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徐镇陈山村文化礼堂,一场别样的开题答辩正在进行。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系2023届毕业生以陈山村的设计为题,作现场阐述,并接受当地村民、设计师和本校专业教授的三重审核。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村里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老人们劳作后想要休息时缺乏休闲场所,因此我专门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大树状的休闲亭。”学生何锐将具有长寿意象的树设置为村里符号,让设计在有文化意义的同时,兼具实用性。
十个小组的学生一一上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地调研,分别对陈山村的滨海沙滩、村道、山地田园三块区域进行设计与讲解,并通过教授、专业课老师、村民的讲评分析,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形势。答辩会后,学生们还将进行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复核,并在三周后于陈山村举行中期答辩汇报会,预计于五月初完成全部设计内容并举办成果汇报展。
“这次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毕业答辩,学生的设计是真正会落地未来村子的实际建设中去的,希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为象山、宁波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该校系主任徐顺毕副教授介绍。
近年来,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教学研用”结合下的人才引育新模式,共同推进乡村规划设计合作纵深发展,我县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于2020年9月成立宁波大学-象山县乡村振兴设计研究中心。今年是校地合作进行的第三年,前两批项目已大部分落地。
接下来,我县校地合作项目将在推进乡村振兴、大学生实践基地、媒体融合发展、高层次人才培训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入合作交流,不断扩大校地企合作知名度和影响力,共塑品牌价值,真正做到让青年走进来、让乡村走出去。(见习记者 许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