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967724/2021-147340
文件解读
2021-12-22
县发展和改革局
主动公开
政策原文 | 点击查看 |
文章正文 | 一、编制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的特点。临港装备是指依托港口条件发展起来的装备制造业,是全球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临港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大型石化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 为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根据国家、省、市“十四五”相关规划以及《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谋划未来五年象山县临港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加强招商引资,做大做强象山县临港装备制造业,制定本规划。考虑到象山的现实基础,重点发展领域主要包括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智能装备、化工装备、食品装备及其他等八个领域。 二、主要编制依据 1.《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浙政发〔2021〕20号); 2.《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浙发改能源〔2021〕152号); 3.《浙江省船舶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4.《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甬政发〔2021〕9号); 5.《关于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的意见》(甬党发〔2019〕38号); 6.《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甬政办发〔2021〕58号); 7.《宁波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甬政发〔2021〕25号); 8.《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县委办〔2021〕38号); 9.《关于加快培育“123”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县委发〔2020〕17号); 10.《关于开展“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县委发〔2021〕4号)。 三、编制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0年4月)。组建规划编制小组,委托宁波未来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规划编制,县经信局共同参与,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二)实地调研阶段(2020年5月-7月)。系统梳理了国家、省、市最新政策规划,并开展部门座谈和实地调研重点乡镇、产业园区和企业。 (三)初稿编制阶段(2020年5月-8月)。5月正式启动起草工作,梳理象山县工业现状、平台载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大政策举措等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提出象山县工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领域、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等内容,8月份形成规划初稿。 (四)广泛征求意见(2020年8月-2021年8月)。多次组织召开局内部相关处室讨论会,对规划文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向县级相关部门、企业征求意见,在对修改意见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并形成评审稿,于2021年8月6日通过专家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再次修改后形成送审稿。 四、主要内容 《象山县临港装备产业发展(精准招商)规划(2021-2025年)(送审稿)》分为发展背景、现状问题、总体思路、招商重点、精准招商重点举措和保障措施等六大部分。 (一)发展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分析了临港装备宏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角度看,临港装备制造业是全球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都具有发达的临港装备制造业;从国内看,我国将深入实施海洋战略,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先后建设以临港产业为特色的专业园区;从省市看,浙江省和宁波市都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和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政策叠加有利于象山将临港装备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从象山自身看,象山作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一体二湾多岛”总体布局中的主体区,叠加港口岸线、风能、土地资源等优势,临港装备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二)现状问题。发展基础主要分析了“十三五”以来象山临港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发展现状主要从总体规模稳步增长、行业特色优势明显、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等四个方面阐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尚未形成真正集群效应;要素使用效益不高,土地亩均效益较低;招商项目落地支撑能力偏低,产业配套对人才和优质项目吸引不足,招商力量存在不足。 (三)总体思路。规划的指导思想:强化全县“一盘棋”理念,以产业平台为载体、以政策统筹为重点、以项目统筹为依托、以要素统筹为支撑,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导向性,优化提升产业载体,构建工作新机制,拓展招商渠道,加快形成临港装备“大招商”格局,将临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动力,为实现制造业“五年翻一番、挺进千百亿”总体目标提供强力支撑。发展目标:主要从招商引资成效突出、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空间布局显著优化四个方面提出,到2025年,临港装备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风电装备标志性产业链基本形成,船舶修造业量质齐升,航空航天产业体系雏形初显。 (四)招商重点。重点打造风电装备标志性产业链,培育航空航天未来产业体系,提质发展高技术船舶修造业,发展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化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食品装备及其他等五大战略新兴装备,着力构建“1115”临港装备制造业体系。 (五)精准招商重点举措。为实现规划目标,重点实施五大任务,分别是:1.增强招商引导性。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紧盯产业集聚区进行精准招商,同时开展招才引智工作。2.优化提升产业承接载体。包括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等3项具体工作。3.构建工作机制新格局。包括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建立招商流转机制、健全联动招商机制等3项具体工作。4.拓展招商渠道创新引资方式。包括依托重点平台开展产业招商、联合专业机构招商、持续推进“甬商”“象商”回归等3项具体工作。 (六)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宣传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