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章刚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议的54-2号提案《关于打响“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网红景点”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旅游工作的关注与支持。经研究协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围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海洋、生态、文化”优势,贯彻“海洋强县、美丽富民,都市融入、变革驱动”战略,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推动旅游品牌营销,切实提升旅游发展环境,努力做好“IP、流量、体验”三篇文章,全力建设全国知名的海洋休闲度假目的地。一是积极应对后疫情时期游客对重视健康、亲近自然等旅游消费偏好,借势借力、系统谋划,以新视野提出“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这一更具年轻态、更有传播力的滨海旅游新IP。二是牢牢抓住游客锐减这一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往年游客年龄、来源等特征,紧扣后疫情时期游客群体、出行模式的变化,创新营销方式,线上线下结合,精准导入目标游客流量。三是立足只有游客而留客不多的实际,通过抢抓疗休养市场、升级影视体验、开发滨海运动产品等路径,让更多的游客转变为留客,进一步带动消费增长,全面升级疫后旅游体验。
同时,围绕“IP、流量、体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比如IP品牌体系尚未完善,虽然通过前期的大力营销,“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已经有了一定的知晓度,但是品牌影响力尚且不足,宣传推广范围有限;IP产品体系支撑不足,缺乏核心旅游产品和业态,海岸线观光体验打卡产品支撑不够,IP打卡基础配套设施系统不够完善;一大批旅游网红点、新业态项目受到市场热捧,但具有一定风险性,且行业标准、运营规范暂不完善,等等。您提出的《关于打响“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网红景点”的建议》,问题分析深入全面,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如何更好地打响品牌知名度、完善“网红景点”管理提供了宝贵参考。目前,我中心正从四方面谋划推进相关工作:
1.突出特色,打造IP核心“网红”产品。从游客体验、游客想象的层面研判,打造一条“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自驾风景道和绿道网络系统,可最快地支撑起“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IP的形象。针对交通的亲水性不足,滨海景观特色展示不足,多元文化无法彰显等问题,打造一条“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全域风景道+绿道网络系统,将“神笔马良计划”和“海上两山之路”建设有机结合,通过门户景观、公路驿站、景观阳台、自驾车营地、旅游导览等工程建设,构建完善的风景道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一批象山最美海岸线网红美学打卡点,提升象山最美海岸线城市品牌形象与文旅美学品质。
2.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十三五”期间我县全面启动国家级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旅游+”“+旅游”,全力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渔业、文化、影视、体育、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影视文化+旅游、渔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餐饮文化+旅游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海洋旅游、影视旅游、乡村旅游为龙头,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为补充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十四五”期间我县旅游业发展将以高质量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文旅、体旅、康旅、农旅、商旅、交旅”六大融合,推动旅游与文化创意、体育、康养、农业、渔业、现代科技、交通等产业和要素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融合层次,全面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促进“网红”变“长红”。
3.精准引流,提高文明旅游水平。一方面,加大我县核心景区景点的宣传营销力度,把较为成熟的景区景点包装成“网红点”。加快推进“舌尖意境”“户外风尚”“都市桃源”“影视风华”“文化雅集”等五大滨海都市新消费场景打造,建成一批吸引年轻人消费的旅游新业态产品,目前影视城的剧本杀、东海半边山天幕山居营地、海之湾星空营地、西沪滨海营地、饭桶山精致露营、大目湾内湾游艇基地、东陈乡的都市研学农场等一系列产品业态已打造完成。同时,我县近期正在谋划“周末嗨象山”活动,详细研究制定和推介象山周末度假线路,进一步宣传推广加大引流。另一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引导,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倡导“无痕旅游”“文明旅游”,引导游客遵守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4.规范管理,压实安全监管责任。目前,各有关乡镇逐步引入专业团队规范网红点、露营地的推广运营。我中心将进一步在重大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前,常态化开展旅游安全督查,落实督促各镇乡(街道),加强对滨海、涉水、涉山等区域游玩热点、网红打卡地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一是以人为本,落实人防。对涉海区域划定重点部位,设置拦阻措施,增设指示牌。督促各镇乡(街道)增加动态管控人员力量,发动村干部等参与巡逻。二是以物为基,巩固物防。对海边的礁石区域设置硬隔离(如栏杆、警戒线),关闭小型未开发沙滩和礁石区域。统一巡查工作人员标识(如背心或红袖章),增加管控辨识度。加强温馨提示,增设一些人性化安全提示标识标牌,配备循环播放安全提示的广播设施。三是以技为器,提高技防。加强瞭望台、瞭望员配备,可根据游客流量来增减。增加入口处、礁石区的监控设施。同时,将督促乡镇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县应急局和我中心积极推动社会救援队与乡镇结对,一个社会救援队结对两个乡镇,靶向定位救援。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救援队的作用,在突发情况下提供应急救援和其它相关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象山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象山县旅游发展中心
2022年5月31日
(联系人:楼继梁,联系电话:1395833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