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准备什么时候拆除重建?”“手续办理齐全了吗?”日前,泗洲头镇泗洲头村干部带着“双师”下乡团队来到村民家里,仔细询问村民的所需所求,以及提供精准的帮扶指导。
泗洲头镇借助“双师”下乡行动为契机,与专业设计公司签订农民建房设计整体打包合同,免费为农民建房以及商户门头提供设计,探索引入专业设计解决因宅基地狭小而多发的建筑风貌、邻里纠纷等问题。截至目前,已指导农户269户,平均降低农户建房成本5%。
“在设计师的指导下农户带图审批,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建房户的建房需求,有效把控建房中出现的问题,减少了我们与建房户之间的‘无效沟通’,监管人员也能更好地落实监管责任。”泗洲头镇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泗洲头镇探索流转调剂、建房审批、执法监管、危房救助等全过程管理创新,推动农村住房从“户有所居”向“户有优居”迭代。创新建房审批机制,突出规划引领建房审批,在全市率先完成灵南片区6个村规划试点,启动北部片区“城镇+10村”规划编制,推动人口梯度转移、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建立镇农村住房保障中心,实行农办、城建办、民政办以及自规所等科室集中办公,集成农民建房审批、不动产登记、宅基地调剂、危房无房社会救助等跨部门业务,形成农民住房“一站式”服务窗口。结合镇域实际和省市县政策,创新制定宅基地有偿使用等“1+6”政策,简化和优化跨集体经济组织调剂等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建房审批效率。
创新执法监管机制。源头管理抓风貌管控和违法建设问题,率先探索带设计审批、数字化管控、泥水匠备案等三项管理举措。落实“大数据+大脚板”理念,安装13台可移动的远程监控系统,监控和自动识别违规施工等异常建设行为,从技术上破解“三到场”、假日抢建巡查等执法人员不足问题。建立农房承建工匠登记备案制度,以评优奖励、星级推荐、负面清单等方式,全面提升泥水匠的安全、诚信、守法意识。目前全镇已完成带设计审批12户、数字化监控8个、建筑工匠登记23人。
创新住房保障机制。依托镇区闲置盘活和重点项目推进,启动59亩风貌样板小区和农民集聚区建设,可逐年为120户农民保障或改善住房。全面推广“暖暖的新家”等农房救助帮扶工作,累计为困难农户翻建农房8户、适老化改造4户。深化农村闲置农房盘活,上半年新增民宿床位120张、总数超1100张,线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0%以上,墩岙村获评宁波市首批闲置农房盘活特色样板村。(记者 张伟海 通讯员 张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