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38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县教育局:

由我局协办的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预防中小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建议》已收悉,局党组高度重视,指定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对提案进行专题研究,现就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近年来,象山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基础性、预防性、教育性、帮扶性、救助性作用,认真履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职责,努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国家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一、纳入规划,多方联动,构建青少年普法大格局

一是落实普法责任。县普法办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将青少年普法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根据《关于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每年度印发《象山县有关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全面落实46个县级重点部门及18个镇乡(街道)重点领域内的普法责任,明确包含针对青少年在内的全社会普法目标任务、重点项目、进度要求,定期开展在校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师资力量。要求各级学校将法治宣传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落实道德与法治课教师5年轮训要求,配齐配优法治课教师,做到每学期法治教育“有课程、有课表、有教师、有教案、有特色”。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政法系统各单位与宣传、教育、关工委及工、青、妇等部门密切配合,从以往“单兵作战”变为“集团作战”,联合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举办“交通安全讲座”“消防体验”“模拟法庭”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普法主题活动,实现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凝聚合力,有效拓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渠道。

二、优质服务,创新实践,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质量

一是丰富法治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春泥计划、暑期假日学校、“12·4”宪法宣传日主题活动等一系列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宪法宣讲比赛、手抄报展览、创意漫画大赛、预防青少年犯罪承诺签名、模拟法庭等活动,大力组织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以发放普法宣传读物、举办法治讲座、现身说法、法治活动实践等警示教育活动,调动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预防青少年犯罪,引导其走向健康的人生道路。

二是配备专业师资。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成立十大学校安全法治教育专业讲师团,建立全方位点单式青少年普法模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活动。全面实行校园“政法干警+律师”双法治副校长制度,全县56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律师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通过“开学第一课”形式,向青少年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广“小小普法志愿者”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格局。

三是拓宽法治课程。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2.0”版试点工作,由团县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6家单位共同推动,在县外国语学校试点开展“法治教育‘1+N’系列课程”活动。“1”是指每一学期由专业人员给每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N”是指由学校《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给学生上课。法治课程内容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预防网络犯罪》等法律法规,并采用故事教学、情景模拟、案例研讨、法治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

三、整合资源,狠抓落实,营造青少年安全法治环境

一是搭建普法阵地。积极创建象山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谢才华剪纸普法工作室、红领巾税校、“禁毒+法治”等普法教育阵地,构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第二课堂”,推广体验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切实引导中小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目前,已成功创建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6个,县级10个。

二是加强环境整治。联合有关职能部门与学校共同开展“依法治校”,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治安、交通、“三厅一吧”、固定及流动摊点等重点问题,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广泛开展校园安全矛盾纠纷排查,注重加强对校园周边经营户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引导其自觉合法经营,维护周边环境。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教育活动、教育效果,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三是用心法律援助。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援助工作,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县司法局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纳入法律援助的重点工作,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援助律师专家库,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上的作用,对涉及青少年的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及时办理。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青少年法律援助案件30余件,有力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象山县司法局

2022年3月29日

(联系人:徐芳芳,联系电话:1373888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