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
你们在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2号提案《关于轨交背景下象山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象山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协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规模持续增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浙江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浙江省全域疗休养发展十佳县、2020浙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佳县等称号,荣列2021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四名。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也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比如发展重点有待进一步聚焦,缺少“国字号”高等级旅游景区及度假区;在传统旅游业态升级、体验升级、服务升级、数字管理升级等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受到严重打击,在轨交背景下,急需全县上下共同谋划和推进象山滨海旅游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1.优化改革服务供给。旅游交通是象山全域旅游的重要基础,也是象山旅游发展的主要短板之一。2018年我中心会同县交通、规划部门编制出台《象山县旅游交通专项规划》,我县旅游交通将以“快进快出、慢游久留”为目标,按照铁路与轨道交通网、公路交通网、水上交通网、通用航空网“四网并举”,县域、区域、景区“三级集散”的要求,着力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强化管理、公交优先、智慧多元”的要求,着力完善旅游公交、自驾游、智慧交通、交通安全等四大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近来,随着《象山县旅游交通专项规划》的落实,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得到不断完善:旅游服务三级集散体系基本构成,建成客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戴港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景区、旅游乡镇、旅游村庄等咨询服务体系全覆盖,2021年成功创建6个省级驿站,下步在主要轨交站点设计中将融入游客服务功能;公共交通不断丰富:开通旅游公交专线5条,启用象山机场航站楼;对外大交通不断拓展:积极谋划象山港二通道和大东海高速,其中象山港二通道已列入宁波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实施类项目。
2.统筹打造滨海旅游经济带。为打造“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示范工程,我县“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海上两山”最美风景道建设,串联起我县最高品质的滨海旅游资源。建设目标是通过“海上两山”风景道,实现与文化保护、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的融合,成为集交通、自驾、旅游、产业功能于一体的最美滨海旅游风景道、海岸线整治修复示范工程、国家旅游风景道标杆、中国海洋渔文化最佳体验道路,助力象山打造国际性休闲旅游胜地。今年将重点推进沿东海岸风景道和环蟹钳港风景道两个示范段建设。关于沿线轨道站点的谋划,目前由县铁路建设办公室牵头正在委托北京睿意德、西南交大TOD研究中心等专业单位研究布局宁波市域铁路象山段沿线产业布局及周边区块综合开发工作。象山人民广场TOD综合开发城市设计已启动国际竞赛,我县将以象山人民广场TOD综合开发为契机,实现对城市核心地区的功能更新与升级,营造一个更具辐射能力的公共服务核,一个兼具吸引力与地方特质的城市中心,以响应、推动地方发展能级的跃升。
3.做精做强滨海旅游。我县将全面迎接并融入亚运时代、海洋时代、轨交时代,旅游业面临新需求、深融合、高技术、高质量、佳机遇等发展新趋势。全县旅游工作将贯彻落实“海洋强县、美丽富民,都市融入、变革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九大行动计划、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打造,努力做好“IP、流量、体验”三篇文章,大力建设长三角海洋旅游目的地。一是坚持项目导向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支撑。加快两大“国字号”龙头景区(度假区)创建力度,力争完成半边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大力推进石浦渔港古城二期、中国渔村二期、花岙海岛公园、阿那亚·象山海岸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完善产品业态拓展游客流量。着重打好“文旅、体旅、康旅、农旅、商旅”五大融合产品组合拳,推进“奔赴山海”最美岸线场景、“舌尖意境”主题美食场景、“户外风尚”健康运动场景、“海上桃源”休闲度假场景、“影视风华”沉浸体验场景等新消费场景建设,打造宁波微度假首选地。三是加大品牌宣传营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围绕“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品牌,切实转变营销方式,进一步提升象山旅游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象山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象山县旅游发展中心
2022年5月27日
(联系人:楼继梁,联系电话:1395833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