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全力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

发布日期:2023-01-13 09:04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1月10日,县人民法院将9名欠薪人员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进行了公开曝光。春节临近,这样的“溯源追责”极大地震慑了欠薪人员,也给众多劳动者维权带来了希望。去年,我县共为1400余名劳动者追回欠薪3200多万元。

围绕“象山无欠薪”这一建设目标,我县已构建“县乡两级纵向联动”“部门乡镇横向协同”的根治欠薪工作网络,建立县乡两级劳动保障监察专业化分工机制,人社、法院、公安、住建等部门和属地乡镇建立应急联动、联合会商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还将“象山无欠薪”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体系,对属地乡镇实行重点工作扣分制考核,对行业主管部门按“一家一标准、按责定分数”实行差异化考核,考核过程还实行黄灯提醒、红灯警告,压实主体责任。

去年,我县依托浙江省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实行在建项目“清单化”管理模式,建立问题隐患库,对欠薪隐患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介入,实现劳动用工精准聚焦、系统施治。实施在建工程项目“三阶段”验收机制全程掌握各阶段工资支付情况,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实行“无隐患零报告、急事急报”阶梯式风险防控模式,将欠薪隐患“关口前移”尽早转入纠纷调解模式。

针对建筑领域欠薪顽疾,我县推行“一案双查、溯源追责”办案机制,既查欠薪案件本身,追究直接欠薪责任主体;也查欠薪项目六项长效机制落实情况,追究各方主体制度落实不力责任,明确“启动标准、查办溯源、定责处罚、回头查看”四个实施环节,开出 “源头防治、过程管治、标本兼治”的“治欠”良方。

按照“警告一批、处罚一批、威慑一批、教育一批”的思路,一方面,我县对欠薪零容忍,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从严从快立案查处,通过浙江政务网、信用宁波等网站平台公开曝光欠薪违法行为,健全“恶意欠薪”和“恶意讨薪”两个黑名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有效打击”的惩戒格局。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在线申请,可对符合条件违法行为进行信用修复,有效引导企业珍惜名誉、珍爱信用。去年,我县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4件,企业主动化解投诉48件,2家企业通过申请实现信用修复。上个月,象山县“安薪指数”得分99.97分,已连续多月实现全市排名第一。(记者 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