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计局>政务资讯>统计分析
2022年上半年象山农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 2022-08-14 16:07 浏览次数: 字号:[ ]

今年以来,象山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上半年全县“三农”战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深化科技服务,很好地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象山农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51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5.2%,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2.45、1.58、3.46、37.32、2.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8.2%、4.2%、5.2%、6.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31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29.78亿元,同比增长均为4.8%。(详见表1)

12022年上半年产值及增加值情况表


现价(亿元)

可比价增幅(%)

农业总产值

57.51

5.21

1.种植业

12.45

4.10

2.林  业

1.58

8.18

3.牧  业

3.46

4.17

4.渔  业

37.32

5.82

5.服务业

2.70

5.96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31.31

4.80

从产值构成来看,上半年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21.6:2.8:6.0:64.9:4.7,渔业比重高居第一且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对产值的贡献率高达70.4%,拉动产值增长3.7个百分点。近三年由于受到猪价的震荡,畜牧业现价产值逐年递减,从2020年的5.53亿元下降到3.46亿元,产值的比重从10.6下降到6.0。(详见表2)

表2:2020-2022年上半年农业各产业产值比重情况表

亿元、%

年份

2020年上半年

2021年上半年

2022年上半年

项目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农业总产值

52.22

100.0

55.22

100.0

57.51

100.0

1.种植业

10.8

20.7

11.61

21.0

12.45

21.6

2.林业

1.37

2.6

1.46

2.7

1.58

2.8

3.牧业

5.53

10.6

4.67

8.5

3.46

6.0

4.渔业

32.24

61.7

34.97

63.3

37.32

64.9

5.服务业

2.28

4.4

2.51

4.5

2.70

4.7

二、农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种植业产能有效提升

上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现稳步有增,大多数农作物旱涝保收,增量保产。

1.粮食扩面增产。在惠粮政策、“非粮化”整治工作推动下,粮食产销形势向好。根据调查队初步核定数据,谷物、豆类、薯类播种面积同比分别增13.1%、4.1%和3.9%,全县春粮总产量6302吨,其中小麦4349吨,同比分别增6.9%和5.8%。粮食销售价格略有上涨,小麦市场收购价1.4元/斤、国家收购价1.43元/斤,分别比上年上涨0.1元/斤、0.05元/斤,县国有粮库收购入库1491吨。

2.蔬菜平稳增长。上半年,蔬菜面积、产量实现“双增”,种植面积6.36万亩,收获产量10.07万吨,同比分别增2.4%和3.6%,蔬菜产值3.87亿元,同比增3.5%。在国内疫情回稳和消费拉动的大环境下,上半年蔬菜市场销售形势较好,蔬菜批发价比去年同期上涨10%,种植效益可观。

3.水果增幅显著。上半年水果总产量8.8万吨,同比增7.0%,其中枇杷产量0.9万吨,同比增幅高达156.5%,拉动水果增长6.7个百分点。果用瓜种植面积1.9万亩,产量3.7万吨,面积与去年持平,产量增1.9%。杨梅、桃子等其他园林水果均呈小幅减产趋势。

4.油菜籽增播增产。受政策激励,全县油菜籽播种面积1.53万亩,收获产量1598吨,同比分别增44.1%和80.0%。上年受寒潮影响单产84公斤,本年增至105公斤,单产仍低于市平均,原因是种植观赏类油菜为主,新增面积大部分种在非农化整治土地上,地力水平不够,成本投入较少。

(二)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上半年,我县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有序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林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1.绿化造林扎实推进。全力落实我县百万亩国土绿化年度任务工作,上半年全县已累计完成新增国土绿化造林面积0.77万亩,百万亩新增森林认定、验收上图面积2.7万亩,分别完成任务量的117%和104%。

2.森林质量稳步提升。围绕省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方案及年度任务,积极开展森林抚育项目地段规划谋划、技术指导服务和组织实施,全县已累计完成森林抚育项目实施面积4000余亩,是任务6000亩的67%。

3.鲜笋效益继续提升。据林业部门数据显示,全县鲜笋产量1.27万吨,增长11.5%,实现产值0.8亿元。

(三)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

上半年,我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生猪稳产稳价工作,做好“象山白鹅”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实施工程,促进畜牧生产平稳发展。全县肉类产量9082吨,其中猪肉7234吨,同比分别增14.0%和19.2%。

1.生猪出栏激增。上半年全县生猪饲养量20.59万头,其中出栏8.38万头,同比分别增4.0%和10.6%。能繁殖母猪存栏1.16万头,同比下降5.5%,由于前两年生猪行情较好,2021年末饲养量达到峰值,叠加猪价大幅下降、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第二季度生猪产能强烈释放,当季出栏增幅22.6%,拉动畜牧业当季增长14.1个百分点。目前生猪均价为16.5元/公斤,按毛重150公斤测算,每头净亏损165元,而去年同期每头净利润1485元。

