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半岛,风景如画。(记者 周科 摄)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日前,走进石浦镇新鹤村,入眼皆是变化,处处都是新景,一幅生机勃勃、彰显半岛风情的富美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新鹤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形似鹤,由此得名。因所处区位交通不便,全村600多户村民大多靠捕鱼为生。随着半边山度假区的开发,这个小渔村才慢慢进入了人们视野。尤其当亚运沙排中心落户半边山这个好消息传来时,新鹤村又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
新鹤村乘着“亚运”东风,对村容村貌“微改造、精提升”,“内外兼施”迭代升级,一跃发展成为了网红滨海旅游度假胜地。追本溯源,该村“高颜值”精彩蝶变,不仅受益于紧邻亚运场馆,更得益于我县深化“千万工程”形成的系列经验举措,历经起步、深化、升级、迭代四个过程,持续“升华”了乡村颜值和气质。
当前,沿着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一路驰骋,人们会惊喜地发现,浪潮奔涌澎湃,在金沙海滩的留白处,在枕山面海的乡野一隅,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满目皆是新时代的“万象山海图”。
20年前,“千万工程”的春风吹拂浙江大地,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我县也掀起了一系列农村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第一阶段的乡村整治中,墙头镇方家岙找到了发展的“最优解”。这个大雷山脚下的小山村,率先脱去“脏乱差”的旧貌,换上“洁净美”的新颜。
“打造美丽环境,改建农家客栈,发展美丽经济。”2012年的一个寻常夜晚的决定,堪称方家岙的“命运齿轮”。之后,一幅生态宜居环境美、产业兴旺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渐渐展开,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未来乡村等众多荣誉接踵而至。
从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小渔村,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示范村”,不仅方家岙尝到了甜头,泗洲头墩岙村、涂茨镇旭拱岙村等村落也先后迎来了新机遇,类似这样“美丽转身”的故事俯拾皆是。
农村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县以“千万工程”为起点、以乡村振兴为基点,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惠民工程,勾勒了城乡美丽新画卷,不断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0年起,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行“一户多宅”集中整治,并创新实施村庄梳理式改造,同步抓好拆后空间利用文章,走出了全省美丽乡村“低成本、易推广、可复制”的象山模式。
2016年,我县统筹实施美丽集镇、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美丽乡村示范乡镇、风景线和示范村、县级特色村等分类创建,获评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
2019年,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环境美、发展美、生活美”要求,深入开展美丽城镇、美丽村庄、美丽走廊、美丽河湖、美丽农田、美丽园区、美丽牧场、美丽庭院、美丽村居、美丽民宿等系列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半岛美丽大花园建设,使城乡面貌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时至2021年,我县集中开展城乡品质“三清三美”行动、共同富裕“两线两村”建设和亚运城市美丽乡村行动等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美化“六度空间”,全面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加快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滨海风情的乡村。
坚持以滨海风情特色为导向,组团打造、联片发展,集成打造一批展现“山海风貌、田园风光、半岛风情”的美丽乡村示范窗口。“让乡村更像乡村”,这是“千万工程”重塑乡村的要义之一,也是象山乡村20年来不断彰显蓬勃生命力的重要密码。
20年久久为功,一项项“国字号”“省字号”荣誉,见证了象山深化“千万工程”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我县先后荣获首批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首批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连续5年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优秀县,夺得省首批“神农鼎”,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百强名单,列入全省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试点。
如今,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仍在象山持续推进——在乡村试验田上,通过“宅改+乡村建设”“产业+乡村建设”“治理+乡村建设”“文艺+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建设”,诠释着一个农业大县如何为未来乡村塑形的生动实践。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造就乡村、造福群众,万象山海正探索着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千万工程”新的“打开方式”……(记者 夏超明 通讯员 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