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养鹅经”再传凉山州

发布日期:2024-12-13 08:55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这里的白鹅养殖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白鹅品种生长速度快、肉质含量多、经济效益好,这些都是我们加快转变思想、积极引进优质品种、亟待学习改变的地方。”12月10日,在象山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姐把哪打村驻村第一书记青辉,参观考察浙东白鹅保种场、育雏室和孵化室后,啧啧称赞象山的白鹅产业。

浙东白鹅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曾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浙江省名优“土特产”。象山是浙东白鹅的主产区,象山白鹅因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经济性状优而闻名全国。得益于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象山大白鹅成为“共富使者”,先后在凉山州西昌市、盐源县、越西县、雷波县及宜宾市屏山县等地建立了超2000羽以上的养殖基地5家,示范带动周边上千户农户养鹅。

“象山白鹅一只养两个多月就能赚二三十元钱,我们当地的鹅养半年也就赚这么多,象山白鹅在我们那边很有前景。”联村干部、三岔河镇副镇长赵萌说,这些年三岔河镇提高站位、拉升标杆,在产业富农上干劲十足。

据了解,姐把哪打村种植业主要是土豆、玉米和苦荞,丘陵草原面积广阔,鸡鸭鹅和牛羊都是散养。因慕名“畜牧天使”陈淑芳推广养鹅技术、让很多农户实现增收致富的事迹,当地村民们养殖象山白鹅意愿强烈。这次三岔河镇联村干部、县驻村书记和村书记专程来象山学习,把先进的模式经验带回去,把专业的技术人才请进来,春节后三岔河镇将首期试养500羽浙东白鹅,通过示范带动,实现乡村振兴。

在象期间,姐把哪打村干部一行在象山定美家庭农场,参观了橘树下养鹅生态养殖模式,听取象山白鹅走南闯北的帮扶故事,并向有关专家认真请教象山白鹅鹅苗育雏、疫病防控、饲料喂养等细节。

市农科院畜禽所所长陈淑芳向姐把哪打村干部捐赠了她的新作《浙东白鹅养殖图鉴》。“有关浙东白鹅养殖知识和问题,书中大部分有讲解介绍,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与我沟通联络。”陈淑芳说,在凉山州她和很多养殖基地都建立了微信群,除了线上进行技术指导,每年还赴凉山州各基地走访一两次。

浙东白鹅好养易养、短平快的增收致富方式正被凉山农户采纳,目前凉山州有三分之二的县、市养殖象山白鹅。“象山在雷波的东西部协作白鹅养殖基地已经投用,建设标准国内领先,尤其是其三层育雏室,比象山还高一层,周边县市农户可以就近领养鹅苗,签订回收协议。”陈淑芳表示,大凉山地区,林下资源丰富,气候环境宜人,下步将争取凉山州浙东白鹅养殖版图全覆盖。(记者 夏超明 贺林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