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县政务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为目标,突出“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服务”三个重点,聚焦全域智治、数字赋能、“双减双提”三个导向,勇于担当责任,注重高效务实,努力在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县、共同富裕样板县中锚定位、争作为、谋地位,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提质提效。一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2.0改革。加快推进全域智治体系,推广应用浙江省“一网通办”平台,基本完成行政服务中心2.0标准化改造,全年2.0线下收件7.96万件次,一网通办率93.55%,位于全市前列。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农村社区海岛延伸,推进“智慧渔村”建设,打造海岛政银e家,实现烟草业务、公积金业务、渔民渔船业务就近办、就地办,加快“宁波办事”自助终端全覆盖,全县累计安装45台,其中海岛农村10台,“十五分钟”自助服务圈持续扩大。二是抓实“一事联办”改革落地。落实推进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56件事。探索实施司法处置不动产登记“一件事”,实现全市第一宗法拍房不动产登记“不见面办理”。扎实推进“渔业捕捞一件事”,全面推广“渔小二”系统、渔船全生命周期全流程“一网通办”,通过“渔小二”自助办证系统办理完成船舶审批事项2403项,办理渔船抵押贷款490项。创新推进民宿开办全流程智慧办应用,该项目已成功入选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平台“观星台”和宁波市数字政府多跨应用场景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第一批)。三是创新公共服务集成化改革。推动水、电、气全业务在基层营业厅的联动办理,全省率先实现水电气“三窗合一”改革,10月8日,县行政服务中心水电气综合窗口对外开放,通办水电气业务72项。四是扎实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全面指导各部门落地“跨省通办”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事项81项,设置“象山·鄱阳”“象山·万年”“象山·灵璧”通办窗口,实现三地高频业务“就地办”。五是深化产业项目“一链式”代办服务。构建形成县、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立足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制定出台《象山县重大项目落地“四张清单”实施办法》,强化完善重点工程、工业项目并联、承诺、容缺审批三大机制,有力推动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建成。

(二)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一是制定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认真贯彻《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和《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实施《政府采购共同监管工作细则》《农村产权共同监管工作细则》,逐步打造规范的执法领域制度体系。二是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完善公共资源数字档案归集,实现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开发投用不见面开标系统,实现30个基层平台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村交易产权改革,与农业农村局对接商定共同监管项目交易环节的监管责任分工,解决农村产权交易中的监管缺位和缺乏专业监管问题。三是推进招投标服务改革。积极推行“评定分离”评标办法,促进公平交易。争取县编办支持,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监管、共同监管职能划归,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工作。

(三)扎实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一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挥省级文明单位特色,打造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服务闭环体系,做实“首问责任制”,实行“容缺受理”,提供节假日服务、上门服务,完善老年人、军人、残障人士等特殊办事群体的服务机制,优化无障碍办事服务环境。二是实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管理内控制度、考评督查制度等重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一窗受理、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各项规章制度,上线中心大厅可视化系统,加强对大厅业务取号、办理数据的分析研判。三是进行智慧化改造。上线中心智慧导服系统,设置导服台,前移导服办事前移,指引办事群众、企业提供进门指引,减少办事时间。

二、2022年度工作思路

2022年,县政务办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利契机,认真贯彻县委“聚力一二五,走好共富路”的目标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放管服”和“数字化”为牵引,强化改革、服务、监管职能,统筹数字智治全域化、营商环境最优化、资源交易规范化、平台体系标准化“四化协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为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海上两山实践地、共同富裕样板县提供政务服务支撑。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数字智治全域化。持续强化政务服务统筹,坚持数字赋能、智能转型,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切实提升整体“智治”水平。一要深化“一张网”全域智治。全面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实现政务服务2.0全覆盖。以“区域布局,全域覆盖”为目标,推进政务服务2.0向基层、偏远乡镇、渔村拓展延伸,在中心村、特色村配备“宁波办事”自助终端设备,辐射周围其他村,实现“15分钟办事圈”。落实“一网通办”改革,优化功能布局,常态化应用浙江“一网通办”平台,争取2.0收件率达到90%。推动“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线下“收受分离、异地可办”。探索点对点通办合作,关注在象务工的外省户籍群众业务办理需求,与更多县市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政务服务的横向贯通,纵向联动。二要优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巩固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结果,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探索优化商事登记区、基本建设项目区等专区综合窗口建设,提供“一链式”政务服务。持续深化政务服务 “一事联办”改革,实现公共服务集成办理全覆盖,在全县域范围内推行“水电气”三窗合一改革。探索加入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数字电视、通信网络、市民卡等公共服务事项,推进公共服务事项全面进驻。加快基层公共服务移动端应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促进群众“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三要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持续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模式。建立健全“一件事”发现机制,关注企业群众实际遇到的痛难点,探索个性化“一件事”的建立与管理。深化政务服务“一件事”集成改革,建立“一件事”动态管理机制,优化司法处置不动产登记“一件事”,渔业捕捞一件事,民宿开办全流程智慧办,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等“一事联办”的流畅运行。

