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象山分局始终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863”重点工作任务,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

今年1-12月,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优良率)为95.3%,为全大市第二;细颗粒物PM2.5均值21微克/立方米,优于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全县14个县级和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要求,达标率为100%。2023年度公众生态满意度测评位列全市第2名,全省第46名。

一、2023工作情况

(一)坚持抓创建、促成效,凸显生态示范亮点。一是项目建设增亮色。成功举办2023海洋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获评全国生态环境宣传标杆示范单位。推进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建设,启动海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青少年海洋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基地和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友好体验营地试点建设,并探索打造全省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观测站。二是双碳成果增亮色。完成省级低(零)碳乡(镇)、村(社区)创建试点申报3个,有序推进“象山红美人”碳标签工作。配合完成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共计拍卖蓝碳约2340.1吨,每吨成交价106元,成交价格约24.8万余元。三是案例创建增亮色。象山东部诸湾的国家“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申报代表浙江参加生态环境部评审,并入选前20名单。北纬30度“海上两山”水之旅精品线获评宁波市唯一、浙江省十条水之旅精品线之一,目前正在打造沿线有关水之旅的标识等元素。

(二)坚持强治污、破难点,打造蓝天碧水净土。一是推进大气治理攻坚。落实亚运管控企业政企协商47家,重点监管110家,亚运调度333家。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淘汰,落实专项资金100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淘汰1352辆。二是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严格按照亚运会水环境保障要求,建立水污染管控清单,布设监测站点、自动监测浮标站各2个,成功举办浙江省(宁波市)“南阳实践”暨亚运会水环境质量保障应急演练,社会正面反响强烈。三是推进净土清废攻坚。全县254家小微产废企业全部统一纳入危险废物“公交化”收运体系,13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实施自行监测,完成13家企业一厂一策编制工作。

(三)坚持深挖掘,重改革,技术赋能创新治理。一是打造数字船舶2.0。探索建设相关应用场景,通过智能AI+联感知技术,对产生废过程实现全监管,首批次5家船企已明确现场方案建设。截至目前,共对3家船企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处罚金额70余万元。二是打造“数智巡滩场景”。运用“遥感+AI”技术,通过卫星遥感+人工无人机核查,打造“数智巡滩”应用场景,交办乡镇闭环管理,累计发现问题558个,办理完成率100%,共清理垃圾786吨。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民间资本,积极谋划近海岸塑料垃圾长效治理体系。三是打造智慧环保管理体系。借助企业用电监控系统、“环保E企管”等技术应用,引入管道机器人、无人机等精尖设备,不断提升问题发现能力。推进“环保e企管”平台应用,落实新领码企业565家。累计安装用电监控企业90余家。

(四)坚持严执法、强监管,聚焦技能水平提升。一是推进规范建设。加强“三库一队”(应急专家库、应急物资库、应急信息数据库和应急救援队)规范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已通过市局验收。二是加强检查力度。完成亚运保障省级交办督办问题闭环管理28个,完成“绿剑”交叉执法暨强化监督帮扶行动发现并整改问题243个。三是融合监管服务。组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生态环境议事厅10场次,完成第三方专家帮扶队伍76家,其中正面清单企业排查服务27家,发现问题390余个。

(五)坚持抓党建、正队伍,干部教育走深走实。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县委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制定并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全力构建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工作格局,将业务与党建深入融合,有效把工作“协作力”转化为红色“向心力”。二是建设廉政预防体系。开展违纪警示案例教育,专题学习省市县近期通报的违法违纪案例,拒绝侥幸心理,增强廉政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制定落实《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开展清廉生态环保建设。三是注重理论转化。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成立“理论后备箱”宣讲小分队,走村入社传达党建精神,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宣传生态环保理念。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迟缓。近年来,我县虽然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立足海洋特色,大力培育发展“123”百亿级产业集群,但相对周边县市区产业基础仍显薄弱,提能升级效果不明显,落后产能引发污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二是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今年1-12月份,大塘港浮礁渡国控断面水质为Ⅳ类水质,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月均值浓度为20.3mg/L(标准限制为20.0mg/L),其余指标均达标。中心城区内河河道水质持续反弹,藻类爆发等依然存在。三是行业整治推动力度不足。根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拍摄和省市各项执法检查情况来看,养殖尾水治理、船舶行业整治等行业积累性问题多,整改推进难度较大。如船舶修造行业环境污染问题依旧存在,痛点难点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日常环境管理、污染物排放处置、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帐等方面均未做到位。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下阶段,象山分局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奋力打开明年工作新格局。

