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法院发出司法建议“开良方”

发布日期:2023-12-12 09:06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近日,县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涉针织服装生产企业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承办法官发现:劳动者与针织厂之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针织厂也未为劳动者缴纳过社会保险,劳动者后续要求赔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经济赔偿金、补缴社会保险费。同时,此类用工不规范行为在其他针织厂也普遍存在。

象山作为“中国针织名城”“全国知名针织产业集群”“国家级针织服装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现有针织服装生产企业1000余家,针织从业人员5万余人,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针织服装生产企业囿于规模较小,自身用工制度不健全,加之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因素叠加影响,涉针织服装生产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激增。

据统计,2020-2022年,象山法院共受理涉针织服装生产企业劳动争议案件35件,较2017-2019年同比增长118.75%,涨幅明显,且企业败诉14件,占比40%。梳理发现,上述涉针织服装生产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类型化较为突出,主要是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不规范,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也会影响企业正常用工,最终不利于针织行业健康发展。

为更好助力县域针织服装生产企业经营发展,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纠纷发生,象山法院主动作为,向象山县纺织服装产业联盟发送了司法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建议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积极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并依法全面落实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带薪年休假等制度;产业联盟要对发现的不规范用工行为进行指导纠正,尤其是对劳动争议多发的会员进行重点指导;加强前端化解,由联盟联系工会、人社、法院等部门联合开展调解,最大限度将劳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象山县纺织服装产业联盟收到司法建议后,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反馈,表示将加强普法宣传和风险提示,帮助企业查漏补缺,同时建立备案制度,推动靠前化解。

司法建议工作是人民法院以“小切口”参与社会治理“大文章”的有力体现。今年以来,象山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针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个案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促进全区域同类问题整改,扎实做好“抓前端、治未病”,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助力。截至目前,已先后发出涉及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行业领域规范管理、企业诚信经营等方面内容的多类别司法建议,得到相关单位的普遍认可和落实。(记者 俞宇 通讯员 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