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36967724/2021-147327

组配分类

文件解读

成文日期

2021-11-22

发布机构

县发展和改革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象山县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政策原文 点击查看
文章正文

一、编制基本情况

(一)编制依据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象条例》《宁波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相关专项规划以及规划纲要。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21~2025年,规划范围为象山县行政管辖区域。

做好“十四五”时期象山县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亚运气象服务、生态气候安全保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事关象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因此,编制好“十四五”时期象山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对于提高象山气象防灾减灾及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象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一流的气象保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过程

象山县气象局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紧密结合省、市气象“十四五”规划以及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有关部门、行业开展学习调研,编制中注重紧扣中心任务、注重突出数字引领、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各方规划衔接。期间共召开4次党组会议、4次局务会议审议、讨论规划内容。2021年3月编制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3月10日-4月12日在象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重大行政决策栏目中征求公众意见。4月13-20日征求发改、财政、自然资源规划、水利和渔业等13家相关部门意见。结合各方意见,我局组织对文本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后,形成《规划》(论证稿),5月27日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并通过《规划》论证,根据论证意见,继续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送审稿)。

此次“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更加注重各方意见汇集,更加注重公众与部门的广泛参与,更加注重科学论证,突出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回顾总结“十三五”期间象山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分析“十四五”期间象山气象发展面临的形势。第二部分阐述“十四五”时期象山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部分阐述“十四五”时期象山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四部分阐述“十四五”时期象山气象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第五部分提出了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扣“高质量发展”和“第一道防线”两个关键,围绕象山海洋大县的基本县情,融入象山十四五期间重大战略布局,为象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气象支撑。

围绕指导思想,确立了2025年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治理体系,形成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适应新时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格局。气象事业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县市区先进水平。

(二)主要任务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六大主要任务:

一是增强防灾减灾防线建设,助力更高水平平安象山。   主要是构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优化气象预报预警传播能力,健全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

二是强化气象服务优质供给,对接重大战略发展需求。

主要是优化海洋气象服务质量,助力海洋产业升级;加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助力美丽经济发展;加强现场服务能力建设,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融入数字化改革发展。

三是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推动科技引领智慧先行。

主要是完善智能观测网络体系,加强“精密监测”能力;健全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提升“预报精准”水平;强化智能智慧技术应用,满足“服务精细”需求。

四是全面优化气象科学管理,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主要是贯彻落实气象法律法规,强化气象依法行政能力,规范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五是坚持基础性科技型定位,培育气象科研创新土壤。

主要是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强化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六是明确新时代新阶段要求,增强事业改革发展能力。

主要是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着力打造特色气象文化,改善台站综合基础设施。

(三)重点工程

“十四五”期间,瞄准气象事业发展目标,聚焦气象事业主要任务,并综合考虑与“十三五”项目建设相衔接,提炼了四大重点工程。

一是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由观测站网建设升级、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提升、气象信息网络升级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四部分组成。主要是全面加密地面自动气象站网,优化各气象要素布局。开展观测站网通讯及数据传输能力建设,开展一网多能立体观测系统建设,开展专业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开展智能预报业务提升系统建设,开展网络通信线路带宽提升、会商系统升级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二是杭州亚运会象山赛区气象保障工程。由综合探测系统、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三部分组成。主要是加强和完善亚运赛事专项观测设施建设、应急观测设备建设。按照“1121”框架搭建一个数据中心,一套预报模式订正系统,构建面向亚组委、气象局的两端应用,构建一套服务产品制作分发系统。建设存储阵列、存储光交、虚拟化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模块、存储模块、计算模块。

三是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由海洋经济发展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及美丽经济建设气象服务能力提升两部分组成。主要是推进沿海监测站点建设,完善海洋气象观测布局,推进港口、海事、海洋等部门数据共享。建设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助力打造滨海大花园。优化布局农业气象观测,加强农业气象数据监测,开展优势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四是气象文化和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由基础设施改造、气象文化及科普设施建设两部分组成。主要是升级改造气象台现有业务操作平台,修缮石浦气象站业务用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开展气象文化及党建“亮显”工程建设,开展气象科普场地、展区建设,开展百年石浦气象站气象科普中心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分解落实气象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实现气象服务功能与产业发展需要之间的融合。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多渠道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加强气象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投资效益。三是推动资源共享。加强与宁波各县市区和长三角其他县市区之间的合作联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互利共享合作关系。四是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和气象管理体制改革,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