2.家禽生产持续下行。上半年,全县家禽存栏101.13万羽,出栏78.77万羽,同比分别下降10.4%和6.5%。禽肉、禽蛋产量1675吨、4952吨,同比分别下降1.9%和10.2%。受疫情影响,禽肉的需求量减少,养殖行情比较低迷,扩养计划搁置。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部分养殖户进行产业融合探索,逐步形成孵化、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模式。

(四)渔业生产增速放缓

据县水利和渔业局统计,上半年我县水产品总产量20.91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14.18万吨,同比增长3.6%;水产养殖产量6.16万吨,同比增长12.2%。

1.海洋捕捞稳中略升。近年来,通过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举措的持续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恢复效果比较明显。上半年,海洋(含远洋)捕捞产量14.75万吨,增长3.5%。由于1-4月,柴油同比上涨77%,人力成本同比上涨10%等原因,渔船出航率下降,随着减船转产工作的推进,捕捞产量增速放缓。5月份进入禁渔期后,钓具渔船及休闲渔船达到60艘,月度产量能达到1200吨左右,减缓捕捞产量下滑幅度。

2.水产养殖稳中向好。上半年,海水养殖产量5.66万吨,淡水养殖0.47万吨,同比分别增12.2%和9.9%。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海水池塘主要以梭子蟹为主,与去年同期持平,但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6%;浅海放养主要以紫菜与海带为主,由于天气原因,产量同比下降,但价格翻倍;海水鱼类、蛏子等目前在放苗阶段,养殖形势比较乐观。

三、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种植综合效益依然偏低。受俄乌战争、新冠疫情、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我县粮食生产成本大幅攀升,其中肥料、农药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50%以上,土地租金从去年的600元/亩上涨至700元/亩,最高涨到1200元/亩,进一步削减了种粮效益。去年年底持续多雨寡照天气,推迟了大小麦、早稻等播种,上半年整体温度偏低,早稻前期生长普遍偏慢,影响后期产量的形成。

(二)垦造耕地难度不断加大。从实地调查摸底情况来看,因各类生态红线管控,适宜土地开发的后备潜力资源越来越少,土地开发政策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上级部门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越来越严格,对垦造耕地工程质量、土壤、耕作种植等方面复核验收要求越来越高,时间跨度长,再加上财政补助资金来源不足标准不高、非粮化政策、耕作种植管护以及各类问题整改等等问题因素,导致乡镇、村及老百姓对土地开发积极性不强,后备资源难以落地组织实施。

(三)海洋捕捞增产压力增大。今年3月底开始,我县按照农业农村部减船转产政策要求,开始实施渔业减船转产行动。截至6月15日,已收到申请材料并审核、船检勘验、公示通过520艘,拆解完成363艘。生产渔船数的减少,对海洋捕捞的产量的增长造成影响,第二季度已出现了同比下降8.1%的情况,预计三季度及全年的增产压力更大。

(四)畜牧业仍持谨慎观望态度。生猪经过第二季度的抛售,母猪存栏量的减少,以及价格下行趋势、饲料、人工及防疫等成本上涨等因素叠加作用,多数生猪养殖企业没有扩大养殖规模的计划,增养动力不足。上半年家禽存栏减少11.6万羽,根据部门预测蛋鸭、肉鸭、白鹅增产依然乏力,虽然苗鹅价格有所上升,但盈利空间依然有限。

四、趋势判断和对策建议

目前农业经济形势比较稳定,早稻已经开镰,从实割实测样本地块评估预计单产500公斤/亩,高于往年。在政策推动下,连作晚稻种植面积有望扩大,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情况稳定。上半年主要畜禽存栏量有所下降,根据养殖规律第三季度的出栏量预计少于上年同期。经过数月休渔,渔业资源得以恢复,八月份开始有些品种可以开捕,但捕捞产量预计增速持续放缓。以梭子蟹、大黄鱼、罗氏沼虾为主导的养殖产品,如果后期没有受极端天气影响的话,效益比较乐观。综上所述,三季度的农业经形势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下阶段,各农口部门继续指导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安全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一是聚焦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稳定发展。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加快落实粮食政策性补贴,大力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积极示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高效模式,力争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目标。二是强化科技强农,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保障种子储备供应,做好粮油类等主要农作物种子调运供应,加强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指导,开展马铃薯脱毒选育、彩色水稻制种、彩色油菜筛选等工作。提升上级部门对水产种业科研、生产等政策扶持力度,使部分水产种业公司尽快走出发展的瓶颈期,改变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三是筑牢安全底线,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减少灾害损失。紧紧绷牢渔业生产安全这一根弦,坚持科技兴安理念,加大渔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筑牢渔业生产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