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2609/2022-147667
部门文件
县级政策
城乡建设(含住房)
2022-12-15
县住建局
县住建局
通知
主动公开
象建综〔2022〕43号
为切实做好全县清洁排放和截污纳管专项工作,提升污水处理收集效能,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根据宁波市“甬有碧水”攻坚行动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彭佳学书记提出的打造“六个之都”、推进“六大变革”的决策部署,以改善全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发力、系统治理,将近期强治污和远期固长效有机结合,持续理顺城乡污水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源头管控、管网收集、污水处理、动态监测及农污治理,有效提高全域污水治理效能,实现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提升。 二、工作目标 2022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到2025年,要确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所有农村地区实现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和出水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源头管控力度提升。根据《宁波市排水户管理“三年聚焦”专项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的指导意见》,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提升提供政策保障。排水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部门、乡镇、街道和第三方力量,加快推进全县排水户排查整改工作,并以“承诺制”方式推动五小行业排水户的许可管理工作,扩大排水许可发证覆盖面。2022年,完成排水许可证发放300本以上,完成市政公共排水管网覆盖区域内20%排水户的排查工作,完成市级智慧化平台搭建及现存排水户基础数据录入。到2025年,基本完成市政公共排水管网覆盖区域内排水户的排查工作,建立成熟规范的排水户管理平台,实现排水户长效管理数字化、智慧化。开展公建、商贸、垃圾中转等单位相关基础信息调查录入工作,同时实现重点排污工业企业、建筑、医疗行业排水许可证应发尽发。(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局、县经信局、县机关事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乡)街道) (二)排水管网收集效能提升。推进城镇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清淤、检测、修复工作,按照“建立机制、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要求,建立以5-10年为一个建设计划及排查周期的长效机制,逐年建设、排查管网并形成检测评估报告及问题清单,逐步开展修复工作。2022至2025年,完成管网建设46.2公里,合流管网改造4.7公里,每年清淤排水管网90公里以上,检测排水管网35公里以上,到2025年,实现市政排水管网应检尽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务集团、县城投集团、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丹东街道、丹西街道、石浦镇、西周镇、贤庠镇、鹤浦镇) (三)污水处理效能提升。协同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扩)建、提标改造工程,建立健全项目工程实时预警机制,确保各项目按时序推进。2022年,确保象山鹤浦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按时完成,实现我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任务“全清零”,出水水质均达到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2023至2025年,确保象山大目湾再生水厂新建工程顺利完工,实现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全县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1.5万吨/日以上(不含象保区)。各污水处理厂要加强日常运维工作,确保全县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责任单位:县水务集团、县住建局、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 (四)动态监测能力提升。按照市水利局统一搭建平台、县(市、区)安装基础感知设备的工作要求,统一集成建设基于物联网和5G技术的高效感知网络,在污水处理厂、排水泵站、排水管网的关键节点覆盖水质、水量、闸泵工情等高精度实时传输传感器。2022年,完成污水处理厂基础感知建设,排水泵站基础感知建设完成80%,排水管网液位基础感知建设完成70%。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区范围的排水设施智能监测体系,实现厂站网运行模拟、智慧防汛、管网运行风险预警、厂站网一体化调度等功能。(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务集团、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农村污水治理水平提升。一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数字化改革,以县域为单位,推进基础数字档案建设,不断健全农污治理平台建设。构建农污运维与各级监管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做到治理情况动态清晰、底数基数实时更新。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分年度、按季度抓好新建、续建、改造等项目建设工作。对于老旧设施,要加快安排改造建设;对于各地划定的水生态治理与水环境保护重点区域,要优先安排新建项目;对于覆盖率不达标、农户接户率不足70%的区域,要加快推进实施建设项目。2022年,开工新建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8个以上,实施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502个以上。到2025年,未达标农污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基本完成、应建新建农污处理设施基本建成。三是提升设施运维成效。完善县、镇、村、农户、运维单位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模式,优化提升县域一体化运维机制,进一步落实第三方专业运维,建立完善运维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加大“闲置设施”、“无效设施”的动态排查力度,不断完善出水水质监测体系,处理设施运维废弃物做到应收尽收、应分尽分。(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各镇(乡)街道)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引领。由县住建局全面协调推进以清洁排放、截污纳管专项行动为主要任务的相关工作。各镇(乡)街道根据县级任务清单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切实承担起清洁排放专项行动各项具体工作。要组建工作专班,迅速部署,层层落实,形成上下联动、措施有力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部门协同。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卫健、教育、商务、文广旅游、机关事务、综合执法、县水务集团等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行业职责,主动履职,配合做好清洁排放、截污纳管专项行动相关工作,切实抓好城市排水设施、城乡处理设施新建改造和运维、出水水质监督性监测等工作。属地镇(乡)街道要抓好统筹协调、政策处理等各项工作。 (三)完善要素保障。县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力度,将清洁排放、截污纳管专项行动项目相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多元化开展建设资金筹措保障,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开拓项目建设融资与项目运营相关渠道,鼓励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建设。 (四)加大宣传引导。结合行动方案内容,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向社会公众宣传引导“共建共治共享”的协作理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我知晓,我参与”良好社会协同治理氛围。 附表:1.主要指标目标清单 2.重点工作任务责任清单 3.重大工程项目清单 4.全县排水许可证发放任务清单(2022-2025年) 5.全县排水管网检测、修复及清淤任务清单(2022-2025年) 6.全县厂站网实时监测数据接入任务清单 7.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清单(2022-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