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员工在投放小龙虾苗。
“放苗啰!”昨日,西周镇航头村口,西周明朗家庭农场主肖明朗指挥工作人员,将刚运抵的250公斤小龙虾苗陆续投放到10余亩水田中。几个小时不见水的虾苗,短暂适应水温后,有的活蹦乱跳地爬向水田深处,有的静趴浅水田岸“休养生息”……
“今年准备在110亩冬闲田里轮作养殖小龙虾,最早预计4月底前就能起捕上市。”肖明朗介绍,农场水稻田开展“稻+虾”压茬轮作已有五六年,成效非常不错,除了轮作养殖小龙虾外,后续还会采用“单季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共生模式,让亩产效益成倍增加。
肖明朗掰着指头计算,每年3月份开始在稻田里放苗,4月底5月初收获小龙虾;6月份开始种单季稻,同时与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进行共作,11月完成对虾、沼虾和稻谷的收获。“这样‘一稻两虾’生态种养,去年实收稻谷百余吨、小龙虾20余吨和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30余吨,扣除种养成本,亩产值近万元,亩纯收益5000元,是普通水稻种植的5倍左右。”
“一稻两虾”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产业结合起来,实现田地“一田三收”,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生态效益有增无减。“冬闲田里的害虫、杂草是小龙虾最好的饵料。”肖明朗说,而小龙虾排出的粪便,又可为水稻种植提供底肥,结合后续与水稻共生的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农田可不施化肥、不喷农药,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真正实现“渔肥稻香、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有机发展”。
据悉,明朗家庭农场出产的“硕跃”生态米,亩产虽较普通稻田低,但因其绿色有机、品质优良,价格是普通稻米的两倍多,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在肖明朗的示范带动下,近年来,我县不少种粮大户也陆续开始稻渔综合种养。截至目前,稻田轮作小龙虾模式在全县已发展至1500亩,其中“一稻两虾”模式达500亩,满了国家“米袋子”的同时,也鼓了农户的“钱袋子”。(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赵媛 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