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问题反馈意见指出“《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宁波市属于长江口-杭州湾污染防治行动“1+6”沿海重点城市,应加强陆海污染源头治理和近岸海域水质改善。受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等因素影响,宁波市水环境质量形势不容乐观。2023年1至5月,浙江省长江口-杭州湾污染防治行动涉及5个城市的省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32个(次)未达水质目标要求,其中宁波市就有14个(次)。”象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塘港水质提升,根据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象山县浮礁渡国控断面“一点一策”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净化”总体思路,形成职责明确、统筹有力、水岸同治、监管严格的治水机制,实现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并举、综合治理和长效管控齐抓。系统、全面、科学推进大塘港综合治理,确保国控断面年度达到Ⅲ类水质目标。
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分析研判。整理历史水质数据和水文气象信息,分析水质变化趋势。成立大塘港水质监测预警小组,每日对国控断面自动站数据跟踪分析,每两日手动监测国控断面上下游水质,增加支流水体监测频次,做好支流水体溯源分析,为科学调度支流水体做保障。
(二)全面截污减排。一是修复改造大塘港流域雨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纳管率90%。二是改造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化推进减肥减药技术、先进施肥技术、生草栽培技术,实施水稻统防统治,源头控制农田面源污染。三是提升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雨污分流钢棚、自动饮水和清粪设施,实施干清粪及节水行动,控制养殖面源污染。
(三)开展生态治理。重点开展库区及重要支流水质提升工程,增加库区及支流生物量。一是在支流及库区人工控养水葫芦500亩。二是生态放养河蚌面积1200亩,库区全年累计科学投放鲢鳙、河蚌等滤食性鱼类20万公斤,支流投放鱼苗60万尾,河螺4.9万斤。三是建设支流河口近自然湿地,改善入库水体水质。四是灵活选择生态浮岛增加水体净化植被密度,配合底质改造、水泵增氧、梯级过滤等措施,提升支流水质。五是依托象山环石浦港EOD项目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实施河道清淤、护岸修复、闸门改扩建、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型项目,推动大塘港干流和支流的水体循环流通。
(四)严格管理管控。一是建成秸秆收储中心,推进回收农资废弃物管控。二是定期核查污水管网漏损情况,及时对破损和未纳管的部分进行修复和纳管,确保设施出水率达标。三是联动综合执法,全面升级大塘港流域热成像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大塘港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杜绝非法钓捕鱼和地笼网行动。四是建设大塘港流域村水环境保护考核工作,结合上级部门督办、通报问题情况和镇乡政府每月交叉检查,溯源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