


64.支持海洋渔业保险、物流保险等涉海保险产品创新。

石坚定

县金融工作管理中心


65.建立和完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核算制度。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66.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体系,争取国家试点。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67.开展海洋国土资源整改试点,梳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标等国土空间资源,研究制定国土拓展方案。

干维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68.提升亩均效益,完善“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关闭污染高、能耗大、布局不合理的企业,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制定实施退出机制。

石坚定

县经信局


(七)工作保障

69.统筹发挥象山县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县海经办专项职能和人员配备,强化对象山主体区建设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等的统筹协调和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接。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0.建立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联络员制度,加强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之间的工作联系,及时报送海洋经济创新情况、有关经验和重大问题。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1.积极融入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增强与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市“246”万亿产业集群培育的有机对接,立足发展高质量、投资高效益、产业高端化、平台高能级,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象山经济增长新动能。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2.重点推进海洋经济重大项目30个,谋划前期类项目10个,总投资977亿元。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3.做好海洋重大项目跟踪监督服务,积极争取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内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库,争取用地用海等要素纳入国家和省市统筹。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4.完善项目储备、启动、竣工的滚动推进机制,强化对主体区重点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5.健全重大项目联系制度,做好省、市海洋经济重大项目谋划、报送工作。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6.深化“一窗服务”,优化项目投资建设环境。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7.制订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推进工作考核细则,将海洋经济建设工作纳入县级部门年度目标管理专项考核,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落实不到位的部门予以通报。

陈兴立

县发改局


78.大力宣传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效,总结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助力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罗来兴

县委宣传部


79.着力提升中国开渔节、中国海洋论坛等影响力,谋划举办国际海洋经济论坛、学术交流会、科技文化展等各类交流活动。

罗来兴

县委宣传部


80.邀请国际知名海洋机构、大学、跨国公司及专家学者前来洽谈合作项目、交流海洋产业发展经验,争取承办大型科技文化、航天会展。

罗来兴

县委宣传部


附件3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重大建设项目计划

序号

项目名称

类别

建设年限

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亿元)

一、海洋经济基础设施

1

大目湾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续建

2009-2022

规划区域14平方公里,包括40多条道路60多公里、5408亩场平工程、部分桥梁、管线工程、部分景观工程等

33.6

2

航天智慧科技城公共设施一期

续建

2016-2020

生产力中心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设1幢商务楼、2幢研发楼、11幢厂房;启动区块市政设施、道路长21.8公里,河道长5公里,绿化21万平方米,排污泵站1座

15.1

3

临港装备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

续建

2016-2021

包括河道、道路及联围塘市政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

3

4

大中庄通用码头建设

续建

2017-2020

新建1座5000吨级通用码头,2个泊位

2.11

5

宁波舟山港石浦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新桥至石浦段(石浦连接线)

续建

2017-2021

三门湾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新桥枢纽至石浦,建设四车道17公里

41.73

6

鹤浦镇5000吨级散货码头工程

新建

2019-2020

新建1座5000吨级散杂货泊位、1座5000吨级船舶乘潮双向通航航道及相应配套设施

0.9

7

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旦门盐场区块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

2019-2022

用地面积2500亩,场地平整、市政道路等配套设施

9.03



7项



105.47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8

波威重工大型机械加工制造项目

续建

2017-2022

用地面积372.4亩,分二期实施,一期用地面积180.4亩,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投产后达到8万吨钢结构生产能力;二期用地191亩。截至2018年底,完成一期桩基工程,1号厂房完工

10

9

宁波日星铸业大中庄区块扩建项目

续建

2018-2021

用地面积425亩,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风电类铸件,年产18万吨,精加工年产10万吨,配备进口大型高精密落地镗铣床等。截至2018年底,铸造基地钢结构厂房主体基本完工

14.7

10

宁波华翔高端金属汽配生产项目

新建

2019-2021

用地面积70.63亩,主要生产中高档汽车外饰件

3.5

11

中化膜产业生产基地和膜研发创新中心项目

新建

2019-2024

用地面积约233亩,分二期实施,建设膜材料生产基地和膜研发创新中心

35

12

象山国际水产保税冷链物流基地

续建

2013-2022

宁波海洋渔业总部、渔货集散中心、保税冷链物流仓储、出口加工、综合配套等五大功能区,用地面积651亩,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