(二)坚持服务提效,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最优化。瞄准“营商环境最优县”的总目标,对标先进,深化改革,推陈出新,注重用户思维,大力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突出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统筹系统推进。一要推进审批模式迭代升级。配合资规等部门,抓紧实施“码上有地”揭榜挂帅改革项目,创新建立以“土地”为中心的多跨场景开发应用,协助完成多跨协同机制建立、业务体系梳理、流程优化、数据共享等工作,聚焦子场景,将抽象经验转化为成套治理体系。深化“一件事一窗办”改革工作,推动产业项目由并联、承诺、容缺审批向“云联审批”迭代升级,打破审批场地局限,缩短审批时限,实现减人减窗口的“双减”模式,努力实现流程再造、模式重塑,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二要推进工业项目审批再提速。精准分类项目类别,前移服务,主动指导建设单位同步开展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深化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简易低风险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快速审批,单幢先验制度、工业项目“桩基先行”制度。推进投资建设领域审批职能整合融合,探索审批决策条线的科学、快速决策。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工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政府审批用时的二次提速。三要推进中介机构服务管理数字化改革。全面推广网上中介超市,实现政府投资项目购买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以内且未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包括未通过政府采购途径)的中介服务都通过中介超市选取。深化中介超市建设改革,构建中介机构服务管理一体化数字平台,实现中介引进、服务管理、诚信建设、考核评价等全流程数字化、一体化、便利化,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坚持管服结合,加快推进资源交易规范化。统筹推进县域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形成“一云统揽”“一平台服务”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新格局,构建法制化、规范化、公正化市场环境,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一要加快推进招投标全流程数字化。加快数字赋能,积极争取建设“不见面”评标系统,不断完善“1+30”“不见面”开标体系,落实交易数字化档案管理及数字见证服务,规范完善“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机制,加快构建全过程不见面招投标平台,努力推动时效再提、流程再造、模式重塑。二要做实农村产权交易。以农村集成改革“一子落”带动乡村振兴“全盘活”,全面运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全覆盖。围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闲置房线上交易模式,进一步拓展农村产权交易领域,盘活闲置资源,激活沉睡资产,促进价值重估。推广农村产权“微拍”系统,实现县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项目线上交易率达80%以上。三要创新海洋产权“智慧交易”。围绕“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深化海岛、海域、滩涂等海洋产权交易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全流程数字化交易模式,建立健全海洋资源价值实现、转化机制,打造“象山模式”,争创全国示范。顺应“双碳”发展趋势,探索研究海洋碳汇交易。四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模式改革。根据市级指导,建立健全监管执法标准化推进《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配套制度建设,完善自身队伍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完善小型平台管理,推进农村交易产权共同监管。继续加大招投标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推进招投标“容缺受理”“投标保证金”“捆绑考核项目服务对接”的常态化良好运行。

(四)坚持智慧支撑,加快平台体系标准化。坚持以人为本、信息惠民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构建县、镇、村三级平台体系标准化建设,利用大数据资源和信息化手段,构建“大集中、大整合、高共享”服务平台,健全便民亲民服务,推动政务大厅向“政务综合体”转型。一要加快打造标准化全域服务体系。优化顶层设计,基于象山县地理分布和规划,打造企业群众最小办事圈,做好上级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稳步推进行政审批权限下放,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站)为分阵地,强化政银合作、政企合作,全方位构建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二要加快打造新型化政务服务模式。优化大厅功能布局,统筹推进中心大厅标准化建设。微改造大厅格局,构建以“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区和后台审批协调中心为一体的“三区一中心”功能区域建设。加强中心大厅文化氛围建设,引入自助咖啡机,布置人文图书角、休息等候区、直饮水供应点、报刊栏等,营造温馨氛围,打造“政务综合体”。实现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办事互通、线上云端与线下实地功能互补、窗口服务与自助服务两者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三要加快打造智慧化服务场景。提高中心智慧管理水平,加强对办件数据的综合研判。搭建中心大厅智慧化管理平台,设置智能导服、智能预警、办件明细、人流监测、车辆监测、数据分析等模块,完善可视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建立健全“好差评”机制与系统的有机结合,提升主动评价率,分析差评数据,形成闭环反馈链条。结合数据分析,了解办事群众画像,提供精准服务,提升智能管理水平,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促进办事大厅“空间效果、管理效益、服务效能、办事效率”四个大幅提升。四要加快打造专业化政务服务队伍。提升人员素质,打造政治思想好、业务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专业团队。组建年轻化政务服务队伍,督促各进驻单位配备不低于25%的年轻在编干部。设立综合导办服务岗,推动服务前移,强化网办掌办综合导办人员力量,定期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职业操守、服务礼仪等教育培训,深化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评级制度,强化在线考核评价。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重视人员的成长进步和心理健康,培育各类先进典型。

(五)坚持党建引领,保障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使命任务,深入开展“象政务·心服务”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一要坚持政治首要标准。认真落实“五强”领导班子和“五个政治”要求,始终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及“三会一课”等制度,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二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政务服务事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以交流讨论、专题研讨、特色宣讲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对政务服务工作政治属性的认识。实施“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选树学习能手。创新队伍激励关怀机制,形成争先创优工作氛围。深化“党员先锋岗”建设,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强化制度建设和规范性管理,柔性提醒,激励干部的内在驱动力,刚性处理,严肃处置“底线”“红线”行为。三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活动,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你难办、我帮办”“阿拉专家先锋助跑团”“企业开办全程代办”一支部一品牌活动。深化“企业服务顾问团”,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高效解决企业问题。以基层组织为载体,打造政务服务难办事项的象山模式。四要抓牢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分管科室的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加强风险防控,全面深入细致单位内部和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常态化抓好廉政谈心谈话。通过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专题报告、参观党廉教育基地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象山县政务服务办公室

2022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