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工作亮点和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县政务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打造服务型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推动政务服务建设纵深发展。一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水电气数网”窗口服务“N合一”改革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保“一件事”改革经验做法被省“浙里改”《竞跑者》录用推广;《象山县“承诺即领证”快速审批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得到汤飞帆市长、李关定副市长、李晓东县长等市县领导批示肯定。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3年亮点工作

(一)优化服务,精准推动“助企惠企”工作。一是深化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在全市率先推行工业项目承诺制快速审批模式,采取模拟审查、取消前置、合并受理等举措,实现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不动产权四证联办,服务项目“拿地即开工”。全县实现“拿地即开工”工业项目10个,平均每个项目节省用时90天,提速达50%以上。二是拓展项目招标“容缺受理”。以“告知承诺”形式实施“容缺受理”制度,实现项目交易容缺办、快捷办。2023年,共有44个项目采用容缺招标,平均缩短招标时间5日以上,总体提速20%。三是推进“评定分离”招标。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在遵循“充分竞争、优质优价”前提下实行“评定分离”招标,既保障本地优质企业市场份额,又提升招标人对项目定标自主权,共实施“评定分离”模式招标项目114个。

(二)标准导向,奋力打造“优质便捷”窗口。一是推进便民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集成改革,推进市级“基层便民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编制《基层便民服务标准》,总结形成一套让群众“快办”“易办”“好办”的基层便民服务标准体系——包含标准86项,其中国家标准33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7项、企业标准44项。二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面向“4555”人群,通过机制重塑、平台搭建和精准帮扶,在全省率先实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保“一件事”改革,推动惠民政策落细落实,累计服务就业困难人员6432人次,补贴347.62万元,该做法刊登《浙里改》“竞跑者”栏目。深化“水电气数网”窗口服务“N合一”改革,年度累计办理水电气数网业务6.4万件次,该改革纳入市级试点并全市推广实施。创新公用事业表后服务集成化改革,打造水电气数网开办服务、表后服务一支队伍管到底。公用事业连接服务集成“一类事”列入《宁波市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区(县、市)特色改革项目。三是强化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持续强化政务服务“好差评”结果运用,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2023年,我县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量约201.2万件,“好差评”满意率99.99%,“好差评”相关工作在宁波市各县市(区)排名靠前。

(三)数字赋能,探索建设“云上审批”服务。一是打造政府“减负式”采购。依托政府采购云平台,打造虚拟开评标大厅,实现政府采购全程“不见面”。落实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取消投标保证金、减少履约保证金、缩短合同签订期限、提高预付款比例,减少政府采购交易成本。推进政府采购“信用+承诺”制,以承诺函形式简化供应商资格条件审查,降低政府采购供应商交易成本。二是推进“不见面”交易。推广不见面开标系统平台,对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类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实行电子化交易,实现39个基层平台全覆盖,330个工程建设项目100%不见面开标,减轻企业投标成本7000余万元。取消县级平台招标项目招标文件购置费,减轻企业投标成本300余万元。三是创新“数字化”评审。以企业降本、部门减负、服务增效为落脚点,打造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评审应用系统和数字化评审会议室,累计开展数字化评审52场次,全年可节约相关费用200余万元,入选象山县共同富裕首批十佳实践案例。

(四)基层延伸,精心编织“就近办事”网络。一是推进“标准化”网点建设。对标市级56项标准化建设量化指标和国家标准OSM现场管理标准,推动镇乡(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石浦镇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定塘镇创建市级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爵溪街道和贤庠镇创建市级标准型便民服务中心。二是扩容政务服务生态圈。与山东省淄博市、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和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签订点对点合作协议,扩大异地通办合作圈,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异地通办专窗,合作事项128项,个性化编制“异地通办”操作手册,满足不同区域合作需求。累计为企业群众协调解决异地公司新设、异地个体户营业执照注销、股权变更等各类难办事宜37件次。三是构建“一网通办”办事体系。从政务服务中心辐射延伸自助终端服务机布点,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自助服务网,为群众提供打印、查询、办理等“24小时”自助服务。完善“一张网”全域通办,年度“一网通办”办件198.3万件次,“一网通办”办件率99.80%。

