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967724/2021-147318
文件解读
2021-12-22
县发展和改革局
主动公开
政策原文 | 点击查看 |
文章正文 | 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期间,全县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实施“双突破双驱动”战略,工业强县建设深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结构调整进展良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工业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偏,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不足,资源要素制约因素凸显等问题和发展瓶颈。 “十四五”时期,是象山县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五年,是象山加快创新能力提升、新动能培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象山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区域一体化、海洋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也要面对不确定因素增多、资源要素趋紧等带来的挑战。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积极应对新的国内外发展形势,推进象山工业高质量发展,我局牵头组织编制新一轮象山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确保以扎实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壮大工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为象山“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提供强劲动力支撑,为象山县打造成为现代化滨海城区做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编制依据 1、《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 2、《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3、《关于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的意见》(甬党发〔2019〕38号); 4、《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5、《宁波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甬政发﹝2021﹞25号); 6、《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7、《关于加快培育“123”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县委发〔2020〕17号) 8、《关于开展“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县委发﹝2021﹞4号)等各类各级规划和相关文件。 三、编制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0年4月)。组建规划编制小组,委托宁波未来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规划编制,县经信局共同参与,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二)实地调研阶段(2020年5月-7月)。系统梳理了国家、省、市最新政策规划,并开展部门座谈和实地调研重点乡镇、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实地走访的企业有宁波申菱控股集团、宁波戴维医疗器械、宁波盛洋电子科技等。 (三)初稿编制阶段(2020年5月—8月)。5月正式启动起草工作,梳理象山县工业现状、平台载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大政策举措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提出象山县工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领域、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等,8月份形成规划初稿。 (四)广泛征求意见(2020年8月-2021年8月)。多次组织召开局内部相关处室讨论会,对规划文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向县级相关部门、企业征求意见,在对修改意见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修改意见,对规划内容进一步完善,经修改完善后形成评审稿,于2021年8月6日通过专家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再次修改后形成送审稿。 四、主要内容 《象山县工业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送审稿)》分为发展基础、机遇挑战、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及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举措等六大部分。 (一)发展基础。发展基础主要分析了“十三五”以来工业经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主要成就主要从规模质效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载体能级加速提升、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等五个方面阐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业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偏低,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不足,资源要素制约因素凸显,公共服务短板明显等。 (二)机遇挑战。发展机遇主要来自新一轮产业科技变革推动发展动能新旧转换的新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和宁波都市圈建设带来显著的溢出效应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工业经济创新转型。主要挑战来自国内外宏观环境加剧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对临港工业发展带来挑战、区域发展竞争加剧对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 (三)总体要求。规划的指导思想: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目标,加快建设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着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坚持新兴产业引培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重,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加快构建以临港装备产业为核心,改造提升汽模配、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发展功能材料、绿色能源、海洋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的“123”百亿级产业集群,为“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提供强劲动力支撑。发展目标是:质量效益取得新提升、创新融合获得新突破、主体培育形成新优势、产业结构迈出新步伐、绿色发展迈入新阶段等五个方面,最终培育形成临港装备1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汽模配、纺织服装、功能材料、绿色能源、海洋生物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五年翻一番、挺进千百亿”的总体目标。 (四)重点领域和布局。重点领域包括做大做强临港装备产业为核心,改造提升汽模配、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优势制造业,培育发展功能材料、绿色能源、海洋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围绕象山港湾、环石浦港湾,打造形成“两湾两带多园组团”空间布局。 (五)主要任务。为实现规划目标,重点实施七大任务,分别是:1. 增强动能,提升创新能力。包括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创业创新平台、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开展区域创新合作等4项具体工作。2. 集约提效,推进全域治理。包括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整合提升工业园区、深化工业土地改革和土地收储等3项具体工作。3. 数字赋能,加快智能升级。包括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培育推广“新智造”、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等3项具体工作。4. 激活潜力,打造企业梯队。包括大力培育大优强企业、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促进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企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等4项具体工作。5. 积蓄动力,扩大有效投资。包括优化制造业投资环境、建立重大项目实施和储备制度、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等3项具体工作。6. 提升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包括推进“标准强县”建设、推进“质量强县”建设、推进“品牌强县”建设等3项工作。7. 节能减排,推广绿色制造。包括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深化“两小”企业综合整治、提高工业节能降耗能力等3项工作。 (六)保障措施。包括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强化资源政策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