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助联体“象”心力 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发布日期:2023-10-11 09:41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昨日,从县民政局了解到,我县已建成县级助联体1家,乡镇级助联体服务站18家,村(社区)级助联体服务点386家,全面推进完成三级助联体建设。助联体工作推行以来,已开展各类救助帮扶活动35场次,组织开展社工专业督导个案分析9场,服务对象达3000余人次。

助联体即“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主要聚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县按照“五个帮”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力量,整合政府救助力量、群团组织帮扶力量、志愿慈善爱心力量,依托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为困难群众有效链接救助、慈善、志愿等帮扶服务资源。

众人拾柴火焰高。“助联体”工作的提质增效,协商共治工作机制起到了凝聚合力、巩固提升兜底保障成果的作用。其中,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更是强化了救助职能部门间的联动互通。专职人员、兼职人员、联络员等各司其职、共同发力,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等多方力量,以政策衔接、资源统筹、业务协同、数据共享、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社会救助服务。此外,建立议事会商制度,每季度定期开展议事会商,对个案进行“一事一议”。

不仅如此,我县助联体还横、纵双向延伸触角,搭建形成了贯穿县、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的救助服务网络。横向联动救助职能部门,纵向整合县益园、乡镇社工站、村爱心驿站等线下场地资源,深入推进三级助联体实体化运作。值得一提的是,横向21个部门共计69个惠民救助政策和各社会组织开展的救助服务,形成的“两张基本清单一张网”,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相兼容、基本生活救助服务与专业化救助服务相融合。

如何利用“清单”开展工作,让救助服务供需匹配?“五社联动”搭建起了困难对象需求与社会组织服务桥梁。据了解,目前共有20个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结对式”清单;各镇乡(街道)助联体根据辖区具体情况,推出12个特色化服务“项目式”清单;村社群众代表按照“双向选择、友好协商”的原则建立了53个“个性式”清单。“项目式”“结对式”“个性式”三张救助服务个性化清单的建立,实现救助服务资源高度有效匹配。

“一星一益”公益咖啡项目,将咖啡义卖所得的善款用于助力困境儿童“微心愿”; “结对认亲,特困老人乐开怀”项目,志愿者定期服务特困老人;“公益帮扶助共富”项目,通过“输血+造血+活血”三管齐下,助力困难对象搭上“共富班车”……我县打造的“心心‘象’联”助联体品牌,推出各类品牌项目,更是打破原本单一的物质救助模式,将帮扶以项目化的形式呈现在“助联体”内,精准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难题。去年以来,发布18项救助服务项目,采集并解决困难群众帮扶需求670余个,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下步,我县将加快推进“助联体”工作,坚持数字赋能,有效链接救助、慈善、志愿等帮扶服务资源,围绕自身定位、辖区资源、服务优势等,打造象山智慧救助、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记者 王妙红 通讯员 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