(五)从严管理,积极构建“协同监管”体系。一是推行中介机构三色令管理。提升中介机构管理质效,落实业主单位、责任单位、行政审批(行业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四位一体”监管责任,实行部门联合奖惩,累计对造价咨询、设计等28家中介机构发布中介机构“三色令”警告32条次,其中红牌警告1条次,黄牌警告21条次,蓝牌警告10条次。二是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联合县纪委、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在全县18个镇乡(街道)开展村级工程项目管理实地抽查,累计检查145个行政村800余个工程项目,以整改反馈函形式反馈督促整改落实,倒逼业主单位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村级工程项目行为规范。三是开展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整治。与公安局建立案件联席制度,开展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活动,对掌握的3条串标线索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后依法开展行政处罚,共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14份,涉及单位和个人7家,共计罚款16.35万元。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县政务办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要求,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探索施行政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十大行动”2.0版,全力打造象山四个特色化政务服务模式。

(一)聚焦群众需求,拓展增值服务。一是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的基础上,围绕企业经营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升级增值化服务,落实省市关于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配合县委改革办做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二是深推“一件事”到“一类事”升级。从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出发,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周期,结合本地政务服务高频需求和产业发展,在本地已实现“一件事”基础上,组合叠加相关增值服务向“一类事”升级。三是优化“项目一条龙”服务。抓实项目落地“四张清单”工作机制,发挥“审批服务顾问团”专业优势个性化定制项目开工前报审线路图,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深化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简化“四证联办”审批助力项目极速动建。深化工业项目“单幢先建先验”,助推工业企业尽早投产。

(二)聚焦问题导向,扩大共享服务。一是创新“一张网”全域通办改革。依托“浙里办”APP,围绕个体工商户服务、不动产登记服务、公安服务、水电气服务、重点工程服务等,实施“小事预约办”“难事我帮办”服务。二是实施公用事业服务集成。推进公用事业表后集成服务改革,细化“一支队伍管生活”。联合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申请争创市级公用事业连接服务集成“一类事”标准试点,提高整体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推进政府采购共通互享。深化“云”上采购服务,政府采购全流程“不见面”、企业“零跑腿”。聚焦小额度、多频次采购需求,深化公车用车租赁服务、会议定点服务等13大类框架协议采购,节约采购时间和投标成本。

(三)聚焦数字改革,推进数智服务。一是力推“特质化”政务事项。落实落细“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评审”、海洋产权“智慧交易”、专家智能云签等本地数字化项目,集成打造云端综合政务服务。重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努力形成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志性成果。二是健全“不见面”交易体系。按照“一套系统、一平台交易、一网通办”思路,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评标系统迭代升级,深化电子化招投标,实现招投标全类别项目线上服务,为企业投资项目提供更大便利。三是推动“全方位”监督管理。推进工程建设电子交易智慧监管,通过数字手段及时预警、查证违法行为,最大限度保证交易规范进行。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探索标后评估、完善招标代理机构动态评价,创新应用“监管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提升招投标监管能力。

(四)聚焦队伍建设,打造多元服务。一是严把标准推进规范管理。深入实施OSM现场管理标准,重点推进“局长坐堂制”“考级制”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业务能力。高标准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高水平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二是聚焦难点提升服务能级。着眼打造全流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升级“政务营商环境体验官”,会商攻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持续开展象山县“十大最美窗口”和“十大最美服务之星”评选,提升全县窗口单位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示范引领深化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支部建在窗口、先锋亮在岗上”行动,持续深化“象政务·心服务”党建品牌,不断优化孙茂芳式优秀共产党员、阿拉青差、心乐岗服务队伍,推动业务工作与团队建设融合发展,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一流政务服务铁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