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态环境局>政务资讯>业务资讯
象山深耕“蓝色海湾”建设打造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共富样板入选第二批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
发布日期: 2022-04-27 15:34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2 年 4 月 21 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象山深耕“蓝色海湾”建设打造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共富样板成功入选。

象山县三面环海、两港相拥,与佛罗里达、墨西哥湾、夏威夷这三大世界疗养胜地同处北纬30度上。近年来,象山县以“海洋强县、美丽富民、都市融入、变革驱动”为战略引领,持续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强陆海统筹污染防治,完成花岙岛“蓝色海湾”建设和东门岛整治修复,开展韭山列岛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抢救保护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建成“美丽港湾、生态岛礁、绿色海岸”的美丽半岛。同时,紧抓亚运承办机遇,通过高品质打造“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城市品牌,串联起北纬30度黄金线上象山独特的山海风光、半岛风情、渔家民俗等美丽资源,建设独具象山辨识度的“海上两山”实践胜地,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县。

一、陆海统筹治理,擦亮生态底色。强化海洋源头治理,严把项目审批关,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并严控陆源污染物排放。象山制订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方案,按月开展监测,累计整治排污企业193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方位开展“三清三美”行动(清洁田园、清洁山体、清洁水面;美丽村社、美丽廊道、美丽港湾),高质量打好治水治污攻坚战。同时,严格实施违规养殖清退工作,共清退韭山列岛保护区内150亩深水围网养殖、花岙岛国家海洋公园重点保护区内185.5亩紫菜养殖。

二、整治蓝色海湾,建设海岛公园。2016年6月,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被列为宁波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重点项目,通过对海岛生态修复,激活千年古樟、万年石林、鹅卵石滩等资源,复原自然风貌,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东门岛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作为宁波市“陆岛统筹”精品项目,实施了主要包括废弃物处理、海岛植被修复、滩涂岸线修复、生态旅游景观修复、海洋文化保护及特色渔村修复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修复海岸线93.1千米,整治修复和保护海岛5个、滨海湿地220公顷。2020年,随着“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的全面完工,作为省级十大海岛公园之一的花岙岛,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振兴。2021年,海岛公园创建范围及联动区内接待游客32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3亿元。

三、实施数字鸟岛项目,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曾在韭山列岛出现又消失的中华凤头燕鸥,因极为罕见、踪迹神秘而被誉为“神话之鸟”。据鸟类学家2011年调查,这种鸟类全球数量不足50只,从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象山县于2013年启动了中华凤头燕鸥监测与招引项目,在象山县政府和韭山列岛保护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凤头燕鸥数量达到150只。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孵化繁殖基地,该保护工程也荣获了自然保护地领域最高奖项“全国野生动植物卫士奖——先锋卫士”。2021年,铁墩岛招引保育场的中华凤头燕鸥成鸟最多时有84只,创下了全世界该鸟种一次观测数量的新纪录。2022年,象山县启动数字鸟岛智慧监测体系建设工程,探索韭山列岛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中华凤头燕鸥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及时掌握中华凤头燕鸥的生活繁殖情况。

四、借力亚运承办影响力,加速美丽经济转化。象山借力承办2022杭州亚运会帆船帆板与沙滩排球赛事契机,全面打造国内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海洋运动中心。积极推进“山上、陆上、海上”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建成运动基地4个、省级以上营地3个,成功举办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帆船比赛、全国半程马拉松、青少年沙滩排球等大型赛事,以及“驾着帆船看象山”、长三角滩涂赶海趣味运动会等体旅融合活动,积极推动体育赛事经济发展。同时,倾力打造“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的城市品牌,重点做好“IP、流量、体验”三篇文章,推动象山成为“万象山海、千年渔乡、百里岸线、十分海鲜、一曲渔光”有机叠合的网红打卡地,加速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2021年象山共接待游客441.16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实现273.79亿元,以全国第四位入围“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