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4452/2022-145945
工作进展
2022-11-08
晓塘乡
主动公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日前发布消息,对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352个村落进行公示。宁波4个村上榜,其中象山有3个村上榜,分别是新桥镇东溪村、晓塘乡黄埠村、西周镇儒雅洋村。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保存比较完整,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华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象山列入第一至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有2个,分别是石浦镇东门渔村、墙头镇墙头村。
新桥镇东溪村
新桥镇东溪村以溪为名,群山环抱,旧时处于交通要道。溪上有多桥横卧,从庙前杨桥开始,经兴溪桥、九曲桥、长湾桥、华益桥、春晖桥、隔溪坑桥、老大桥(东溪桥)、小庵桥、新大桥、鱼乌桥,至西成塘横七桥止,被称为“东溪十二桥”。清代文人励元灏曾形容此地“玉带锁长桥,清流万古名”。
日夜流淌的东溪孕育出尚孝崇文的厚重文化。科举年代,自宋代便迁居于此的励氏一族曾走出庠生、太学生、贡生、举人等80多位,有各类官职的30多人,勤奋好学的学风代代传扬。目前,该村有一座建成于1743年、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励氏宗祠,木质结构古朴简洁,庄严幽深。
晓塘乡黄埠村
晓塘乡黄埠村坐落在双峰山主峰南麓,坐北朝南,山上两支溪流分别从村庄的东西两头往下流淌,注入村前的黄埠溪。黄埠村的村民以潘姓为主,据《潘氏宗谱》记载,其祖潘均耀是元末驻守福州的武将,朱元璋的军队攻破福州城后,潘均耀从海路逃至象山后岭隐居,后其子孙从后岭迁此建村。自明代中叶起,潘氏子孙繁衍,在黄埠营造了规模宏大的家族聚居建筑群。
该村至今保留着清初的高柴门和清中期建造的三三堂,北有上新屋、三戒堂,南有下柴门,东有潘季房、小柴门等十余座潘氏大院落,西有潘氏宗祠、圆峰庙。这些古宅均属清早期闽南建筑风格,在宁波的古村落中可谓独树一帜。
西周镇儒雅洋村
西周镇儒雅洋村地处蒙顶山脚下,是一个坐落在古驿道上的村落,在浙东古村中小有名气。村中何姓的祖先在明洪武年间从象山墙头迁居而来,清乾隆年间何氏家族达到鼎盛。
该村现存有何恭房、友二房、友六房、新大份、老小份等20多处完整的清代至民国时期建筑。除了四合院,该村还有独具特色的古碉楼和团练房、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驿道、应家古井等,旅游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