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1825/2024-161224

组配分类

教育政策

成文日期

2024-03-27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象山县学校塑胶场地建设管理制度 (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学校塑胶场地建设管理,确保塑胶场地符合国家和省市县质量、安全、环保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保障师生身体安全和健康,特制定《象山县学校塑胶场地建设管理制度(试行)》。

一、建设程序和职责

项目学校应遵循工程建设程序,依法履行项目报批、报建、招投标、合同信息报送、竣工验收备案等相应程序。按规定实施监理。

项目学校是塑胶场地建设的管理主体,负有塑胶场地建设的全面管理责任;教育局基建服务中心负责塑胶场地建设的检查、指导和监督责任。

二、建设场地分类

1.新铺设场地;2.翻新改造场地(基础不变)。

三、招投标

依法规范塑胶场地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科学编制招标文件。项目学校应在标书和合同文件中体现技术指标参数(见附件1)和工程质量清单,并体现“四个明确”,即:

1.明确面层原材料性能、质量、安全等技术指标。严格执行新国标GB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底层运动场》标准,确保环保气味等级达标,面层原材料含胶量到达20%,施工胶水颗粒配比控制在1:5范围内;

2.明确成品检测标准和内容;

3.明确要求有学校塑胶场地施工经验的企业或单位施工;

4.明确竣工验收未达到标准的违约责任并将上述相关内容纳入合同条款,在合同中要明确各参建方责任。

四、原材料检测

1.要求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商,必须具有主要原材料生产能力且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生产厂家,或是已取得主要原材料生产厂家授权且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企业。

2.对塑胶等原材料,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厂商供货证明、产品合格证和相关检测报告。

3.原材料进场后,项目学校、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师生家长代表等按取样规范做好原材料抽样送检工作。获得原材料检测合格报告后,施工单位才能进行施工。检测单位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检测资质。

五、施工管理

(一)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单位制定塑胶面层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提交成品样品,由项目学校、设计单位、监理三方审核,通过后施工。

2.严格按程序施工:(1)新铺设场地:按基础处理(尺寸、坡度、平整度)、场地清理、铺涂底胶、粘结颗粒、喷面防护、面层喷面、划线等工序施工;(2)翻新改造场地(基础不变):按跑道铲除、场地打磨、冲刷清洗、场地修复、铺涂底胶、粘结颗粒、喷面防护、面层喷面、划线等工序施工。每道工序必须由监理方确认后才能进行施工;项目学校也可以邀请厂方企业、设计公司等单位来现场监督,监理单位做好相关影像资料。

3.做好每道工序的验收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做到完成一道工序、验收一道工序。

(二)养护

施工单位在场地养护期间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塑胶场地区域,养护期结束且自检合格后,向项目学校提出验收申请。

六、成品检测

在项目学校和监理单位严格监督下,施工单位按规范现场取样成品并封存,送经获得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的机构,按相应检测标准检测合格(附件2、3),并将相关检测合格报告公示,公示结束后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七、竣工验收

项目学校组织监理、设计、专业单位等把关验收,对塑胶地厚度指标、平整度、划线等等进行竣工验收,无异常情况再逐项查看相关竣工资料,填写好竣工验收报告,并由项目学校存档。

1.象山县学校塑胶场地材料技术指标参数;.doc

2.象山县学校塑胶场地竣工验收检测要求;.doc

3.象山县学校塑胶场地提供样品要求。.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