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运载着1.78万尾岱衢族大黄鱼成鱼种苗的活水运输船顺利抵达渔山列岛海域,工作人员将鱼苗投放至“东海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的大型网箱内。这标志着由象山打造的全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东海1号”正式投产运营。
据了解,该平台由市属国企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深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宁波海发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长82米、宽32米、高22米,采取半潜式船体结构、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养殖有效水体3.6万立方米,采用四角锚泊定位,具备抗风浪15级、防风浪17级的高海况生存能力,搭载100KW光伏发电系统、鱼群监控系统、养殖环境监测系统、海域看护系统、智慧养殖集控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可实现养殖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今年7月,平台正式交付,8月下海调试,选址自然环境优越、饵料生物丰富、防风浪条件良好的渔山列岛附近海域,以岱衢族大黄鱼作为主要养殖品种。宁波海发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鱼苗投放需要合适的水温,10月初开始,随着海水水温逐渐下降,公司进行前期养殖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完成首批鱼苗投放。“按照今年的养殖计划,预计元旦、春节前后首批渔货陆续上市,‘游上’市民餐桌。”
相较于传统的近海养殖,此次深远海养殖采用野生驯化的方式,养殖空间更大、饵料更充裕,在此环境下自然生长的大黄鱼形态更为流畅、肉质更为紧实、品质更接近野生大黄鱼。明年项目量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市场提供优质大黄鱼超400吨,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
“东海1号”投产是象山渔业养殖从内湾向深海迈进的关键一步。据了解,后续我县还将打造2至3艘深远海养殖平台,充分发挥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持续建设海洋牧场,培强拉长种苗培育、深海养殖、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条,打造现代科技与传统养殖业相结合的示范样板。 (记者 陈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