12.88

13

象山现代物流园公共服务中心

续建

2014-2025

建设商贸流通、货运市场、仓储加工及配套设施,用地面积374亩

6.27

14

西泽塘工业物流集聚区基础设施工程

续建

2015-2020

总用地2435亩,场地平整、道路、河道路及综合管线等设施建设

6.93

15

象山半边山旅游度假区

续建

2008-2020

打造以生态、文化、运动、休闲为主题,具有商务会议、运动健身、修身养性、娱乐休闲等功能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45

16

象山东海铭城

续建

2009-2022

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打造以休闲度假、康疗养生为主题,集酒店、会议中心、温泉中心、风情小镇、海鲜美食街、景观房产等项目为一体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村

56

17

石浦渔港旅游开发综合项目

续建

2011-2020

石浦渔港古城景区提升、拓展,收购部分景区储备用房;檀头山岛整治与修复

2.88

18

大羊屿岛开发项目

续建

2014-2020

游艇培训中心、展示中心、销售中心及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

3

19

石浦一冷•文化创意园

改建

2017-2020

用地面积14.12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展示馆项目改造和旅游景点建设

2.11

20

象山影视学院工程

新建

2018-2023

用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体育馆、田径场及配套附属设施

12

21

宁波乐惠大目湾啤酒广场

新建

2019-2021

用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啤酒智能制造、娱乐休闲体验吧、现代酿酒科技展示和旅游、产权式酒店等设施

3

22

宁波斑斓海岸示范线项目

新建

2019-2021

用地面积约50亩,建设精品民宿、竹艺馆、游步道及配套设施

1.3

23

浙江广电象山影视基地三期项目

新建

2019-2022

用地面积608亩,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建设影视小镇、荒岛渔生、海上历险、海洋部落、渔风商业街、服务区等

9.23

24

浙江省海洋运动中心(亚帆中心)

续建

2018-2021

亚帆中心用地面积230亩,主要建设比赛训练中心、港池等

4.5

25

宁波市水产种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期

续建

2017-2019

新建道路9条,桥梁7座,箱涵2座,排洪河道1203米,截洪沟278米,节制闸3座,蓄水池2个,尾(污)水处理池1个及配电房、给排水、综合管线等

1.44

26

黄湾塘三文鱼养殖基地

新建

2019-2021

用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

8



19项



237.76

三、海洋科技创新

27

象山赛帆科技孵化创业园

续建

2016-2021

用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7.6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办公、公寓式办公、多层公寓式办公及配套设施

5.98

28

宁波象保合作区双创中心

新建

2018-2020

用地面积约150亩,主要建设企业商务、办公等设施

4.5

29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

新建

2019-2023

用地面积224亩,包括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人才公寓、研发基地等

12



3项



22.48

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30

花岙岛蓝色海湾整治与修复工程

新建

2017-2019

包括岛体整治与修复、生态旅游和文化保护建设、开展珍惜濒危和特有物种调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海洋监视监测站点和综合实验室、开展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工作等。修复岸线总长度为810m、建设全长约15.9km的生态绿道、建设香桩码头沿岸护岸及边坡治理610m。

1.76

小计





367.47

谋划类项目

1

G527岳井洋大桥及接线工程

谋划

“十四五”

一级公路全长11.6公里

14.5

2

宁波至象山城际铁路工程

谋划

“十四五”

全长59.6公里,设站6座

193

3

长三角风电装备基地项目

谋划

“十四五”

用地650亩,建设海上风电机组智能化总装基地,风电叶片、变流器、机舱罩、塔筒生产基地。

46

4

汰网屿岛油品项目

谋划

“十四五”

用地面积51亩,扩建后油库区总容量为39000立方米

1.2

5

石浦打鼓峙国际水产交易中心项目(宁波海洋科技城)

谋划

“十四五”

用地2000亩,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远洋渔业基地、冷链与加工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区和产业配套区

50

6

鹤浦油菜花屿海上风电项目

谋划

“十四五”

规划装机容量约25万千瓦

45

7

中国渔村二期项目

谋划

“十四五”

用地面积952亩,建设一个具有渔村风貌的集度假、演艺、海洋游玩等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20

8

花岙岛休闲旅游岛项目

谋划

“十四五”

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对台免税贸易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岛,规划范围14平方公里

5

9

檀头山东亚动漫岛

谋划

“十四五”

建设用地面积1.97平方公里,打造亚洲最大的动漫产业集聚区。

200

10

赤湾胜宝旺工程项目

谋划

“十四五”

用地500 亩,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设施、海上风力发电装备及其他海洋工程装备生产。

35

小计

604.7

合计总投资

9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