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实施辊压机进料装置控制系统改造、矿粉外掺改造等10余项绿色节能技改项目,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大大提高;正源电力探索强化节水管理,蒸汽冷凝水回用率达95%以上,间接冷却水循环率超过99%;海伦钢琴健全内部节水制度,单位产值水耗优于平均水平20%以上……今年以来,我县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节能减碳,取得积极成效。
绿色低碳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而制造业是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县加快绿色示范创建、实施工业节水、推行绿色诊断,绿色低碳技术、产品、装备、服务的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着力加快绿色示范创建,重点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示范培育,引导企业逐步实现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回收处理等全流程绿色生产,有力推动节能降碳增效。今年以来,海螺水泥践行“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入选省级绿色低碳工厂;托森机械、甬金防护等12家企业顺利通过省级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天安智能、盛和灯饰等41家企业获评三星级绿色工厂。
大力实施工业节水,推动化工、纺织等六大高耗水行业探索创新节水管理模式,加强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研发应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切实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目前,金本汽车、中泰华毅等12家企业入列市级节水型企业创建计划名单,正源电力、华盛塑胶等10家省市级节水型企业获得县级奖励资金。
同时,持续开展针织服装行业绿色诊断行动,严格落实节能审查机制,同步建立印染投资项目负面清单,鼓励行业企业加大以印代染、全自动高效数码印花等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今年以来,国兴针织、佳晔服饰等5家纺织服装企业顺利通过三星级绿色工厂验收,兄弟服饰、统富纺织等7家纺织服装企业入列县级绿色工厂培育库。
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绿色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县将在标准规范、政策制度、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宣传、技改奖补等方式,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绿色动能。(记者 夏超明 通讯员 郑颖 吴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