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工业增加值是一座城市工业发展的“底气”,那么工业投资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中占主要地位的工业投资,其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投资结构优化是否到位,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象山县作为宁波东南部沿海半岛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环境资源赋予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同时依托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广大群众干部,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工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蝉联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取得显著成果。后续,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走符合当地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象山县2017年至2021年期间的工业投资和工业经济数据入手分析,研究两者相关性及象山县工业投资的一些特性,探讨分析工业投资的发展状况和对策。
一、工业投资的作用
(一)工业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从供给角度看,一方面工业投资的持续推进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供应能力,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过程中购买相应的生产资料和支付对应的人工工资,从而带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增长,刺激相应行业稳定生产甚至扩产。从工业结构角度看,工业投资存量是工业经济结构形成的决定因素,工业投资增量是工业经济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通过工业投资调整增量从而带动存量,从而优化工业经济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
(二)工业投资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投资能优化企业生产和营运环境,能有效推动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鼓励更多的发明专利,增强成功转化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发展高端技术产业,进一步提升工业实力和适应创新工业趋势。通过结构性调整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能力,使传统产业的发展重心转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领域或产业链环节,提高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投资推动产业链升级。工业投资为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结构性转变,更能巩固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地位作用,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促使工业产业集聚化,形成地区产业链优势。与此同时,产业的集聚又能吸纳和留住人才,从而带动地区产业和经济活力提升,更进一步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赋予产业链更强的生命活力。
二、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一)工业现状简析。象山工业持续高速发展,掀起工业投资高潮,工业投入的强度不断加大,2017-2021年的五年平均增长率为22%,2021年工业投资总量是2017年的2.5倍,五年实现工业投资数据翻番,同时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逐年增长,从2017年的26.7%提升到2021年的46.8%,提高了20.1个百分点,从属地位提升到主导地位,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期,象山县工业经济也快速发展,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649.09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750.06亿元,实现增长15.6%,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131亿元到2021年的161.81亿元,实现增长23.5%,工业经济实现稳步提升,势头强劲。
表 1 2017-2021年象山县工业相关指标情况表
单位:%、亿元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
工业投资增速 | 10.1 | 25.9 | 27.2 | 19 | 28.9 |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 | 26.7 | 26.8 | 29.3 | 33.7 | 46.8 |
规上工业总产值 | 649.09 | 627.12 | 650.88 | 651.92 | 750.06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131 | 123.79 | 126.03 | 137 | 161.81 |
(二)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的相关性分析。工业投资与工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现选取近5年象山工业投资数据和工业经济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两个变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定义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和标准差的商:
计算得到皮尔逊相关系数位于-1到1之间,从而判定两者呈现正相关或是负相关,并根据数值大小判断相关性强弱。
1.分析工业投资与工业总产值的相关性。取2017年至2021年的两项数据,可以看到两者趋势相近,只是工业总产值前几年较为平稳,2021年有了大幅提升。带入公司计算可得=0.83,该数值趋近与1,因此从这五年的数据可以反映,工业投资与工业总产值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图 1 工业投资与工业总产值的趋势对比图
2.分析工业投资与工业现行价格增加值的相关性。取2017年至2021年的两项数据分析对比,可以看出曲线较投资与产值相比更为接近,带入公式分析计算可得=0.85,证明工业投资与工业增加值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工业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
图 2 工业投资与现行价格增加值的趋势对比图
从上面两个分析结果来看,全县工业投资与工业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关系,充分说明了全县工业投资与工业经济发展变化方向是一致的,且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侧面反映了工业投资也是工业经济的助推器,正向有效的工业投资最终成果会反馈在工业经济指标之中。
