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象山积极应对市场需求不足等困难挑战,全力稳增长、强动能、促提升,推动整体经济恢复向好、稳进提质,前三季度海洋经济新产能加快形成,产业投资增速提高,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指标进位良好。
一、GDP增速继续居全市第3位,10项重点指标9项高于全市平均。
1-3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541.11亿元,同比增长6.2%,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高1个、-0.1个、0.5个百分点,与慈溪并列宁波各县市区第3位。分季度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增幅分别为5.6%、8.2%、4.8%。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3.83亿元、203.97亿元、273.32亿元,分别增长4.4%、7.8%、5.4%。26个GDP支撑指标增幅比上半年“12升14降”,比全市“14高11低1平”。
1-3季度全县GDP增长情况 | |||||||||
单位:亿元、% | |||||||||
一季度 | 上半年 | 1-3季度 | |||||||
总量 | 增幅 | 贡献率 | 总量 | 增幅 | 贡献率 | 总量 | 增幅 | 贡献率 | |
GDP | 170.92 | 5.6 | - | 350.15 | 6.9 | - | 541.11 | 6.2 | - |
一产增加值 | 21.29 | 5.7 | 11.7 | 41.64 | 5.2 | 8.1 | 63.83 | 4.4 | 7.6 |
二产增加值 | 60.06 | 6.2 | 40.1 | 129.15 | 6.9 | 36.9 | 203.97 | 7.8 | 47.8 |
其中:工业 | 48.72 | 4.4 | 23.6 | 99.66 | 5.0 | 21.1 | 153.69 | 6 | 28.2 |
三产增加值 | 89.58 | 5.2 | 48.2 | 179.36 | 7.4 | 55.0 | 273.32 | 5.4 | 44.6 |
从横向比较看,主要指标增势总体较好,10项重点指标增幅高于市平均的9项、高于省平均的6项。其中,GDP、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居全市前三。
前三季度10项重点指标增长情况比较 | ||||||
单位:% | ||||||
全国 | 全省 | 全市 | 象山 | 象山-宁波 | 宁波区县市排位 (较上半年) | |
地区生产总值 | 5.2 | 6.3 | 5.7 | 6.2 | 0.5 | 3(-) |
一产增加值 | 4 | 3.9 | 4.3 | 4.4 | 0.1 | 6(↓2)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4 | 5.5 | 5.7 | 6.5 | 0.8 | 5(↓2) |
服务业增加值 | 6 | 7.3 | 5.8 | 5.4 | -0.4 | 6(-) |
固定资产投资 | 3.1 | 8.5 | 9.7 | 21.4 | 11.7 |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6.8 | 6.7 | 6.7 | 7 | 0.3 | 5(↓1) |
自营货物进出口额 | -0.2 | 5 | -0.6 | 9.7 | 10.3 | 1(-) |
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 | — | 8.6 | 18 | 9.4 | 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5.2 | 5.4 | 4.6 | 5.1 | 0.5 | 1(↑6)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7.6 | 7 | 6.3 | 6.9 | 0.6 | 1(↑1) |
二、工业生产平稳回升,新兴产业引领增长。
1-3季度,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132.8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7.4%、5.3%、6.9%。新产业增势良好,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26.7%、27.5%、10.2%、12%,增幅列宁波各县市区第3、1、2、5、4位。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9个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7.6%。前八大行业“5升3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汽车制造业增长9.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2.9%,金属制品制造业增长29.5%,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4%;针纺织业下降11.4%,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5%,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下降0.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6%,比全市高0.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13.9%,比全市高7.7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首位。
三、农渔业保持较好增势,建筑业承压继续回落。
1-3季度,农林牧渔业产值101.6亿元,同比增长4.9%。春粮、早稻扩面增产,产量分别为8993吨、6191吨,分别增长97.6%、12.5%,秋粮、精品柑桔可望获较好收成。肉类总产量1.42万吨,增长5%。水产品产量35.2万吨,增长6.1%。
建筑业总产值350.4亿元,同比下降8.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8.3个百分点。其中省内产值257.2亿元,增长8.7%,比上半年回落5.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新能源和交通投资持续放量。
1-3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5.9个百分点。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5.3%、15.7%、33%。工业投资增速领先,增长40.8%,比全市高23.8个百分点,居各县市区第2位,对全县投资增量的贡献率为92.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能源类投资增长80.4%,总量占宁波全市的38.2%。交通投资增长251.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6.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长5.1%。
五、市场消费总体平稳,旅游业加快恢复,出口低位企稳。
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9亿元,同比增长7%,一季度、上半年增幅分别为7.5%、10.8%。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油车的替代加快,前三季度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销售2.87亿元,增长199.6%。亚运经济、旅游复苏促进住餐行业加快回升,餐饮业、住宿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3.7%、16.8%,分别居全市第1、2位。
1-3季度,全县进出口总额178.96亿元,同比增长9.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3.34亿元,增长2.4%,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全市高1.7个百分点。其中,针纺织、农产品、机电类、其他类出口额分别为43.94亿元、9.82亿元、79.24亿元、20.33亿元,分别增长-6%、-12.6%、6.8%、15.7%。
六、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回升良好,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有力。
1-3季度,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85.04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全市高22.4个百分点,居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92亿元,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40.8亿元,增长3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7亿元,增长6.1%。
金融存款余额1100.1亿元,同比增长16.7%。金融贷款余额1581.7亿元,增长19.3%,比年初增加257亿元,同比多增85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1048.8亿元,增长26.3%,住户中长期贷款347.5亿元,增长3.1%。
1-3季度,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89元,同比增长5.8%,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59元,同比增长5.1%,比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5元,增长6.9%,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两项收入增幅均居全市首位。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规上工业头部企业增长动能有所减弱。三季度以来重点企业走弱影响工业回升力度,新能源相关设备制造重点企业增速回落明显,针纺、电梯相关重点企业订单减少、生产下降,前三季度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宁波市提高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领先全市的优势从上半年的3.1个百分点,收窄至0.8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主要支撑指标增速回落。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5.4%)比上半年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7%、3.4%、2.8%,分别比上半年回落20.9个、4.2个、1.6个百分点。从近期监测数据看,9月全县以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增幅分别为4.1%、2.9%、11.1%,均呈增长乏力、势头减弱的态势。三是商品房、汽车销售等内需领域弱势格局延续。三季度各月商品房销售额分别为2.8亿元、2.82亿元、3.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下降62.3%、下降71.8%;限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各月分别为1.42亿元、1.43亿元、1.6亿元,同比分别为增长1.4%、下降16.8%、下降7.9%。四是受投资收益下滑影响,规上工业利润降幅扩大。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利润23.14亿元,下降41.1%,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7.1个百分点,主要是汽配行业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影响,(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投资收益为-4.04亿元,同比下降123%,如剔除投资收益下降因素,规上工业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25.1%);利税总额35.2亿元,下降34.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35%,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
我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5.6%、6.9%、6.2%,三季度以来经济复苏进程不均衡、外部需求疲软等问题依然突出,下半年随着同比基数的抬高,增长动能趋于平稳,区域竞位压力会加大。下阶段要深挖海洋资源、园区经济潜能,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区块的监测调度,全力以赴抢订单、抓项目、稳投资、促消费,持续巩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有效应对内外环境中的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