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镇乡村公建迈入“电梯”时代

发布日期:2023-12-13 08:30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城里司空见惯的电梯,如今跑进了偏远乡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养老中心、文化礼堂。初冬走访西周镇儒雅洋村,村委王献江指着正在建设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对记者说:“乡贤们出资又出力,原址改建一层变两层,现在已经全面揭顶,下阶段会装电梯,才能更好地服务村民,特别是老年群众。”

儒雅洋由千年古驿发展成村,入列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人口集聚高,新老民居古建挤挤挨挨。别看村庄地处偏远,公共建设用地也是寸土寸金。“老的服务中心占地小,加层改建拓展利用空间是必然。”王献江介绍,考虑到全村常住人口中有超30%为老人,加建电梯后,无论老少都能“一键直达”“零障碍”畅享更多便民服务。

据悉,新建的儒雅洋村党群服务中心总投资6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整体采用二层中式三合院风格设计,其中一层打造文化礼堂及婚丧办酒场,二层除村委办公场地外,还将设村级便民服务窗口,以及非遗特色展馆、文娱休闲角、农家书屋等空间,建成投运后,可为全体村民及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老龄化社会到来,乡村老人幸福生活随“梯”而升。在西周镇,最早加建电梯的村级公建设施,是柴溪村党群服务中心。五年前加造电梯时,年近七旬的赵祖华不少“嘀咕”浪费钱。如今只能说“真香”:“钱花得值,服务中心一楼百姓健身房、农家书屋、邮政驿站设置后余地少,现在老伴每天到三楼的文化礼堂学腰鼓、广场舞,搭电梯不费一点腿脚。”

柴溪村是象山前三、西周第一人口大村,地处象宁交界,常住人口有近2000人,老年人口占比30%以上。近年来,着眼品质生活、优美人居、产业兴村等内容,该村发力创建“小集镇式”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加设电梯,就是在梳理排摸老年群体需求后,针对性提升配备的。

“现在生活好了,村里家家有楼房,我们年纪大腿脚不便的,只能住一楼,回南天潮得厉害。”航头村的欧根凤老人不便于行多年,近期入住村口的养老中心,她和老姐妹都选了五楼朝南的公寓房。究其原因,是养老中心配备了适老化电梯,各楼层按键直达,非常便利。“相比一楼,住得高望得远,阳光更充足,采光好、通风好、视野好,再好不过了。”欧根凤笑着说。

“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西周镇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镇村公共基础设施也要随着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不断升级。“我们支持一些条件允许的村庄,在坚持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突出‘群众期盼、发展需要、适度超前’原则,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全域提升,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长效惠民。”(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