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县统计局获悉,一季度象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幅比全省、全市分别高0.7个、1.1个百分点。总体上,全县经济稳步恢复、回升向好,实现“开门红”。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速稳健,完成增加值21.29亿元,增长5.7%,其中水产品产量增长5.9%;第二产业支撑有力,完成增加值60.06亿元,增长6.2%,比去年全年提高6.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建筑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14.1%;第三产业较快修复,完成增加值89.58亿元,增长5.2%,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8.6%、2.9%、11.5%、6.8%、3.2%。一、二、三产业对GDP增幅的贡献率分别为11.7%、40.1%、48.2%。
新经济增速领先,新能源相关企业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0.9亿元,同比增长7.4%,居全市第三。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分别增长15%、13.8%、45.8%、21.8%、34.3%,均列全市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县52家绿色能源相关规上企业一季度完成工业产值42.13亿元,同比增长32.6%。国电、中广核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5倍。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提高,建筑业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5.3%,居全市第二。工业投资增长37.4%,工业投资占全县投资额的比例达到59.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8.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3.2%,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24.6%。一季度全县建筑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3.5%。
“烟火气”回归,旅游业带动消费复苏,消费持续升温。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7亿元,同比增长7.5%,增幅居全市第四。其中,城镇、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1%、9.6%;商品零售、餐饮收入分别增长6.8%、17.9%。主要景区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分别增长52%和63.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9.6%。
进出口回升态势良好。一季度,全县进出口总额59.1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居全市第一。出口总额47.5亿元,增长5.9%;进口11.6亿元,增长207.3%。其中3月进出口、出口、进口额分别为22亿元、17.3亿元、4.7亿元,分别增长40.9%、24.7%、169.6%。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乡收入比继续缩小。据抽样调查,一季度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4元,同比增长3.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51元,同比增长2.9%,增幅居宁波各县市区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9元,增长5.4%,增幅居各县市区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5%。
“总的看,今年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较快好转,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我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前列,拼经济、勇争先的势头良好。”县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但也应看到,宏观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内需不足制约明显,我县汽车类相关产业、海运等周期性行业、针纺织等传统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下阶段,要把握经济恢复关键期,扎实推进强实体、扩投资、促消费、拓市场、育创新等重点工作,奋力夺取“半年红”“全年红”。(记者 马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