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于6月10日入梅。据气象预测,梅雨量220-250毫米,接近常年值,但降水集中度高于去年,可能出现局地洪涝或内涝。截至6月13日上午,我县平均梅雨量60毫米,其中最大为鹤浦、墙头、石浦等地,雨量达70-80毫米。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近期,我国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高降雨、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预警预报水平,加大交通疏导力度,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灾害发生后,要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灾,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的同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省、市防指高度重视,要求切实做好梅雨期防汛工作。为切实做好梅雨期强降雨和洪涝防御工作,县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如下通知: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压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考察时讲话精神,按照省、市防指办关于梅雨期防汛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和侥幸思想,落实落细防汛防台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责任制,各类基层责任人要按照要求及时进岗到位,认真履行职责。要强化防汛物资准备和人员准备,按照基层防汛体系标准化的要求,配足配齐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强化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备勤,落实物资准备和避灾安置场所再检查,对重点部位、重点地区、重大风险隐患点提前布防,做好随时抢险救援的准备。
二、强化预警,及时有效应对。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要加强暴雨、洪水、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加密预报频次,细化颗粒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临灾预警特别是橙色、红色预警时,要立即“叫应”主要党政领导和基层防汛责任人,牢牢把握主动权。要认真吸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教训,按照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果断采取“五停”和人员转移等避险措施,切忌等一等、看一看,以工作的确定性来有效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
三、突出重点,全面落实管控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对照“六个必须”要求,对再排查再整治中未完成整改的风险隐患要加快整改进度,确保6月20日前全面完成。要聚焦“八张风险清单”,动态滚动排查风险隐患,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全面落实闭环管控。要强化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落实好降雨期间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转移等措施。要强化城市内涝防范和城市安全运行,特别是对隧洞、易涝区等要加强巡查和交通管制,落实好地下空间、高空作业、临时工棚、塔吊、危旧房等安全防范措施,做好“五断”等极端情况应对。要强化涉水工程保安,督促涉水工程落实度汛措施,加密巡查高水位运行水库、屋顶山塘和江河堤防等工程,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各地要强化数字化平台的实战运用,实现对人员转移、责任人到岗履职打卡等精密智控。要强化实战演练,按照防汛全流程闭环管控的要求,各地根据当地防汛实际,突出问题导向,进行再演练再落实,确保应急指挥体系运转顺畅、防汛隐患可溯可控。
四、加强值守,严格信息报送制度。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应急期间严格按预案要求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力量和应急备勤力量,保证各地视频指挥室24小时常态值班;及时掌握情况,并严格落实“六问”抽查机制,督促基层防汛责任人进岗履职。气象部门一旦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后,各乡镇(街道)要抽查相关责任人,并将抽查结果于次日8时前上报到县防办。要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有关规定,及时报送信息,坚决做到重大情况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