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11/2024-162394
工作进展
2024-05-10
节点CBD123
主动公开
编者按:基层是最具活力、能出真知的地方。走村入户串乡,看高质量发展,及时反映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挖掘群众身边的故事,才能创作出使群众产生共鸣的、接地气的新闻作品。象山县传媒中心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聚焦区域发展的特色亮点,呈现各地全力以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象山场景,感受基层澎湃动力,进一步探寻象山高质量发展之道。
春暖花开,枝条萌动,正是“红美人”柑橘修剪的关键期。作为国内最先试种“红美人”的乡土专家,晓塘乡橘农顾品,开启了连轴转的工作节奏——不仅要打理自家果园,还带“柑橘师傅”指导其他橘农科学疏枝。
“‘红美人’要种好并不容易。冬天防冻,春天疏枝,其它像裂果、落果,以及炭疽病、黑点病等病虫害防治,刚开始种的时候,摸不着窍门,是要走弯路的。”顾品介绍,“红美人”柑橘种植投资高、技术含量高,利用家门口的象山柑橘技术服务中心,我们柑橘师傅每年在田间学校,向广大果农培训柑橘栽培、修剪、嫁接、管理等技术,带动大家共同发展。
作为中国第一棵“红美人”柑橘的诞生地,晓塘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乡土人才储备,着力打造精品柑橘全产业链,敲开促农增收“致富门”。
月楼村是晓塘乡“红美人”种植的主产区,80%的农户从事“红美人”柑橘种植。去年以来,全村产出超17万公斤的“红美人”,一个村创收将近500万元。“一亩精品柑橘,产值高的可以达到8万元,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不少村民凭借一棵小小的“红美人”柑橘,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近两年,晓塘乡因势利导,全力推进“红美人”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利用在全国“出圈”的“红美人”柑橘,在农业产业化上打出品牌,在产品供销上精益求精。位于晓塘乡的象山鑫果农业有限公司的选果中心内,一条集选果、称重、打包于一体的智能化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这个设备能根据柑橘的个头大小、酸甜度等设置分出口,哪个果子有瑕疵,也能够分辨出来。”公司负责人杨海波介绍,今年供销的主要还是以山姆、盒马大型超市为主,这里的果子品质有保障,今年订单已有500万元。
农忙时在田间,农闲时在车间。晓塘乡副乡长程鸽介绍,由于“红美人”销售季集中在下半年,平时农闲时不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向工业企业转移。经过走访排摸,本地企业为橘农提供了约1200个灵活就业岗位,既解决了企业用工缺口,还能增加农民收入。
在晓塘,“红美人”不仅富了果农,补足了“工缺”,更是打破了产业边界,与旅游、文化体育形成有效产业互动。近年来,晓塘乡培育柑橘文化节、民族和睦邻里节、西边塘葡萄节、四月八民俗文化节等本土农耕节庆品牌,谱出一曲“工农文旅”共融共促共富振兴曲。如今,“体育青山头”“艺术中岙”“旅游西边塘”“古村月楼”“文化黄埠”“田园新厂”等特色村旅游品牌逐渐彰显。
在青山头村,一条绵延3公里的蓝色游步道,点缀在美丽的大塘港畔,是周边居民骑行、跑步、散步的好去处,每年象山“红美人”半程马拉松赛在这里开启。借助良好的乡村体育基础,去年晓塘乡首次探索市场化模式,在青山头村举办象山首个标准赛制“红美人”半程马拉松,吸引近千名国内外选手参加,同时将搏击赛引入红美人发源地,提升全乡域体育设施覆盖率。通过“农业+体育+旅游”的新模式,晓塘乡推出精品游线路8条,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超2000万元。
“今年晓塘乡将围绕‘果香晓塘·都市桃源’战略定位,重点聚焦特色产业争一流、重大项目争落地、平安稳定争先进,持续推进工农文旅同频共振,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晓塘乡党委书记王观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