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头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 | ||||
序号 | 目标任务 | 牵头负责领导 | 牵头责任部门 | 时间表 |
1 | 集群化建强主导产业。依托“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3+2”重点产业链建设,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亿元,均增长10%以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乐丰新能源等链主型企业协同配套,加快菱化实业、敏达汽配、博骏环保二期等项目产出达效,推广海润制衣智能工厂模式,数字化改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1家,建成数字化车间1个。 | 史刚峰 | 发展服务办 | 全年推进 |
2 | 超常规抓好引优育强。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头等任务,积极承接长三角区域制造业转移,新引进工业项目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现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内资2亿元。坚持“抓增资扩产也是招商引资”,全力支持本土优质企业扩投资、增产能、上规模,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县级“330”企业3家,确保实现工业投资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 | 史刚峰 | 发展服务办 | 对目标任务进行逐月分解,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既定任务 |
3 | 多领域强化科技创新。壮大骨干企业梯队,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科研经费投入4000万元以上。优化创新生态,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乡村工匠队伍。 | 史刚峰 | 发展服务办 | 全年推进 |
4 | 全力打造城镇样板。全面深化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城镇、产业、交通等多规合一,谋划实施镇村片区规划、联动发展计划。以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为目标,加快公共空间微改造精提升,实施城镇印象门户、大溪坑健康步道、三星老街改造等一批城镇有机更新项目,谋划农民集中安置区等项目,力争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推进路网通达提质,启动灵峰路拓展延伸工程,推进村道亮化提升2公里,逐步补齐村内支路、入户道路。 | 吴宇凡 | 乡村振兴办 | 对目标任务进行逐月分解,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既定任务 |
5 | 全面展示城镇文明。坚持文明塑镇、文化兴镇,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力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创建市级艺术赋能村1个,持续举办灵南狮舞等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提升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品质,新增星级文化礼堂1家,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个。整合智慧城镇管理系统,规范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一跨六乱”治理管控。 | 冯健驰 | 党建综合办 | 全年推进 |
6 | 持续擦亮城镇本底。坚持将健康低碳、生态宜居作为城镇发展导向,深入推进近岸海域污染治理,深化市级蟹钳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泗洲头片区互花米草整治,全面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效。加快市级美丽河湖片区建设,全面启动白仙山水库工程、大麦塘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统筹实施公园绿地、生态绿道、裸地“披绿”工程,新增城镇绿化提升1000平方米以上。 | 谢行威、吴宇凡 | 乡村振兴办 | 全年推进 |
7 | 集群化发展生态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万亩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探索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规模化流转,切实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全面落实“泗洲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加快土豆产业体验中心、甜瓜交易基地和灵山仙梅品质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支持农家特色小吃产业化、商业化。 | 谢行威 | 乡村振兴办 | 全年推进 |
8 | 示范化建设和美乡村。以县域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为指引,实现“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有序实施村庄建设、农房改造、管线序化、节点提升,启动市级一环十线泗洲头段改造,建设省级未来乡村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新增农村综合改革财政奖补项目6个、县级梳理式改造村2个,试点开展“空心村”综合整治。 | 朱文龙、吴宇凡 | 乡村振兴办 | 全年推进 |
9 | 多举措提高农民收入。积极推进村庄经营,探索流转改造农村集体资产,创建共同富裕示范村1个,村均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村庄清零。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联农带农机制,新增共富工坊2个。加强“产业+就业+慈善”帮扶,确保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 朱文龙、俞璐璐 | 乡村振兴办 | 全年推进 |
10 | 壮大更有品质的全域旅游。强化体旅融合IP,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10%以上,争创宁波市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提升核心景区体验,以“微改造精提升”为主要抓手,系统开展东海灵岩景区、龙溪峡谷漂流景区等项目整改优化,加快推动景区二期建设。挖掘特色村落康养度假功能,支持墩岙村、上马岙村等打造民宿集聚村。探索体旅赛事引流工作,争取省级以上系列攀岩赛事,打造宁波大户外运动主阵地。 | 欧乾震 | 乡村振兴办 | 全年推进 |
11 | 建立更加完备的产业支撑。主动对接象山港、石浦港开放口岸,加快构建海陆立体通道网络体系,迭代升级海上“两山”骑行道,完成杨梅驿站建设,谋划海上渔旅码头项目。充分串联全镇消费市场业态,谋划打造客货游集散中心,进一步提升改造大户外运动中心,落实运营管理。推动更多领域合作共赢,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 | 吴宇凡 | 乡村振兴办 | 对目标任务进行逐月分解,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既定任务 |
12 | 构建更具特色的消费场景。聚焦夜间经济、零售经济、体验经济,建成云稻咖啡、本草咖啡等消费项目,推动知青街区、墩岙塘街区、镇区历史街区活化利用,力争建成花海露营、滩涂乐园等一批新业态项目,探索建成全县首条乡村漫步路线。深度挖掘泗洲头杨梅节、小镇生活体验季、龙溪峡谷漂流节等农文旅融合新爆款,积极培育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增长点。 | 欧乾震、朱文龙 | 乡村振兴办 | 全年推进 |
13 | 聚焦片区组团发展改革。健全党建共富联盟机制,推动“飞地”抱团领域扩展、项目增效,推广多村合作、整镇组团等“片区组团”发展模式。接续开展北部片区村庄共富综合体改革、灵南片区共富乡村集约创新示范建设试点等项目建设,迭代“集体+政府+企业”发展路径,打造乡村共富泗洲头模式。 | 朱文龙 | 党建综合办 | 全年推进 |
14 | 推进农村营商环境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落实农业农村投资“一件事+明白纸”集成改革。推动农村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构建,启动旅游专项规划、体育产业规划编制,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谋划引入农创客组建马岙文旅强村公司,试点探索以集体抱团、政企联动破解资金、资源等产业发展瓶颈。强化营商环境依法行政,落实农业农村“大综合一体化”协同执法,提高农村契约精神。 | 朱文龙 | 党建综合办 | 全年推进 |
15 | 加快重点资源要素改革。依托宁波市新一轮山区海岛镇乡扶持政策,迭代建设北部“两山”转化践行区、中部美丽城镇集聚区和南部共同富裕样板区。深化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建立健全“1+7”政策体系,纵深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和国有资源管理改革,谋深城镇闲置国有用地和工地用地收储,系统盘活全域闲置用地。探索人口导入机制改革,推动空心村庄人口城镇化、外来产业人口本地化、旅居康养人口社群化。 | 吴宇凡 | 乡村振兴办 | 全年推进 |
16 | 基层治理更加系统。健全乡村善治“说系列”工作体系,放大“耕耘者”振兴计划全国研学基地治理品牌效应,建成乡村治理学院。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建成镇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民主法治村动态化管理,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1个。推进网格整体智治,完善网格事项准入、规范运行、作用发挥等机制。 | 鲍英钱 | 综合信息指挥室、平安法治办 | 全年推进 |
17 |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聚焦基层教育整合提质,谋划打造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广契约式家庭医生制、巡回医疗点建设,新增县级健康村2个。悉心关怀“一老一小一新”,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购买服务,谋划托幼服务点建设,加大面向新乡人、新农人的保障性生活扶持。 | 王优姑、徐建龙 | 党建综合办、社会事务办 | 全年推进 |
18 | 平安建设更加稳固。聚焦交通安全、旅游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效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做好防汛防台、供水抗旱等工作,实现物资动态增补更换,确保不影响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统筹加强食药监管、反诈、禁毒、反邪教、治安防控、扫黑除恶等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 鲍英钱 | 综合信息指挥室、平安法治办 | 全年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