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交流
象山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市级商贸服务业个体户专项试点总结

发布日期:2023-08-09 09:1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字号:[ ]


象山县选取了商贸业较为集中的万达广场及周边区域作为象山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商贸个体户专项试点区域。服务业科负责主要牵头、业务培训及数据审核,县经普办全体工作人员参加试点清查和普查工作。此次专项试点清查和普查为期2周(6月23—7月7日),县经普办在丹西街道经普办、商务局及万达广场的全力配合下,对试点区域内所有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及第二、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进行了地毯式清查,填报普查表。通过此次专项试点,对经普办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练兵,发现了普查需要解决的问题,取得了预期的试点效果。

一、试点清查结果

经过清查,万达广场区域共有法人单位55家,个体经营户96家,行业涉及工业、零售业、餐饮业、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商贸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多数单位从事零售业和餐饮业。

分行业看,法人单位中,零售业企业28家,餐饮业企业9家,制造业企业7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4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各2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各1家。个体经营户中,餐饮业41家,零售业39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家,教育1家。

二、试点发现的问题

1.清查单位配合度不及预期。此次普查入户过程总体比较顺利,但也有个别普查对象不配合,虽然普查员都佩戴了普查员证仍质疑其身份。一方面担心单位信息泄露,一方面由于涉及经济指标,个别人有要缴税的思想顾虑,存在抵触情绪。如个体经营户在清查登记填写基本信息时比较配合,但在填写个体户普查经济指标时候则不愿意如实相告。

2.普查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县经普办在试点前及试点期间通过万达广场商户内部沟通群、广播通知及广场大屏幕等方式进行了试点宣传,然而在入户时,仍有部分企业和个体户对此次普查不了解,未能及时提供清查和普查所需的基础资料,部分商户还需万达管理人员协助才完成普查登记,导致重复上门及数据审核难度加大。

3.业务活动描述不规范。例如业务活动描述缺乏动词;“零售”写成“销售”等。清查单位和普查员对业务描述无法精准把握,填写行业时使用日常生活上的惯性描述,给后期编制行业代码带来一定困难。

4.数据精确度较低。入驻的商贸业单位普遍规模较小,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或者为兼职会计未能提供财务报表,尤其是个体户,填报经济指标时采用估算数,也缺乏可靠的出数依据,经济指标填报准确度较低。

5.数据衔接存在难度。例如,年内进行过转让的店铺,容易遗漏前一个业主的经营信息;季节性经营有多个业主轮替经营,普查数据难以统全统准。

6.普查指标多填报难度加大。此次普查指标基本都为财务报表中取数的指标,对普查员具备财务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对于财务资料不健全的清查对象来说存在理解填报难度。

三、意见和建议

下阶段,我们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县全覆盖密集开展五经普宣传,提升五经普工作知晓度,以提升后续普查工作的配合度。二是开展高质量“两员”选聘培训工作,尽量选择年轻且具有一定财务知识、责任心强的普查员和指导员,专业参与组织培训讲课,并在培训后进行业务测试,最大程度提升培训效果,让“两员”充分理解指标含义。同时,开展上门规范和调查话术培训,要求普查人员在上门时首先要佩戴和出示证件,态度诚恳,耐心沟通,阐明经济普查的重大意义,打消普查对象的顾虑。运用话术巧妙进行调查切入,推算调查单位的大致成本和收入;同时要求普查人员仔细询问,不漏一址多企、一户多照、上下级产业单位等情况;通过询问经营时间来判断是否有前经营户或者交替经营户等情况。三是积极开展业务研讨,寻求商贸单位尤其是个体户填报数据的可获得依据,避免毛估估填报,提升数据质量。四是做好乡镇、部门配合协作。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对园区单位分布较为熟悉,和企业联系较为密切,乡镇和部门若能积极参与经普全过程,前期参与谋划宣传,划区绘图提供建议,普查期做好陪调带领和查遗补漏等,对高效高质量做好普查能起较大的助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