以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为例,作为工业投资中占比较高的行业,2017年至2021年该行业占制造业投资(注:工业包含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避免其他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引起的波动,此处选用制造业投资。)比重分别为21.2%、21.1%、23.66%、15.68%、30.91%,而该行业的总产值分别达到了53.87亿元、61.06亿元、77.63亿元、88.54亿元、99.19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13.0%,该行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占比从2017年的9.1%达到了2021年的14.7%,提升了5.6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切实有效的投资会对行业的发展带来显著提升。
三、工业投资发展优势
(一)技改投资比重不断上升。技改投资不仅是地方企业打造自身特色,巩固市场地位的必由之路,也是拉动经济增长,应对市场不稳定危机的有效措施,技改投资已经成为拉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这五年来,全县技改投资总量稳步上升,占工业投资的比例从2017年到2021年分别是54.1%、47.7%、49.0%、60.4%、66.8%, 2021年较2017年的占比提升了12.7个百分点。
(二)清洁能源投资持续加大。得益于政府对清洁能源的重视,五年来象山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充分利用再生资源优势,坚持从高碳走向低碳,从不可持续走向可持续,形成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中下游产业链,打造了产业聚集,营造了地方特色。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从2017年的18.0%提升至2021年的39.8%,提升了21.8个百分点。
(三)大项目支撑稳发展。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和计划总投资逐年提升,2017年至2021年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分别是35、32、44、55和63个,计划总投资累计分别为178.66亿元、136.9亿元、173.6亿元、281.66亿元、331.7亿元,相较于与2017年的项目情况,2021年亿元以上项目相比增加了28个,增速达80%,计划总投资相比增速达85.7%,为工业投资增长提供助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造业投资比重下降。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几年,全县制造业投资总量较为平稳,但仍出现2020年制造业投资低于2019年制造业投资的倒小情况,从工业占比来看,近五年下降态势较为明显,从2019年的最高占比82.8%,下降到2021年的54.9%,究其原因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缓慢,无法匹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的投资增速,虽然总量相近,但占比被大幅下拉。
(二)部分行业内生动力不足。因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自身结构等问题影响,部分行业经济指标停滞不前,以县支柱行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和汽车制造业为例。一方面行业总产值止步不前,难以产生新突破,另一方面行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均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只有不断尝试,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加强内生动力,才能有长远发展活力,而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则是企业加速转型的必由之路,从投资角度分析来看,这两个行业投资力度均较弱,缺少内生动力,这也是导致行业总产值原地踏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 2 纺织服装、服饰业和汽车制造业占比分析表
单位:亿元、%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
纺织服装、服饰业总产值 | 100.4 | 81.85 | 90.03 | 78.76 | 94.3 |
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15.5 | 13.1 | 13.8 | 12.1 | 12.6 |
纺织服装、服饰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 | 0.7 | 2.6 | 1.1 | 1.7 | 0 |
两项比重差值 | 14.8 | 10.5 | 12.8 | 10.4 | 12.6 |
汽车制造业总产值 | 124.41 | 122.97 | 119.64 | 116.62 | 123.85 |
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19.2 | 19.6 | 18.4 | 17.9 | 16.5 |
汽车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 | 6 | 10.4 | 9.9 | 8.8 | 8.1 |
两项比重差值 | 13.2 | 9.2 | 8.5 | 9 | 8.4 |
五、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有效扩大工业投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工业投资能有效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正向带动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要注重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投资结构,盘活存量资产,致力于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业小巨人;同时依托地方资源和优势,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形成优势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地区竞争力,从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其他区域构成优势互补,形成沿海特色城市群效应。
(二)主动把握政策导向。政策影响着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把握政策导向就是跟随发展潮流。以清洁能源为例,目前全球正处于从高碳向低碳及净零碳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围绕碳中和将开启一轮新技术和新产业的竞赛。在碳中和的引领下,清洁能源将成为一个确定性强、长期的、广泛的产业机遇,呈现出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机会。海洋是象山最大的优势,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象山在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展上存在着各种新兴机遇,同时围绕着锦浪科技、日风电气、日星以及中广核、大唐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推进产业链完整化、现代化,打造属于象山的“金名片”。
(三)强化企业金融支持。加强对企业投资主体的金融支持和宏观调控,完善产业政策支持,有效缓解和破除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立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完善投融资服务系统,便捷企业贷款活动,增加融资业务范围,形成“投贷联动”。建立完善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产融对接机制,推动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从政府层面上帮助企业拓宽投资资金来源,从而推动工业投资进一步发展,最终正向反馈作用于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