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塘乡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晓塘乡党委、政府

 

今年,晓塘乡聚焦县委“聚力一二五,走好共富路”总体目标,紧扣“863”工作计划,围绕“稻香橘美·都市田园”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晓塘乡“3310”攻坚计划,助力我县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项目引建有所突破。前三季度新引企业6家,同比增加4家,在谈项目2个。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12亿元、增加值1.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工业投资1.68亿元、实际内资2.63亿,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93.3%、154.7%。科技创新势头良好。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市专精特新企业1家,蜂区工贸二期厂房、宝佳灯具二期厂房等2个技改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技术交易额1.2亿元和信制药的新型节能蒸馏水机成功入选国内首台(套)产品。发展环境持续提升。创新推出“企业服务经理人”制度,开展企业服务60余次,解决问题15个,协助企业申领各项政策补助300余万元,盘活乡域闲置地块1万平方米。组建招工分队赴湖北、云南等地招工推介,招引务工人员近50人。

(二)农业产业持续优化。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柑橘特色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鑫果农业、味不同农业智能选果中心建设完成,“中国第一棵红美人”周边设施实现改造提升。推荐柑橘师傅11名,组织开办红美人综合培训班36次,服务橘农5000余人次。粮食产业不断稳固。种植早稻2200亩、晚稻6600亩,达成任务100%,累计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6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81万元,完成“非粮化”复种整改110亩。农业项目扎实推进。配合做好环石浦港EOD项目,完成九龙江节制闸(二闸)扩建工程方案编制,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大塘港护岸建设工程,完成山塘除险加固工程3个,11个村美丽河湖片区建设竣工大塘港市级未来示范农业园区建设稳步进行。

(三)农旅融合形势向好。产业要素持续集聚。抢抓环蟹钳港共富样板区、“海风乡遇”精品线建设机遇,打造“北纬30度农文旅”新名片,完成《晓塘乡旅游招商手册》编制。旅游业态更加优化。改建精品民宿1家,推出晓塘精品一日游、两日游、季节游线路8条,海之湾景区开展“金秋邂逅”“红色之旅”等研学体验活动30余次。节庆品牌精彩纷呈。承办宁波市美丽乡村健身行、、励家坪“四月八”民俗文化节、、“村BA”篮球赛、门球赛等文体活动20余次。特色活动影响广泛。结合亚运主题,承办宁波市民族运动会联合阿拉的海,西边塘葡萄节暨“葡萄塘电音节”中央、省市等各级媒体累计报道20余篇,推广旅游宣传视频12前三季度共接待游客18.4万人次。

(四)文明乡风稳步提升牢牢把握亚运盛会、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机遇,全力提升城镇能级,完成新一轮集镇区空间规划初稿编制。镇区干道提档升级,完成公交车亭维修30个,新装路灯160盏,两侧绿化补种4000平方米。高质量推进“橘生山海”“海风乡遇”精品线打造,葫芦门隧道、青山头驿站、下洋墩大桥等重要门户节点建设有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加速进行。晓塘幼儿园新园竣工并开园,工业园区规划三、四路按期建设。保障G527国道项目施工,544户农户全部签约,顺利化解晓塘、中岙两村坟墓迁移纠纷,施工便道建设、土地平整工作、高压管线迁移有序开展。2023年逐梦乡村——晓橘嫂帮扶红美人橘农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全国“四个100”优秀典型晓橘嫂志愿服务队被授予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晓塘乡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聚力一二五,走好共富路”目标,围绕“全力争当现代都市桃源、农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打造共同富裕样板乡镇”指导思想,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突出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强增量。增强发展动能。坚持全员招商、以商引商模式,立足全县土地、政策资源优势,主攻宁波鄞州、北仑、镇海等重点区域,力争全年盘活“低效用地”1处,净增规上企业1家。强化企业培育。加快推进美礁碶工业园区腾笼换鸟,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全年完成技改项目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小微企业3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县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聚焦服务争效。扎实开展“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活动,加强政策梳理与宣传,实现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深入实施“企业服务经理人”制度,推广“亦工亦农”“共富工坊”等就业模式,稳定劳动力供给。

(二)突出农业生产,全力以赴促增收。完善农业服务配套。推进大塘港市级未来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实施农田宝智能化供电,制定老旧农排线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谋划象山红美人发源地果品交易中心建设,跟进宁波特色优质高效粮食基地创建。做好产业技术服务。培育做强农业“地瓜经济”,建强柑橘师傅服务站,鼓励农户输出柑橘种植技术,推广脱毒种苗。加强农业品牌营销。擦亮“中国第一棵红美人”金字招牌,开展“农超对接”,办好红美人开摘节、搏击赛、马拉松等特色品牌活动。

(三)突出文旅活动,全力以赴擘亮点。打造影视拍摄地。紧抓环蟹钳港共富样板区建设,建设环大塘港旅游绿道,谋划橘影商业摄影基地项目,服务影视产业配套延伸。打造康养旅居地。发挥中国传统村落黄埠村古村优势,推进国瑞·春风里高端康养度假区建设,推进鹁鸪头滨海度假休闲岛、山岙岭头精品度假村项目。打造节庆休闲地。巧借影视城、渔港古城等流量IP“环绕”优势,办好葡萄节、蟹钳港大地艺术节等特色节庆,协调推动海之湾景区二、三期工程,持续跟进“国瑞·春风里”项目建设。

(四)突出城乡建设,全力以赴提风貌。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培育五星级、四星级文化礼堂各1个,省级文明村1个。加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影响市容秩序、侵占公共绿地、涉及消防安全等违建整治力度,完成九龙江节制闸(二闸)扩建工程。持续塑造乡村风貌,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项目2个、农房改建示范村1个。做强光伏经济助力乡村“消薄”,全年促进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收64万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结构管控制度,深化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