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高端论坛在象举行

发布日期:2024-11-15 08:53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会呈现怎样趋势?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与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的共富模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迪……近日,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主办、宁波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高端论坛在涂茨镇黄沙村举行。这是该活动首次走进乡村。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就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等话题开展深入研讨。

据了解,去年以来,涂茨镇以共富村联体为抓手,遵循“前景共谋、资源共用、产业共兴、富裕共享”的基本原则,推动了各村的产业兴旺和经济繁荣。通过“1241”总体发展框架——即1个直播基地,2个共富工坊,整合黄沙村、汤岙村、钱仓村、中堡村“4”村资源、构建“1”条完整的销售渠道,探索和发掘多产业融合,深入合作,使得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成为现实。

当天举行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高端对话中,来自涂茨的代表——县级文化特派员、象山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吴健,象山共富直播基地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周戴娜,涂茨镇汤岙村党支部书记仲立东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的乡村共富实践。

汤岙村利用天然稻田资源禀赋,通过举办山地马拉松、稻香音乐活动,文化乡建赋能乡村,拓宽了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渠道,汤岙鲜米从原来的6元钱一公斤,卖到如今的10元钱一公斤。同时,打造直播带货基地,将象山的美食、美景打包推广销售,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倍增提升。不少大学生来基地社会实践,感受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为乡村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打开了一扇窗。接下来,该村将围绕直播基地开展无人机培训、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培训,并与周边村庄联动,做大产业蛋糕,实现区域连片共富。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高伟表示,全国性的高端会议走进小山村,专家学者齐聚在这里,看到了青山绿水,体验到了金山银山,感受到了乡村共同富裕发展取得的成果。当地的发展模式正是区域发展向“互补型、共生型和双向奔赴型转变”的一个范例。

“在乡村共同富裕的建设过程中,需求是第一位的,要依托禀赋来做适当的选择。”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陈斐认为,涂茨镇基于钱仓、中堡、黄沙和汤岙四村打造村联体的区域共富模式,发挥各村的合力,弥补资源禀赋的缺陷。“如何把四个村的资源进行整合,还需要村联体的议事委员会继续深化实践探索,发挥雁阵合飞的最大优势。”

“一个乡村依靠资源禀赋振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村联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顾问、宁波工程学院教授赵儒煜对涂茨镇的四村联合模式给予肯定。他认为,村联体模式通过资源共用、产业共建、福利共享,实力强大了,经济韧性提高了,从远景谋划来看,可以建设成一个相对宽泛的产业链,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更有利于快速实现共同富裕。

聆听与会专家建议后,涂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涂茨共富村联体将不断深入推进“1241”的总体发展框架,在全镇推广村联体组团发展新模式,推动建设沿海乡村旅游这一山海旅游轴,巩固提升“东海仙湾旅游精品线”,打造“一村一产业、一带一风光”的共富格局。(记者 夏超明 贺林汕 通讯员 胡宸源 纪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