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导轨丝杠中试验证平台前操作。
近日,记者走进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的中试车间,只见在恒温恒湿的超精密车间内,正整齐地摆放着一批全新采购的高端制造设备。这批设备将用于生产国产导轨、丝杠,从而解决“工业母机”关键功能部件的“卡脖子”和进口替代难题。
导轨、丝杠是高精密的直线传动产品,也是机床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主要应用于数控机床、半导体制造装置、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汽车等领域。按精度划分,丝杠可分为P0、 P1、P2、P3、P4、P5、P7、P10等8个等级,其中 P0 级精度最高,往后精度逐级递减。据南方中心研发人员袁成介绍,因缺少技术支撑,目前国内尚未量产P1、P0精度产品,80%的高精度导轨、丝杠需从国外进口。
为了摆脱国外技术制约,尽快生产出高精度的“国产”导轨、丝杠,作为机械装备研发的“国家队”,南方中心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建成国内工序最全的导轨、丝杠中试验证平台,率先从点上突破,带动整个面上的核心技术攻关。
“南方中心累计搭建高端设备近1000台套,经过前期3个月的落地安装调试,现在整批设备全部进入试生产阶段,正在向关键功能部件的国产替代发起最后‘冲刺’。”袁成介绍,整个试生产阶段预计需要半年时间,之后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届时将有效帮助国内制造企业缩短设备交期,降低生产成本。“在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发上,除了严格对标国际标准,我们还关注更新选材、注重热处理,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最大限度延长丝杠寿命。”
关键功能部件的生产离不开高端设备的投入和支撑,为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南方中心在加快关键功能部件产品生产的同时,还致力于专精机床等高端设备的研发设计,以高端设备“反哺”生产线,从而形成研发生产设备全流程“闭环”。
下一步,南方中心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推进“工业母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记者 王超男 励争臻 通讯员 孙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