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审议意见的答复

县人大常委会:

2022年8月1日,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关于2021年度象山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进行了审议,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对此我府高度重视,对相关的意见建议作了如下答复。

未来,象山针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在综合管理上还将深化完善,在开发与保护上还将持续协调推进,在配置利用上还将不断提质增效,具体为:

一、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发展日新月异

一是高标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充分利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力推进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按照《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要点》,根据省市的时间节点,全面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审批。加快推进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全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多规合一”。二是高质量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抓紧成立象山县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重点围绕东部海岸带中心城区段示范片区,仔细研究谋划确定五大类整治项目,做细做实资金收益平衡测算,待自然资源部批复后立即进入运行状态,确保按照预期保质保量完工。三是多方位推进城乡风貌管控工作。充分利用城市设计成果,严格按照市局《宁波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项目细则(试行)》和《象山县城市建筑风貌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做好滨海、临山和历史文化区等重要区域的项目风貌把关。启动象山县风貌专项规划编制,强化风貌管控工作,建立风貌管理相关专家库名录。

二、聚焦要素保障,护航重大项目助力县域经济行稳致远

一是优化自然资源配置。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致力提高项目层级,对于政策性基金项目、省市县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实现用地指标应保尽保,建立农转用报批年度滚动计划,编制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稳步推行分期供地、精准供地,确保土地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谋划象山县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按照“深水远岸”布局要求,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加大工程建设项目石料供应,计划完成设置爵溪田嘴头山(2600万吨)采矿权1宗。二是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结合存量建设用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梳理各镇乡(街道)、园区平台掌握的闲置土地、批而未供土地、低效用地数据清单,落实增减挂钩机制,力争全年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2500亩。三是加强土地征收储备计划管理。有序推进“阳光征迁”应用场景建设,启动新一轮土地征收区片综合地价调整工作。完成2023年土地储备供应计划及三年滚动计划(2023-2025)编制。计划2023年储备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500亩以上。

三、注重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是健全耕地保护监管制度。建立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制度,实行县、乡两级田长的责任田块模式,强化属地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推动田长制建设纵深发展。推进耕地占补有偿使用数据库和耕地进出平衡数据库建设。二是严格自然资源领域执法。以“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县级卫片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广“耕地智保”、“天巡地查”、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等场景应用,成立土地执法专项工作组,充分调动基层自然资源执法力量,分级、分区开展动态巡查和违法线索、苗头性违法行为处置,有效遏制新增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三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制度、项目、风险、责任、权力“五张清单”,按照《浙江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试行)》标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照设计方案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治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达到预期修复效果。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成3家石料矿山入市级绿色矿山库。四是深耕“蓝色海湾”建设。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积极推进生态岛礁和海岛整治修复工程,严守海洋生态红线,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岸线,严格保护象山港南岸和三门湾北岸等区域的滩涂资源,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度广度,推进高涂浅滩互花米草治理。2023年按照自然资源部时序安排加快推进宁波市(象山)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动工实施,并完成年度绩效任务。做好花岙岛二期、东门岛二期项目的扫尾验收工作。

四、紧盯改革创新,强化成果应用实现智治体系迭代升级

一是继续深化海域空间立体开发。继续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制定贯彻落实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实施方案,加快构建海洋资源立体管理制度,完善海域不动产立体登记功能,进一步释放海域潜在效益。二是持续推广“码上有地”场景应用。加快完成场景功能开发并投入试运行,加强压力测试、运行检验等环节工作,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落实专班跟踪项目运转全流程,加强对上沟通,争取“码上有地”列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2.0(宁波分平台)的应用子场景,开展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2.0县级分仓建设。三是加强不动产登记创新应用。深化智治系统“国有土地及商品住宅产权全链智治”和“不动产信息集成应用”子场景应用,对新推进的场景及时进行落实。加快推进省级“总对总”不动产登记+金融信贷、网络司法协助、公证等服务和多跨场景应用集成。完善提升不动产登记网上云平台应用,切实提升一手房、二手房网办量和抵押登记“全程网办量”,推进“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深化不动产组合登记业务,推广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等模式,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