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科 摄)
近日,一则黄避岙乡沪港村村民赶晴抢晒海苔的视频刷屏微信朋友圈。3月13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相继报道了黄避岙海苔丰收的美景。
据了解,每年的12月至来年4月是海苔采收期。只要天一放晴,斑斓海岸线上随处可见苔农晾晒海苔的忙碌景象。这时,绿色成为了主色调,空气中弥漫着清香。“采海苔是‘靠天吃饭’的行当,村里做这一行的大都上了年纪。”苔农李根水说,“早上入海,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来,一天起码要在海面上耗10个小时。”李根水介绍,今年少晴的天气影响了海苔采收的产量和质量,他最近晒的这批海苔,每公斤价格在30-35元。
沪港村采晒海苔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野生野长的浒苔由大自然一手孕育,可谓是水生水养的纯天然、纯营养海产品。晒干后的浒苔叫苔条,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药用价值,像苔条炒花生、苔条炒年糕、苔条蘸扣肉等都是极美味的传统搭配,近些年创新推出的海苔条、海苔粉、海苔麻花、海苔饼干等休闲类食品也广受食客欢迎。
靠海吃海的沪港村村民,除了春收海苔外,还夏收紫菜、冬收海带,海苔、紫菜和海带被村民合称为“西沪三宝”,都是食客餐桌上的健康美食。2016年,黄避岙乡沿海村庄搭上了宁波市“斑斓海岸”精神文明示范线建设东风,全面开启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新模式,沿线村庄串珠成链,倾力打造特色文化、大力推广文旅品牌,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斑斓海岸美景美物、“西沪三宝”海味美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
眼下,不少村民在海边开起了民宿,不光应季卖着“西沪三宝”,还“卖”起了沿线的风景。因此,每到相应的采收时节,总会有各地游客组团前往,赏美景、品美味、拍美照,体验海边生活。村民王雪青说:“城市里的人就喜欢来我们乡下走走看看,呼吸新鲜空气。”(记者 郑勤 通讯员 毛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