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4399/2024-164464

组配分类

镇乡(街道)文件

政策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政策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5-17

发布机构

定塘镇

来 源

定塘镇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象定政〔2024〕9号

2024年定塘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积极响应平安象山建设,全面加强预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分工负责,全面履行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故工作体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压紧压实各项措施,通过全面部署、科学组织、有效实施,构筑安全防护防线,最大限度减少溺水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预防溺水工作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定塘镇预防溺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农业农村副镇长、社会事务副镇长、县委组织员任副组长,成员由镇相关职能部门(科室)分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社会事务办(简称“镇防溺水办”),由社会事务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部门职责

(一)社会事务办(镇防溺水办):负责牵头、组织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和行政村、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防溺水工作。督促学校、幼儿园履行宣传教育主体责任,做好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将预防溺水教育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二)平安法治办、综合信息指挥室、应急消防管理站:将预防溺水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范畴,并纳入“网格事项”,加强平安督导,层层压实责任,推动专项工作措施落地。建立危险水域巡防、救援队伍,建立健全日常巡防工作机制,做到人员到位、巡查到位、监督到位,发现游泳者及时劝离。指导制定、落实溺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协调镇消防救援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确保事故发生后,迅速到位,及时抢救。配合各线做好预防溺水、救人自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三)党建综合办(宣传、旅游、财政):统筹有关职能部门,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加强游泳安全、防溺水公益广告、警示教育和经验做法宣传,营造浓厚的全社会防溺水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密控制网络舆情,防止形成反面热点。指导旅游景区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对涉水区域落实警示标志,配备相应的救护设施,定期组织安全督查;督促宾馆酒店、农家乐行业加强对外来游客预防溺水事故宣传和警示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负责将防溺水事故相关经费统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预防溺水事故工作。

(四)派出所:积极参与防溺水办的日常工作,抓细抓实各项防范措施。负责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督促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的民警配合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进企入户对流动人口开展防溺水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的安全意识和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开展危险水域大排查,隐患整改等工作;指导建立危险水域巡防、救援队伍,建立健全日常巡防工作机制;整合公安、卫生、应急、民间救援组织、危险水域巡防队等力量,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五)农业农村办:将水域巡查纳入河道长、巡查员工作职责,在重点时段开展巡查,及时劝阻群众私自涉水行为。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对全镇范围码头、滩涂、重点水域以及库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督察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易发生溺水水域,设立安全警示牌、救生器材等设施,落实防范提醒和安全防护措施。配合公安部门将“智慧水利”“智慧渔港”相关海岸、河道监控设备和公安社会监控相对接,编织覆盖面更广的资源共享监控网。及时发布高温、暴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通过微信、短信等渠道,做好相关预防预警信息传播工作。

(六)城乡建设办:根据各自职责,完善相关水域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督促相关企业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作工地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水池、水坑等遗留坑洼监管;对危险水池、坑洼、废弃矿山等要及时回填,无法回填的,设立警示标志或有效防护设施,并加强巡查管理。

(七)发展服务办:加强防溺水信息宣传引导,配合相关职能科室在企业组织开展以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

(八)工会、妇联、团委: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号召广大党员职工广泛参与游泳安全、预防溺水宣传,营造浓厚的全社会预防溺水氛围。加强青少年安全自护宣教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预防溺水、安全度夏”主题宣传。

(九)卫生院:根据各自职责,指导有关部门制定、落实溺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协调派出所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配合其他部门做好预防溺水、救人自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制定溺水事故医疗抢救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迅速到位,及时抢救;重点时期,组织溺水抢救业务培训,开展溺水人员先期救助。

(十)学校、幼儿园:负责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履行宣传教育主体责任。全面开展集中教育活动,通过公共安全教育课、校园宣传等形式开展预防溺水专题教育,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掌握溺水时正确自救施救方法。印发《告家长书》,并通过开展暑期家访,延伸防溺水宣传教育阵地,增强家长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共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十一)行政村: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制度,将水域巡查纳入河道长、河道巡查员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熟悉情况、直面群众的优势,组织对辖区内水域进行隐患排查,配合农业农村办在可能溺水的沙滩、码头、滩涂、河道、水库、坑塘等水域设置警示标志和救生器材,落实管理责任;重点时期,在事故多发、易发水域组建专(兼)职巡视、救生队伍,建立水域日常巡查制度和监督制度,做到人员到位、巡查到位、监督到位。督促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

四、工作重点

突出溺水事故预防,切实看牢学生、儿童以及来象务工、旅游的外来人员;把牢5月至10月天气炎热、溺水事故高发的暑期时间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溪流、河塘、水库、海滩等危险水域。

(一)全面排查整治隐患。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查找隐患,分析溺水事故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大力开展防范宣传。要针对溺水事故重点人群,督促各校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切实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加强对来象务工、旅游的外来人员的防范宣传。

(三)着力形成工作合力。要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主动作为,积极履责,统筹各部门力量,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防频率,由点带面,提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实效。各村各部门要自觉参与,整合力量,做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

(四)大力提升救援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故各项准备,添置必要救援器材,全面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坚决防止因出警不及时、处置不果断而耽搁救援时间,造成不良影响。一旦发生溺水死亡事故,要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严防发生次生事件。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宣传阶段(5月30日前)。组织开展预防溺水宣传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防范溺水事故宣传教育,切实把教育工作做到点、做到人。健全完善预防溺水专项治理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排查整治阶段(5月至6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完成辖区水域及涉水景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水域所属地方、单位、责任人、安全隐患、基础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警示标识、救援装备设置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逐一建立台账,并标注具体排查人和排查时间,写明隐患情况,由分管领导签字留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隐患销号制度,对前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做到“整治一个、销号一个”。

(三)常态化巩固阶段(7月1日至10月7日)。按照职责分工,严整改、抓落地,全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专题宣传教育。镇防溺水办成立专项督查组,开展常态化督查、阶段式考评,落实“一事故一核查一通报”制度,严格倒查并问责,并将溺水亡人事故纳入各行政村、各部门的平安建设考核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要充分认识预防溺水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科室、部门联合检查、信息传递等工作机制,推动防溺水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严格督导,落实责任。要明确责任、定岗定人,切实把预防溺水工作发动起来,把隐患排查出来,把问题整改消除到位。绘制隐患清单、制订整改方案,按照整改时限和标准严格整改到位。

(三)建章立制,加强信息报送。要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负有分管责任的领导干部,要经常到重点水域检查督导,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做到半月一检查、一月一回顾、一季度一评估,并建立检查台账。坚持标本兼治,着力解决一批影响预防溺水事故工作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推进过程中要发现好的典型、好的做法,加大经验总结和宣传力度,落实专人负责相关数据统计,及时向县防溺水办报送相关工作信息。