(一)聚焦推进滞后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优机制。聚焦水环境、秸秆焚烧、餐饮油烟和噪声治理等工作,明确自身职责,进一步厘清各部门职能,分解各项整改任务,横向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纵向落实到各乡镇(街道),健全预警信息推送-乡镇(街道)快速响应工作机制,打造县级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落实、村社参与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狠抓落实促整改。以“七张问题清单”、长江经济带整改工作为抓手,建立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机制体制,实时梳理汇总问题清单,按照“清单制+责任制”要求,查漏补缺、按月通报,以扎实的工作推进问题有效整改。同时,提炼总结清单问题标志性成果,打造典型案例,积极争取示范榜录用。

三是以点带面抓整治。严格落实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发动各部门全面梳理我县海漂垃圾、近海岸养殖、再生资源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制订1+7+N行业特点制定整治方案,聚焦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有效实现从被动救火到主动灭火、从单线思维到条抓块统、从线下治理到整体智治的转变。

(二)统筹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

一是健全问题发现机制,推进智能化、社会化、专业化建设。拓宽线索发现渠道、健全信访举报制度、强化现场巡查机制,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全覆盖。通过实施“环境信用+双随机”抽查,深入研究环境违法案件发生规律,着力提升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水平。同时加强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协作联动,提高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

二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切实把好生态环境项目准入关,持续聚焦落后产能、低小散行业,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根据城乡建设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持续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三是强化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督和管理。提升非接触科技监管效能,加强工业企业非现场监管设施建设,构筑污染源自动监控、日常巡查、任务推送、现场复核、问题整改的闭环机制。拓宽数字化监管手段,强化科学监管预警,在“双随机”监管企业数据库建成的基础上,深度融合“环保e企管”应用平台与双随机库数据对接,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

(三)更高水平谋划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巩固“海上两山”创建成效。继续推进“海上两山”实践地建设,及时总结工作进展,深入挖掘打造我县“两山”转化的亮点典型,引入一批示范性国际化项目在象山落地,着力提升象山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性和影响力。

二是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转换。继续推进象山县生物多样性体验单元建设项目,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及“两山”转换典型样板。同时,开展海上观测站建设,关注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评估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及影响因子,为全面提高我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打好基础。

三是推进省级“无废城市”创建。优化提升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形成固体废物全生命链条管理模式,在目前已完成基础设施建成的条件下,继续培育无废细胞,广泛开展全面立体的“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力争我县成功创建省级“无废城市”。

四是推动EOD项目落地见效。持续紧盯环石浦港EOD项目开展进度,及时出谋划策,做好各方对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持续做好生态环境日常监管

一是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妥善处理环境安全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关系,刚柔并济,既推进“三服务”,又做到严格执法,对企业轻微环境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对企业较重环境违法行为敢于“亮剑”,依法采取各类处罚措施,及时整治重大环境安全隐患问题。

二是健全环境信访防控体系。畅通环境问题发现渠道,完善媒体曝光、环保热线等制度,积极组织公众参与现场执法和后督察。加大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力度,健全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探索建立重大活动环境保障制度体系。做好环境舆情应对,推进信访问题的及时解决,确保信访处理率100%、结案率100%。

三是推进智慧环保建设。继续完善象山重点监控企业智慧环保管理平台建设,推动“智慧环保”体系建设全覆盖,加快实现环境数据共享互通。充分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控等方式,建立智能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排查系统,滚动式发现问题、持续性补齐短板,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